思想道德修养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8-02 12:44:42

思想道德修养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突出思想道德修养

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探讨,本文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课程性质出发,提出了课程知识掌握、思想素质养成、操行评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考核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课程教学目的的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两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明确的成才目标,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意义和在本课程中的主线作用。加强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通过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强调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科学内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知、信统一的目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实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同时具有突出的自我修养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找到现实的切合点,用此来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锻炼能力,指导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带动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

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的摄取有很多渠道,课堂教学是其中之一。通过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积极投身到实践过程,促进思想修养的理论向思想修养的实际转化,从而促进学知识、促行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评价作为对学生个体知识掌握和实际表现的全面评定,存在着很多难点问题。而现行的考核评价与课程本身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不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加应该侧重的是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实际效果的考核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予以评定,但学生实际表现的评定仅仅通过量化考核的办法难以实现,需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形式。

(一)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考核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个体思想修养状况的综合评价。注重学生思想修养的实际和行为实际,体现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

思想道德修养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有坚持以上原则,才能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只有坚持知、信、行统一的考核标准,才能使思想道德修养课发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作用。

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是学生思想行为实行考核的重要方式。在对学生实际行为也就是操行评定的过程中,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注重学生实际表现的重要体现。这就需要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特别是和辅导员建立密切联系,辅导员对学生的操行表现予以综合评定,还可以采取同学之间民主评价、优秀表现加分等综合形式,实际上可以与大学生的综合测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综合全面。

(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知、信、行统一,定性与定量考核、课内考核和课外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知识的考核、对理论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核、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要合理设置比例,并应形成相对完善的考核措施。

1.各部分考核内容的比例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从知识的考核、对理论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核、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等方面来进行,各方面考核在总体考核中所占比例应该按照对各方面的具体考核要求合理设定。大学生思想修养课纯理论性的知识点相对较少,因此,理论知识的掌握所占比例可以适当考虑为20%。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由于受到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应该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学生考查的重要内容,在考核评价中所占比例可以考虑为35%~40%。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对于学生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要作为课程考核的主体内容,在整个考核评价中所占比例可以考虑为40%~45%。

各部分在考核中所占比例并没有切实可参照的依据,不同性质的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2.知识的考核

理论知识的考核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应该以知识掌握的程度作为标准。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试卷考核的办法,也可以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两方面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的重点是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考核要突出历史继承性和现实需要性,坚持批判地继承和吸纳引进世界先进文化相结合,突出思想修养的时代特征。

3.对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核

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思想基础,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是构建学生良好思想认识的重要保证。考核方式可以采用指定题目作业和个人剖析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课堂讨论阐述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以上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为良好思想道德行为的养成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的考核不能采取一次考核定终身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全面考核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综合评定学生的思想修养实际,根据学生最终达到的程度予以评定。

4.对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

行动是思想的载体,对大学生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也是对学生思想修养效果的考核。对学生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实际上考核的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统一性,考核的是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水平,也是思想道德修养课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对学生日常行为操行的考核要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考核应考核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课外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行表现,应与学生的综合测评相结合,主要考核学生的日常操行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纪律观念、协作精神、宿舍综合表现情况,考核也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每一项内容中具体设定考察项目,能够量化的予以量化,不能量化的采取定性考核的方式。

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要合理设置比例,认为课内考核比例可以设置为30%,课外考核可以设置为70%。同时学生的综合测评仅仅由任课教师不能完成,因此,课外考核要结合辅导员的工作,由辅导员协助完成。

(三)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

思想道德修养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施,要根据课程进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由于涉及学生的日常操行部分,因此,要与学校的学生工作相结合,从而保证考核效果。

1.建立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考核评价,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确立符合学校实际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成绩评定办法,一所学校要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达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

2.科学合理地进行考核评价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综合考核评价要注重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措施。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在课程结束时统一进行,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则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过程考核,对于行为操行的考核不仅需要进行过程考核,还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变化和提高予以综合评定。

对学生操行行为的考核,要根据课程学习过程分阶段进行评定,对每个阶段应进行总结评价,注意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实际,达到逐步改进提高的目的。为保证考核过程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应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相结合,因此,可以考虑聘请课程辅助教师,也就是聘请相关班级的辅导员作为课程辅助教师,帮助完成课程考核。如果辅导员条件具备,也可以直接由班级辅导员担任该项课程。

注:本文为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203181。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上一篇:高职书籍装帧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浅析贫困地区高中新课改篮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