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影像的心理建构

时间:2022-08-02 12:24:47

《盗梦空间》:影像的心理建构

[摘 要] 好莱坞电影《盗梦空间》在各国上映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观众对其构建的意识流结构空间叹为观止,影片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感和内心震撼都十分强烈。本文详细介绍了影片《盗梦空间》的心理构建方式,电影主题将重点放在对人的潜意识探究和存在主义的哲理思索上,导演使用多视点人称时空穿越共筑梦境的方式来引导观众进入梦境画面中,夺目的电影特效和动作场面将电影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准确而细致,影片巧妙的叙事方式帮助其获得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 《盗梦空间》;电影叙事;心理建构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新执导的电影《盗梦空间》引起了世界影迷的疯狂喜爱。演员莱昂纳多所扮演的科布具有摄梦的特殊功能,他利用人类脆弱的精神间隙完成潜梦行为,将自身所需的信息获取出来,因此成为各大企业争相聘请的间谍。电影利用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将画面的冲击感完美展现出来,让观众痴迷于虚幻的梦境和现实的思考中,导演对心理学理论的把握十分准确,将人类的潜意识和存在主义嫁接到影片上去,使得整部电影充满悬疑、科幻、娱乐三重性。

一、《盗梦空间》

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是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这部影片又名《奠基》,是继《蝙蝠侠 6:黑暗骑士》后的精彩影片之一。影片将背景置于虚幻的梦境和残酷的现实之间,通过植梦和造梦来完成人类潜意识的凸显,曾经有人评价这部影片给观众构建了最本真的意识结构,同时又不失科幻和悬疑性。著名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玛丽昂·歌迪的倾情演绎使得《盗梦空间》成为蝉联三周北美冠军的影片,对于这部影片的评分也是居高不下,在IMDB里面的排名也是追随《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赎》之后,成为排名第三的电影。《盗梦空间》的男主角科布是一个能够植梦和造梦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很多企业都高薪聘请他提供间谍服务,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能力使他失去了最深爱的妻子,愧疚感一直环绕着他,无论是在现实还是梦境中他都仿佛看到了妻子的身影,带给他无穷无尽的痛苦。齐藤为了公司的利益聘请科布进入对手罗伯特·费舍尔的梦里面,而这次的任务不是窃取潜意识里面的信息,而是将解散公司的念头植入对方的思想里,科布选择了这次救赎的机会,由此展开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植梦故事。

二、《盗梦空间》的心理建构

(一)对人的潜意识探究和存在主义的哲理思索——电影主题

电影《盗梦空间》利用梦境来展开情节演绎,人类潜意识的凸显实际上是对欲望的梦境追求,这种叙事方式造就了《盗梦空间》独特的拍摄角度。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充分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理论,以至于影片中对人性的探索都是建立在真实心理变化的基础上,观众出于本能而期待结果的来临,在梦境的变化过程中获得一种窥视的欲望实现感,而科幻、悬疑是这部影片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影本身的定位和叙事方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电影叙述了盗梦者植梦的过程,将空间、时间交错分开,通过探索人类潜意识来改变被植梦者的思想,颠覆传统的意识主流。科布作为一个有特殊能力的人,将对妻子的爱筑建在梦幻空间中,对孩子的爱则体现在一次次试图回归现实的挣扎中;死作为人类探索过程中亘古不变的话题,电影巧妙利用了这点,通过激烈、惊险的枪战来体现死的另一层含义,观众完全被带入了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中。男主角科布对梦的演绎真实展现在画面上,不加任何的修饰使得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布造成了妻子自杀的结果,这种愧疚感被多次延伸到梦境中,妻子对他的干扰无法停止,为了克服这种梦境,科布寻找其他的造梦者设计的梦境来代替这个循环上演的梦境,妻子的袭击开始发生着令人期待的变化。“非欧空间”对科布来说毫无作用,妻子仿佛给他设定了无坚不摧的疆界,只要他将执行植梦行动,这种干扰就会出现,本我意识是任何客观或主观设计无法突破的。电影带给观众极大的梦境享受,对于自身潜意识的显露也变得更加明显。《盗梦空间》将重点放在对梦的深入刻画上,防御机制一直被隐藏在人的潜意识里,在遭遇特殊情况时会演变成一个足以抗御的人,潜意识会对那些带有一定伤害性的陌生信息产生相应的抗拒能力;一旦人们在梦境中死去就会立刻回到现实,睡眠所处的环境会直接改变某些重要的梦境。观众在影片中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梦境体验会反馈到现实清醒意识中,对梦境细节的回忆使得环境成为关键。

存在主义的哲理之处在影片中得以凸显,造梦者游离在现实和梦幻的边界中。科布一旦进入梦境就很难回到现实生活中,因为对现实的无可奈何所以让他沉迷于梦境不愿清醒,而精神家园成为他获得动力的惟一来源,永远的梦境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却支撑着科布一直走下去。电影通过梦境与现实来刻画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的矛盾冲突,女主角在梦境中享受着爱情的美妙而不愿离去,男主角却意识到终究要回归现实,所以运用自己的植梦能力给妻子灌以错误的记忆,当妻子已经回到现实中时却还无法摆脱梦境中的感觉,自杀是她对现实不满的终结表示。科布带着愧疚成为一个逃亡之人,对儿女的爱也只能隐藏着。电影不但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更重要的是反映对人生的态度,哲理的光芒在男女主角的故事中闪耀着。单纯的视听感受还需要配合价值的凸显才得以完善。陀螺是导演精心设计的叙事符号,每当陀螺开始转动时则代表造梦者活在梦境中,当陀螺静止不动时则已经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种嫁接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科幻,留给观众无尽的悬念。存在主义在此彰显,无论是最初的庄周梦蝶,还是已经演变成蝶梦庄周,都已经充分融入了哲理的内涵价值。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类迷失了自我,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着,电影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观众的内心想法。

(二)多视点人称时空穿越共筑一个梦——电影剧情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将引人入胜的心理学知识融入电影中,带给观众一定程度的挑战和刺激。心理结构的层次感充分体现在电影中,梦境的结构分为几层,然而这正好是进入人类潜意识的一个途径,梦里有梦,梦与梦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每个梦所讲述的故事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男主角科布和妻子摩尔的爱情故事构成了电影的主线脉络,将叙事结构置于不一样的高度。男主角科布的性格过于现实,生活规则对他的约束很强,妻子自杀的结果使他背上了谋杀的罪名,为了逃避这种现实他开始了逃亡之路;实际上在科布的潜意识里面也一直存在着对妻子摩尔的愧疚感,在他每次执行任务时妻子的身影都会出现,而原来两个人在梦境中的美好回忆成为他获得安慰的途径之一;当回到现实生活中接受妻子离去的事实时,科布开始发挥“超我”意识的作用,让儿女成为他的真实寄托,这种由爱情转变为亲情的过程正好符合了“至善原则”。实际上导演构建的心理叙事结构已经将影片推向了另一个层次,故事情节所承载的内涵无限。对妻子的怀念对科布来说是无处不在的,曾经的浪漫、美好的情景总是出现在科布的梦境中,但是每次科布在潜意识变化中总会闪现妻子的某些语言和画面,使得整部电影营造出悬疑、惊险的气氛出来,带给观众一场又一场刺激的体验。《盗梦空间》运用了全知视角来展现故事的发展脉络,在巧妙之处又转换为限知视角,使得电影情节充满悬念,电影叙事得益于视角运用而精彩,导演也在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人类意识永远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凸显。梦境的变换让观众处在一个边界的游离过程中,主角开始无意识表现时也带动了观众的无意识的观看,这是观看电影的另一境界,电影的叙事策略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潜意识,将观众带入各式各样的梦境中。

《盗梦空间》在最后收尾的时候所出现的画面是标志性符号陀螺在降低速度旋转,但是并没有呈现陀螺停止的画面,留给观众无尽的猜测和遐想。结局的不确定性恰好贴切了影片的悬疑性,整个故事情节的叙事节奏也维持到最后,意识流结构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显得精彩缤纷,无论是男女主角还是观众,仿佛都游幻在每个梦境中,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一旦陀螺一直旋转不停则代表梦境还未完结,但是随着速度的降低则代表回到现实的概率很大。导演却没有拍摄陀螺停止的画面,继续将悬疑的电影风格衍生出去,留给观众遐想的空间。

(三)夺目的电影特效和动作场面刻画人物形象——电影人物

电影《盗梦空间》对影像的造型可谓十分成功,为叙事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基础,故事情节在影像的展现下更深入人心。特效的使用让影片更具科幻性,激烈的动作画面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和思维,电影将影像的拍摄置于一个引人探索的迷宫中,枪战、爆炸等画面是破解每个难题的关键环节;影片的数字环绕音效极佳,在画面的渲染下更加厚重,,每一次梦境的变换都配上金属的钝重感,在提醒观众新的挑战即将来临;陀螺在影片开始旋转时也会发出金属的声音,牵动了观众期待而紧张的心。视听语言在里面的运用着实精彩,梦境的虚无缥缈和现实的残酷睿智都充分展现在画面中。影片画面可谓十分炫彩夺目,都市里洋溢着时尚而快捷的气息,各类建筑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视觉反馈需求。男主角和女主角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以及梦境与现实中刺激、惊险的变换给电影叙事空置了许多思维空间,导演对每个细节的把握更是精细而准确。这部影片充分发挥了导演的想象力,处于梦境中的科布可以将城市随意折叠起来,火车可以脱离轨道驶向城市中心,酒店里的人们仿佛置于真空一样随意漂浮,一切枪战、打斗的进行都极具想象力和画面感,每当梦境将要毁灭时那种夸张化、爆炸化的表现形式总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时空对比的表现手法被导演所挖掘出来,当中巴车将要坠入河里面时采用了十分慢镜头的拍摄手法,让观众真实体验到现实和梦境的差距,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十分令人惊叹;还存在另一组令人震撼的画面,科布在失去爱妻之后总是不断回忆,当他再回到两人共同建造的梦幻世界里面是如此具有感染力,爱情的记忆仍然在翻滚着,当大楼的外表开始脱落时记忆的行进速度也在加速,直到整个大楼都汇入广阔的大海里,回忆也戛然而止,一切都回归平静。

三、结 语

电影《盗梦空间》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来构建现实和梦境变换的空间,它所创造的意识流结构带给观众视听觉和精神上的全方位感知,带给人们强烈的内心震撼。人类潜意识的凸显和存在主义的展现都是电影对宇宙万物的思考之一,通过电影语言和画面得以体现。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可谓精彩巧妙,引导观众进入一个虚幻、悬疑的电影世界。

[参考文献]

[1] 黄彦伟.陌生体验抑或似曾相识——关于《盗梦空间》的叙事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2] 陈祥志.《盗梦空间》的心理探秘[J].健康博览,2010(12).

[3] 赵明扬.梦境之上如何再造梦境——浅谈电影《盗梦空间》的创新与守旧[J].大众文艺(快活林),2011(02).

[4] 郭倩.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盗梦空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 张伟锋(1979— ),男,河南鄢陵人,硕士,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动画之“动” 下一篇:电影字幕翻译要不要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