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时间:2022-08-02 11:52:11

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煽情、激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走近生活,储备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抒写真情,发展个性,同时做好作文的有效指导。通过这一系列的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贴近生活储备知识强调真情发展个性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在传统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课型单调,一般都是“写”与“评”的周而复始,学生写作与教师批改、讲评的机械循环,这样会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甚至厌恶写作,以致写作能力提高缓慢,把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变“苦”事为“乐”事,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分三步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愿”写。

一听到写作文,学生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这时激发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1.体现学生的个性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活动,个体差异的存在,决定了每一篇作文的各不相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2.创设大语文、大作文的教育环境

大语文教育是一种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互相融合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如:开电影欣赏课,作文课时,可把学生带到电教室,播放一些主题电影,要求学生观看后口头概括电影的剧情及主题思想,课后写观后感,指导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也可开展作文竞赛、说故事比赛、优秀习作展览等,让学生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用童心去感受生活,描绘生活,写出生活气息浓厚和充满童真童趣的作文。

3.降低作文的门槛

指导学生写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事,选择入题的角度要小。如写“环保”,一味说树木的重要,说保护环境的急迫性,搞不好就写成了说明文。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周围生活环境:树木渐渐减少了,灰尘慢慢多了,鸟鸣渐渐不闻了……这样就联系了生活。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主题。有个学生写村中的一片树林被砍了,鸟儿失去了鸟窝.再写自己黄昏见不到鸟归、听不到鸟鸣而产生的孤寂,点出“环保,在乡村也迫切需要”的主题。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明白了作文原来是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使作文内容充实,言之有物,表述起来更加顺畅自然。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念

教师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适时、恰当地予以肯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作文互评时让每组学生选出佳作,让作者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办手抄报,提供学生作品发表的园地,让学生有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二、贴近生活,储备知识

作文教学中,如何选材是重要环节,好的选材是一篇好作文的基础。因此,解决作文的素材尤为重要。

作文是什么?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关于作文和生活的关系,叶老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也是学生习作的唯一源泉。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或内容空泛,是因为学生远离了生活,缺乏生活体念。远离了真实的人生和生活的作文,自然是无源之水,剩下的只能是编造的东西。

作文教学中紧紧抓住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求学生把目光投向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总之,要求学生拥抱生活,体念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吸取营养,积累素材,培养自己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真正使生活变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学校里、街道上、乡村间、家里……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件,一个有趣的场面,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题材,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真实,有血有肉。有了这些启发和实践,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不用胡编,更不用抄范文。

三、强调真情,发展个性

首先,文章以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为根本。文章是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一篇好文章无处不是闪现作者情感的火花,无处不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引导他们去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少年人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书写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一次作文课上,给学生出了以“心愿”为话题的作文,让他们写完后互相交流,然后每人选择一篇认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中的一个片断,在讲评课上读出来。一位学生选择了这样的片断:当我看到别的同学在学生注册簿上工整的写上父亲XXX,母亲XXX时;当我看到小孩左手拉着爸爸,右手拉着妈妈在兴高采烈地逛街时:当看到……我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一个完整的、温馨的家……读着读着,这位同学禁不住潸然泪下,泣不成声。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就是这朴实而简洁的语言,真真切切的表达了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心声,就是这质朴的语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动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抓住这感人的一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做到“我手写我心”,指出优美的文章总是以其真情实感触动人心的。

其次做好作文的有效指导。作文指导的方法是:

(一〉进行单项仿写训练,重视过程指导; (二)指导学生分组互评作文。学生互评作文有两个好处:①作文及时批改,学生兴趣浓厚。②利用学生的差异进行分级;(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语文教师常把作文比作语文的半壁江山,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启发他们在作文中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朴实真挚的语言抒写真情实感,长此下去,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班级工作的情感诱导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