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

时间:2022-08-02 10:56:54

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

摘 要: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着不少问题,以海宁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15202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断凸显,内部审计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自身的局限、所面临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等的不完善,限制了企业的自我发展,内部审计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江苏海宁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宁公司)为例,对内部审计独立性加以研究,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玻璃切割加工及玻璃制品加工的生产型企业。

1 海宁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海宁有限公司在内部审计独立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

海宁公司目前采用的是隶属于高级管理层(即总经理等)模式。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高管层,由总经理主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向其报告内部审计工作。在此过程中未考虑企业本身的特点,只是机械地照搬套用国有企业的模式,内部审计机构难以对公司的财务和总经理的经济责任、业绩等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所以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1.2 内部审计的范围窄、层次低

海宁公司目前的内部审计范围过于狭窄,不管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来看,内部审计的作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从空间上来看,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复核以及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简单的监督。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经济活动中取得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类账户的明细账、总账及会计报表等相关财务资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的核算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未体现出内部审计是代表“管理权”的审计这一特点和作用。此外,从时间上来看,目前事后审计是海宁公司内部审计的主流,公司几乎不涉及事前控制,少数涉及事前控制的,也只是做表面文章,毫无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1.3 内部审计部门人事安排不恰当

海宁公司在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安排上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海宁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中的审计人员很大一部分由会计或管理人员兼任或由离退休人员或临时调聘人员充任,这些人员在内部审计专业知识上都较为贫乏,难以很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准确地做出审计结论,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的产生途径还是由管理层任命,内部审计人员要对管理层负责,这种状况导致了管理层完全支配着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自然无法独立地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和评价职能无法发挥,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另外,海宁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职责也不明确,处于混乱的状态。

1.4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从业务素质方面来看,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学识、经验和能力三个方面。海宁公司业务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人员学历层次较浅。

海宁公司内部审计执业人员的学历阶梯性变化较大,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和专业构成了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公司人事部门统计,现在公司内部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中大专生为73%,本科生为18%,研究生的比例为9%。这相对于我国企业的平均水平情况来看,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多为大专生,从正规财经院校毕业的大学本科生较少。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的高级人才就更少了,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这些都无形当中影响了内部审计独立性作用的发挥。

(2)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构成单一,缺乏多元化的人才。

对比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才专业构成的理想化模式,海宁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专业大多集中在经济管理类,其它专业相对贫乏,专业构成的不合理大大限制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部审计职能根本无从发挥。由于专业的先天性限制,导致了知识结构的缺乏,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判断,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从职业道德素质方面来看,海宁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还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无法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事项。

目前,事前计划在内部审计活动中还比较少,大多数是根据管理层的意愿决定内部审计对象。例如,如果管理层要整治部门领导,则先让内部审计人员去审计,专门找关于这个部门领导存在的问题,这种做法首先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缺失独立性,不能根据事实独立地进行判断,其次,内部审计人员也会丧失公正性,内部审计结论丧失权威性,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根据管理层的偏见来决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和方向。这样出具的审计报告说服显然是没有说服力和公正性的。

(2)内部审计人员不合规章要求参与影响其独立性的审计任务。

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因海宁公司当前内部审计从业人员道德规范、审计范围和审计权限没有详细制定,这些因素都使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任务时独立性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同时也损害了审计结论的严谨性。

(3)违反保密性原则。

海宁公司内部规定相关内部审计资料一概不得外传,有少部分人员为了一己私利,泄漏企业财务资料和商业机密,收受来自企业竞争方的利益。

这种状况表现出了海宁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没有规范性且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海宁公司内部审计事业的开展和执行,损害了海宁公司的经济效益,加大了公司内部审计成本,也严重地危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 海宁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根据海宁公司的实际情况,应采用如下模式,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成员由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总审计长和非公司董事(外聘专家等)组成,其目标是帮助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管理层,确保管理层履行应尽的责任。因此,审计委员会能使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减少顾虑,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活动。

2.2 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作为一个管理工具,内部审计可能涉及任何工作,因此,它的工作不限于检查会计控制和记录,它包括对财务、生产及数据处理系统的全面检查和评价。对公司各个部门进行审计时,应考虑三个方面:第一,被审计部门所确定的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合理,是否符合公司经营目标的需要;第二,被审计部门在工作中是否履行其职责,工作状况是否良好;第三,被审计部门工作中存在哪些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的因素。

2.3 合理进行人事安排

合理进行人事安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人员的配备。组织计划是确定人员数量的关键,人员配备工作应该与企业组织机构及计划目标工作协调一致,应注意人员配备是否以计划为基础;配备人员是否考虑了任命率、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同时,也应当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人才资源状况,对人员需要量进行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忽视,应考虑在内进行招聘、选拔、安置和考核。

(2)人员的选择。选择人员,特别是对主管人员的选择,是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工作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人员质量问题。在进行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择时,一是要注意客观地分析各个职位的要求;二是要注意评价各个职位的重要程度;三是要明确各个职位对所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四是要采取正确的选择方法;五是要特别注意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区分。

(3)明确各类人员的分工。海宁公司是一个拥有近700名员工的大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包含财务收支审计、成本审计与经济合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经济监督五个方面,而内部审计人员仅有23人,综合素质还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独立性的发挥。对于数量庞大的内部审计工作,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员和合理的人员分工是发挥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独立性对企业管理巨大促进作用的重要保障。

2.4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两大途径。一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严格进行人才招聘。

海宁公司在进行招聘之前,要先制定详细的需求计划,对企业内部职位进行分析,确保企业拥有足够具有胜任能力的人员。在面试时既要考虑应聘者的学历,经验以及以往的成果,还要考虑应聘者的道德素质和再学习能力,不仅要面试还要笔试。合理有效的招聘方式能够保证企业拥有较高道德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较高的人才。

(2)做好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

内部审计部门也必须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持续的职业发展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和其它方面的能力。所以,公司应当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课堂培训、导师制、现场培训等。此外,也可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交叉培训,使其熟悉整个公司的状况。同时,因为不同的内部审计人员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验,也可让内部审计人员制定个人培训计划。

二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有效发挥,不外乎取决于:高层领导的支持、组织中的地位、审计人员的素质、相关部门的配合。

其中,内部审计人员,是发挥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体,所以,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是内部审计独立性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为了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首先应让内部审计人员应明确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哪些内容,使其从内心进行“自我约束”。

同时,可以制定薪资和奖惩方法作为辅助手段,良好的薪资对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在海宁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中表现好的员工要进行奖赏,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积极性和归属感。对于表现差的要进行惩罚,应视问题的严重程度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并切实落到实处,以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以此将海宁公司不予姑息的信息传递给员工,可以从反面加强对员工的内部审计道德规范的教育和良好品格的培养。

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要从“硬性规定”和“软性约束”两方面双管齐下,确保其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剧杰,李曼.内部审计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刘德运.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刘松源.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30).

[4]马弘.关于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0,(6).

[5]裘晔.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博弈分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7).

[6]李莉,栾培明.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浅析[J].财务与会计,2009,(5).

[7]徐小梅,李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企业导报,2009,(11).

[8]江珊.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现代商业,2009,(26).

[9]李丹.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度与审计独立性的相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09,(18).

上一篇: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中职生思考 下一篇: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