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阳市高中生暑期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

时间:2022-08-02 10:04:50

烟台海阳市高中生暑期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

摘 要:本文对烟台海阳市高中生暑期体育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教师要加强体育锻炼知识的教育、注重新兴体育项目的传授、增强体育锻炼相关的理论教学、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的解决策略,为今后高中生参与暑期体育活动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中生;暑期体育;特征

1 前言

暑期是学生可支配时间最多的一个时间段,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采用各种身体练习和锻炼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丰富日常生活。同时,暑期体育锻炼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此,详细了解学生在暑期体育情况,认识暑期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对于校内体育教学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烟台海阳市高中生暑期体育活动特征

2.1在体育观和体育锻炼态度略显消极

在体育锻炼观上,大部分学生认为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增进健康、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促进人际关系,这说明福州市高中生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体育锻炼观。但是,也不乏其中个别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体育锻炼持否定的看法。在福州市高中生暑期体育锻炼态度选择中,总体上讲还是比较积极的,对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意向也比较强烈。同时,男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要好于女生,来自城市的学生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因此,应适当加强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及女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其形成积极体育情感,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暑期体育活动。

2.2健身内容选择上比较单一

在暑期体育锻炼内容及形式选择上,跑步是大多数高中生会参加暑期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跑步这项运动虽然相对其他项目比较枯燥,但是它可操作性强,对场地要求也不高,易于实行,而且技术动作简单,健身效果极佳。除此之外,就是羽毛球、篮球和乒乓球。在锻炼方式选择上,福州市高中生暑期体育锻炼方式的选择呈现多元化,主要是集中在与同学朋友自发结伴活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参加体育俱乐部这三种形式。

2.3健身强度和频率的选择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

在暑期体育锻炼频率及强度调查上,福州市高中生暑期体育锻炼的频率为每周一次的占最多为66.1%,这与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去锻炼,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他们宁愿把时间花在其他事情上也不想在体育活动上浪费时间有着极大的关系。这种思想不利于福州市高中生暑期体育锻炼活动的普及和推广,学生们不改变这种消极的体育观念,暑期体育开展的开展。在时间和强度控制中,可以发现福州市高中生每次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以30-60分钟居多,这说明福州市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把握还是比较合理的,这为更好地开展高中暑期体育工作提供了条件。同时,福州市高中生每次参与体育活动的强度大都处于中等强度,这符合体育活动的健身要求,说明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满足福州市高中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需求。

2.4初具健康的健身动机理念

在体育锻炼动机选择中,以“强身健体”的动机选择较强。说明当下高中生已经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开始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来增强体质和身体健康,还有一些学生已经超越体育对于人体生理价值层面的局限,认识到了体育在消遣娱乐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这说明福州市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念己经有了一定的进步。

3 建议

3.1教师要加强体育锻炼知识的教育

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知识的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使学生明晰体育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各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领域教材,综合考虑学生身心、运动能力、运动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传授适宜中学生运动特点的运动项目。比如在调查中,发现福州市高中生在暑期多以“跑步”为主要的锻炼方式,在具体的课堂中,就要详细介绍相关健身跑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健身观。

3.2 注重新兴体育项目的传授

在调查中发现,福州市高中暑期运动项目的选择,多集中在一些传统项目上,比如:跑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这些项目的选择固然有其存在的原因所在,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多元健身形式的形成。鉴于此,笔者建议注重一些新兴运动项目的传授,比如在体育课中可以向学生传授街舞、轮滑、健身操等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一来新颖,二来对场地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便于项目的拓展,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

3.3增强体育锻炼相关的理论教学

增强体育锻炼相关的理论教学,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着重介绍与体育人口相关的知识阐述,使学生明晰体育人口界定标准,进而用以衡量自己的锻炼程度和质量。有了标准概念,学生才明白科学健身的道理源泉,为今后的持久锻炼提供借鉴。第二,在运动增强的同时,运动处方、运动恢复和运动损伤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也是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讲,让他们明白强健的体魄来自于科学的锻炼,避免盲目锻炼尤为重要。

3.4为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笔者建议,社会各层面为了青少年的健康体质着想要做出更多的无私支持。首先,当地政府重视当地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保证大众健身项目活动场所足够的前提下,可适当的增设几处新型运动项目的场地设施的建设,保证体育健身项目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在放假之后,校园就不允许外人进入,即使学生进去借用场地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不允许的。鉴于此,笔者建议学校要放宽开放尺度,在加强校园场地设施管理的前提下,倡导场地有偿使用,制定严格租凭协议,提高校园场地的利用率。最后,就是各健身俱乐部要抓住暑期学生体育消费热的机遇,积极开展群体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为福州市高中生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吴凡.南京市中学生暑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24-25

[2]丁玲娣,陈彩香.对北京市、上海市中学生暑期体育活动的调查[J]. 中国体育科技. 2000(06):12-13

上一篇:趣味英语,快乐课堂 下一篇:论广场舞的健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