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公众素质

时间:2022-08-02 09:44:23

以发展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公众素质

摘 要:发展群众文化是我国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努力提升群众文化的内涵和思想品质,科学研发、探索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对提高公众素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对群众文化的研究入手,探索发展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公众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众;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96-02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及范畴

群众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在《群众文化学》中,群众文化被表述为“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文化在民间生根发芽,贴近群众生活,这样的文化形式才能受到群众的喜欢和广泛参与,因此真正的群众文化主体为人民群众,是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并且具有很深的民间性和娱乐性的社会性文化。

乡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广场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家庭文化都各自发挥其特有作用,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这些文化都有着品位高尚、积极向上的特色,活跃在群众之中,成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群众文化形式多样、贴近生活,且多表现出基层群众喜闻乐见式的通俗、大众化面貌,但是群众文化所要追求和表达的主题仍然是被官方所肯定及接受的内容,多数群众文化并不会背离主流文化。

不同地方的群众文化都是地方风土人情的体现,蕴含着当地特定的文化内涵,这些群众文化是独特而深刻的。因此,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才有别于其他地方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存在并传承。群众文化由此显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群众文化的功能及作用

(一)宣传功能

由于群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使得群众文化自然地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群众文化的宣传功能主要是通过人们口头传诵、代代相传实现的。这种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便于交流、信息内容丰富、传播快速等特点。在我国古代,交通和通讯条件都很落后的情况下,大量信息都是通过歌谣、民间故事等群众文化的途径来传播的。如今,很多群众文化被保留、传承了下来,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文化和宣传口号,进而成为吸引外来公众的旅游资源。群众文化的广泛社会性和它的宣传功能,使参与者互相交往,产生交流与沟通,成为沟通公众心理的桥梁,加深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的教育功能,属于隐形的教育,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起作用的。当人们在放松消遣、享受群众文化产品时,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众文化中所隐含的道德、规范、法律、文化等影响,并影响了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有益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在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中起到规范、引导和教育的作用。群众文化的教育功能可以通过人们的参与和感受,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使人们将群众文化蕴含的寓意和内涵融进自己的头脑,成为符合时代、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在群众文化实现教育功能后,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公众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使集体中的成员行动一致,步调统一。

(三)娱乐功能

人们创作群众文化、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享用群众文化成果,最直接的目的和最主要的需求就是为了娱乐和休闲,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休息、放松、愉悦。群众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生命力日趋旺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扎根民众、娱乐民众,给群众带来极大的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旋律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彩的书画,强身健体的活动,都会让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充满活力。同时,群众文化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使人们在娱乐中得到了体力与智力的锻炼。

三、公众素质的现状及成因

公众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众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所具备的一切素质的总称,由于公众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公众素质更是渗透、体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社会各界都关注公众素质这一话题,公众素质也经常作为一个热门词汇出现在各种媒介的报道上。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道德标准为量度,公众素质有高有低,分为良好的公众素质和不良的公众素质。

(一)良好公众素质的表现及成因

首先,公众的国家意识较高。公众的国家意识是指公众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所持的认知、情感和观点的总和。我国公众的国家意识主要表现在爱国精神和民族认同感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公众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肯定态度,青少年主动报名参军、保家卫国、拥护团结统一的呼声很高。

其次,公众的文化素质逐渐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及掌握获得知识的渠道和技巧。在我国大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的改革下,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并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及全民教育。教育方面的投入比例增大、各类教育形式为各学历层次、各学习阶段的公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公众的文盲率逐渐降低、受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再次,公众的道德认知较高。公民道德认知是指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我国是拥有博大精神传统美德的国家,自古讲究“修身、齐家、平天下”,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和精神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公众道德认知的来源。我国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也对公众道德认知的提高打下基础。公众普遍认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

(二)不良公众素质的表现及成因

首先,公众心态浮躁的表现日趋严重。社会生活中,公众出现的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目光短浅、盲动冒险、甚至一些报复社会、“恶搞”的现象,都在提醒着我们心态浮躁正干扰正常的良好的公众素质发展。公众的心态浮躁主要来是由于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求成、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却又不能得到及时、满意地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心理,就容易出现轻易放弃,贪图安逸,逃避劳神,敷衍塞责,惰性膨胀的不良表现。

其次,公众的公德意识与实践脱轨。公众素质存在着公德意识与实践脱轨、不统一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诸如公众认同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是社会公德,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人会犹豫或是逃避。再如公众对插队现象普遍反感,但很多人仍会违反排队秩序。这种知行脱节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自控力不强的原因,部分公众缺乏主见与辨别力,迎合或屈从于团体的压力,易于放弃原则,盲目追从不良时尚与习俗。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价值碰撞带来的矛盾造成的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

再次,公众的法制意识与参与意识有待提高。公众的法制意识是指公众对我国现行基本法律制度的认同,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有较强的法治观念,有按照法定界限和程序行使权利,抵制和监督一切违法行为的能力。公众的参与意识是指在公众的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参与社会行为的行动。无论是法制意识还是参与意识,我国公众的意识都较低。一方面体现在公众不懂法、法律知识掌握的有限且薄弱,另一方面体现在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枪打出头鸟”的心态上。这说明部分公众心中还没有清晰地树立起法律、权利、义务三者的关联。

四、以发展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公众素质的途径

群众文化活动是承载着一定文化内涵和思想品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同内容和样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品质往往有所不同。对社会来讲,这是个涉及面广、范围大的文化形式。不仅渗透在生活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上,还参与到社会层面的人际交往文化、休闲文化、环境文化等等,这种文化的建设与教育都是公众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需要通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正式的教育予以补充、完善,以便更好、更全地提高公众素质。以发展群众文化为载体,提高公众素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

(一)规范群众文化,塑造良好公众形象

群众文化有能够娱人悦己、沟通心理的功能,能够吸引不同群体,激励人们斗志,具有强烈的团结凝聚作用,鼓舞人们团结向上。但当一种不健康或者反动的思想观念反映、渗透、利用群众文化活动时,这种群众文化越吸引群众,其煽动性就越大,危害也就越严重。虽然这种危害不是必然发生的,但我们依旧要予以规范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使消极、低俗的群众文化所产生的负效应被破除、被调控到最低程度。通过对群众文化的严密监控、保证群众文化的组织者、领导者有冷静的健康的思想,规范群众文化。如此一来,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公众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参与群众文化,得益于群众文化,并形成全社会的良好公众形象。

(二)繁荣群众文化,增强公众社会荣誉感和自豪感

每个地方、区域的群众文化都是当地浓郁的风土人情的集中表现,这些群众文化中包含的文化传统和资源信息是以公众的见闻和感受为基础的。丰富、繁荣群众文化:巩固文化阵地、壮大文化队伍、弘扬传统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发展繁荣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化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但受到公众的欢迎和喜爱,还能得到公众的支持和拥护,公众也能从中体会到文化归属感带来的社会荣誉感和自豪感,促进公众团结,产生凝聚力。

(三)创新群众文化,提高公众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

创新群众文化,不仅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借鉴公众的集体智慧。群众中隐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和不竭的创作题材。群众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是公众的形象、语言和行为的汇聚,才有了群众文化中鲜活的文艺形象。创新群众文化,积极投入公众生活中,才能从公众中吸收更加丰富的养分,从而创作出来更加优秀的作品。群众文化的特色与发展过程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用现代文明和技术来加以改造,群众文化才能永葆生机、不落入俗套。公众参与群众文化的创造和创新,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的才艺和智慧,还可以在积极主动的接受新的群众文化信息中,提高、创新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这对文化视野狭窄、文化观念落后、价值取向缺失的地区及公众更为重要。

在当前的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要不辱使命、担当职责,努力提升文化内涵和思想品质,科学研发、探索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提高公众素质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沈阳群众文化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袁淑春.论群众文化生活的凝聚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6).

[3]汪玉柱.论群众文化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2,(11).

上一篇: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探析 下一篇:提升文化软实力背景下新疆本土电影发展策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