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艺苑中的奇葩——集体备课

时间:2022-08-02 06:38:15

新课标艺苑中的奇葩——集体备课

【摘 要】备课是讲课的基础,集体备课是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提高备课质量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备课形式,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新课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富有实效的教师集体备课,可以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培养教师的合作、探究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75-03

一 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1.集体备课是践行新课标理念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封闭的、单向的、片面的教学。传统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合格的劳动者,所以传统的教学就以知识为本位,也以教师为本位,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案设定的任务完成了,教学目标就达到了。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新课标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发展的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目标,更多地强调学生感性知识的积累、学习的过程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语文教学也就必须改变过去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备课应该有所改变。因此,在实施新课标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的备课方式也要把握这一方向,与时俱进。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2.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研水平的有效方法

由于教师的知识功底、学科专长、教学年限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如果只靠教师个体的单兵作战,仅靠教师个体的能力打拼,将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因而教师有必要团结协作,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如我校教师有从县城选调的优秀教师,有从乡镇考调来的教师,也有来自全国各师范大学的新教师。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理念、方法经验等不同,我们只有团结协作,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使集体备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优势,从而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3.集体备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能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提高。可以引发老师们智慧的碰撞,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弥补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例如,我校2011级语文组,在2013年春季学期(高二下学期)所开展的集体备课,主要针对本学期的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组织了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复习备考方面的集体备课。本组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备课,中心发言人认真准备发言资料,其他教师主动参与讨论,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课方案供大家使用。结果是2011级两千多名学生全体通过了本次学业水平考试,创造了我校学生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过关率百分之百的新纪录。

事实证明,集体备课与一人独自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会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会更加细致。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 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应备什么

语文教师明确语文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后,就要进一步分析备课内容,才能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使学生更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1.备课标

备课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集体备课一定要有“课标意识”。学校教育只有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减少教学的随意性,使高中语文教育课程改革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所谓课程标准,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2.备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因此,集体备课要研读教材。教师要把教材弄懂、弄熟、弄透。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谈到优秀教师备课时认为,教师备课,要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他说:“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作为教师,要想备好课,要想课堂实现高效益,必须在教材研究上下功夫。只有把教材研读透彻,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方法和能力。只有教师真正读透教材,才能找到处理教材的入口,才能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如果教师自己如我校语文老师的备后反思,一是对前一周全组教学工作的总体回顾和反思,肯定成功的策略,找出不理想的环节;二是在讨论中、在听取其他老师的发言中、在互相听课的过程中,在自己的教学体验中,反思自己对语文新课程的理解、自己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重难点的突破、对已经实施的和计划采用的教学策略等进行反思,在这一系列的比较、思考、判断和调整中获取进步。

综上所述,集体备课是新课标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是大面积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意义重大,我们应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侯全民.集体备课应遵循的原则[J].教书育人,2001(15)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翠兰.单元集体备课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3)

[4]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现“少教多学” 下一篇:议论文的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