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时间:2022-08-02 06:17:4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摘要:文章依据2011辽宁统计年鉴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了代表辽宁省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16项主要因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依据处理结果对辽宁省44个县域的经济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发现影响辽宁各县市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资源禀赋等客观环境的影响,但也存在发展战略调整问题。针对评价结果,文章提出了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法;指标体系

一、前言

县域经济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当前市场经济下最具活力、最具代表的部分,是保障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动力。根据2011年《辽宁统计年鉴》,2010年全省地区总产值18278亿元,全省44个县的地区总产值为7658.48亿,较2010年增长了14.23%,占全省总产值的41.9%。全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县(市)共计10个(仅次于江苏、山东、浙江),占全省县市比例的22.73%。进入百强县的县(市)平均人口71.58万,平均地区总产值419.21亿元,平均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1.98亿元。居于全省首位的瓦房店市,地区总产值6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597元。而作为全国百强县首位的江阴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00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30.7亿元,城镇人均纯收入30184,农民人均收入14898元。辽宁省的西丰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地区总产值仅为6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00元。必须认识到,辽宁县域经济实力同全国前列的县市还有很大差距,且省内各县市也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和谐社促进新农村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全省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测度辽宁省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本文依据全面、科学、可行、客观的准则,选取了能够反映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构建了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参照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依据辽宁省实际状况,本文选取了16项指标,以此全面反映辽宁省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这16项指标分别是,年末总人口(X1)、城镇化率(X2)、国内生产总值(X3)、人均GDP(X4)、第二产业附加值(X5)、第三产业附加值(X6)、地方财政预算收入(X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X8)、城乡居民存款余额(X9)、粮食总产量(X10)、肉类总产量(X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X13)、城镇在岗职工平均人数(X14)、城镇职工平均工资(X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6)。

本文对16项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通过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来源于《2011辽宁年鉴》)进行处理,从而选取主因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方法,通过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找出能综合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这几个随机变量称为公因子。再根据变量相关性大小分组,使得同组变量相关性较大,不同组相关性较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所确定的权数是依据指标结构的内在关系而定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各公因子间相互独立,信息交叉少。

三、辽宁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

利用SPSS18.0对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发现KMO的检验结果为0.724>0.600,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为0.000<0.05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一)确定指标权重

通过表1可以看到R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特征值大于1的前四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2.820%。解释了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所以提取了四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二)因子载荷矩阵及综合得分

从表2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在年末总人口(X1)、国内生产总值(X3)、第二产业附加值(X5)、第三产业附加值(X6)、地方财政预算收入(X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X8)、城乡居民存款余额(X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X13)这九个指标上载负荷值较大,该因子反映了县域的综合实力、发展规模,可命名为经济发展规模因子,其特征值贡献率为44.264%。第二个主因子在人均GDP(X4)、城镇职工平均工资(X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6)这三个指标上载负荷值较大,可命名为人均因子,其特征值贡献率为14.120%。第三个主因子在粮食总产量(X10)、肉类总产量(X11)两个指标上载负荷值较大,该因子反映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可命名为生活因子,其特征值贡献率为12.258%。第四个主因子在城镇化率(X2)、城镇在岗职工平均人数(X14)这两个主因子上载负荷值较大,该因子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程度,可命名为城镇化因子,其特征值贡献率为12.178%。

依据表1,利用主因子特征值确定各个因子的权重,计算4个因子的综合得分,然后根据综合得分对辽宁四十四个县(市)进行排名。计算公式如下:

令主因子的特征值为λ,则λ1=7.082,λ2=2.259,λ3=1.961,λ4=1.948,综合得分函数F==0.534F1+0.171F2+0.148F3+0.147F4。由公式可以计算出辽宁省四十四个县(市)的综合得分排名(见表3),可以看出发展规模因子对县域经济综合得分影响非常大。

由于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分析方法与其他研究者有所不同,另外原始数据的来源也可能不同,因此所得出的县域经济排名顺序也有不同。

(三)结论与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各县市实力悬殊很大。四十四个县里面综合因子为正的仅有十五个县市,且这十五个县市也差距很大。由于因子F1在综合因子中的权重比较大,可以发现F1数值比较的县域综合得分也相应的靠前些,但若要真正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必须在各个因子中全面发展,只有各项指标发展均衡的县市才能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上一篇:我国手机市场是否存在产能过剩 下一篇:农业污染防控亟需加强政府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