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书里找乐子

时间:2022-08-02 05:40:23

前不久,北京地坛书市开市当天,有朋友从北京打来电话,抱怨说被挤得骨头散架了也没能淘到“又便宜又好的书”。想着成堆的旧版书和二手书,心中奇痒难耐恨不得立刻就赶去碰碰运气,但苦于没有时间。作为补偿,工作间隙溜达到古文化街的二手书市场,居然一眼就发现了遍寻不着的一本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小册子,定价不足1元的书被30元买下捧回家去,还如获至宝,暗自庆幸捡了个大便宜。

其实未必就是便宜。像我这样的二手书“门外汉”大多以喜好或者想当然的方式判断值还是不值,如果换做戴维斯,一定会非常专业地根据书的出版时间、是否初版、包装、品相等一系列因素综合评定其价值。我并不认识戴维斯,但是读过他的《二手书那些事儿》,我确信他一定会那样做。

戴维斯是位在二手书交易行业混了20多年的书商,他总结出的挑书规则应该不会有问题,否则,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他早就关门大吉了。在《书会》一章中,他曾经讲过和六七个书商在方寸之间追逐的经历,必须要在片刻之间判断出一本书的价值,晚1秒,就只能提着空袋子、眼睁睁看着对手满载而归了。读书是雅事,藏书是享受,在二手书里寻宝是乐趣,但对戴维斯来说,在商言商,做的是生意,除了能在浩瀚的书海里寻到有价值的书,他还必须懂得如何能在与顾客的角力中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卖书时鼓动如簧之舌向买主推销,收书时用包括旁敲侧击在内的多种方式来试探卖主的底线。

但是戴维斯不总是那么专业。遇到恰好继承了一批珍贵书籍却不懂其价值,用接近“免费赠送”的价格出卖的继承者,戴维斯“看不过去,就稍微提一点价”;遇到那些让藏书堆满了灰尘的“叶公”,抚摸着书的封面,戴维斯会莫名地恼怒,就连遇到那些在他的书店里施展“空空妙手”的家伙,他都不曾这么愤怒。

其实无论怎么调侃、怎么显得玩世不恭、怎么看起来老于世故,说到底,戴维斯都是读书、爱书的人,而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它“讨论书的功用;买卖书的职能;收藏书的价值;拍卖会的经验;私人图书馆和书市销售;讨论各种各样的书,好的,不好的,想要的,不想要的,甚至还谈到了另一些人的观点;这不仅是一个书商的经历,还有书的来世”。而他采用的,则是百科全书式的论述――散文、故事、对话集合于一本书中,最后甚至以自我批评和自我剖析作结束。

20多年,他看多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用令人喷饭的方式总结着这个行业里的事儿。爱书人或者藏书癖如何在藏书和家庭生活之间求得平衡?顾客会使用哪些妙计激怒店主,而书商又会想出怎样的招数予以反击?在书店里顺手牵羊者有哪些特征,为什么他们中的有些人会把拿走的书又送回来……这其中有些问题,戴维斯也还没有想清楚,但书的好处,却被他说得明明白白――书可以不断易手,给很多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这享受不仅在书内,也在易手的过程。这大概也是二手书有如此大的市场的根源所在吧。

戴维斯清楚有一类人“劝了也不会买书”,但他却想让所有的人都买他的书,且看看他如何兜售,这里面,真的有不少乐子。

上一篇:腰封:中文图书的坏标配 下一篇:阅读,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