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寓教于乐

时间:2022-08-02 03:55:32

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寓教于乐

【摘 要】政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有点枯燥乏味,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不容易驾驭好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运用各种灵活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政治 教学 如何 寓教 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101-02

“寓教于乐”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究教学艺术及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共同创造一种快乐详和的气氛,使学生轻松输快地接受知识,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快乐是手段,兴趣是关键,接受是目的。它能够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引起学生长时间有意注意,消除师生的疲劳,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保证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欲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快乐而轻松地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产生浓厚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教学过程要适当体现问题的疑念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过程的难点、重点或枯燥乏味处,恰如其分地设置、制造悬念,使之感到惊奇、刺激,产生兴奋和热情,在兴趣盎然、情趣高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学习九年级《社会发展的引擎》这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接着教师介绍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教育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相关资料时,学生马上就对资料中一些相关数据感到不可思议、尤为震惊,一下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纷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紧接着教师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同学们皆大欢喜,每个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时整个班集体就像一片欢腾的海洋,沉浸在分享成功喜悦的气氛之中。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又如在教学九年级《正视现实的压力》这一课时,我先安排学生思考“环境恶化的成因和环境的恶化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哪些影响?”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周边环境状况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和结合教材中的社会观察等进行分析,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总结了环境恶化的成因及影响,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悬念,激起学生迫切了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随之油然而生,竞争的合力大大增强,摆在眼前的所有问题就会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迎刃而解。

二、教学过程要体现生动、活泼、有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采取多种有趣的手段,寓教于乐,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知清晰,乐此不疲,思维主动、活泼,记忆也比较深刻。例如,我在导入七年级《礼貌待人》这课时,给学生讲到“五里和无礼”的故事时,学生开始由浮躁慢慢平静下来,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有的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有的笑得流下了眼泪。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谈话,你们听了故事以后受到什么启示?你们想不想在生活中做到礼貌待人呢?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说:“想”。那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在教学中,我便采取一系列活泼有趣的游戏方式,让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教师表示对于成功者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这一下便激活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教学重点、难点,教师特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个性、自我思维的平台,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点名回答、举手回答、抢答等方式,展开激烈的竞赛,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三、教学过程要体现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在上课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我会因人而异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每个人都不喜欢让人批评,听到批评心里总是不高兴。在课堂上,我不习惯直接点名批评学生,有一次发现一位学生上课不专心,我立即沉默下来,然后对着他笑,让他自己改正或者表扬他:“第几组有一个同学很注意听讲。”或者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唱一句“对面的女孩(男孩)看过来……”。虽然只唱一句,同学们还是开心地笑了,就在这一霎间,集中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效果很不错。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有的学生回答声音很小,不但老师听不到,就连周围的学生也听不到,这时我也不责怪也不批评,微笑地说:“我只知道纳米技术在其它方面的运用,还没有想到你的声音也用到了纳米技术”。同学们笑得很开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给学生讲解某些问题时,专门强调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是有的学生随便在书上乱抄一句话来敷衍,于是我就用了一句歌名“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新……”回答学生,学生们开怀大笑,又不自在。有时学生对刚讲过的问题还倒问老师,老师一时哭笑不得,又只好微笑地唱着:“不是我的错,是你没听课”。这时,学生一边笑一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对不起!是我没听课,请你给我再讲一遍好吗?”就这样,凡是到了政治课他们就精神振奋、激情高昂,同时也把这节课当作释放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好机会,从此以后,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也得到了学生无比的尊重和爱戴,师生的关系显得更加融洽,更加和谐了。

四、教学过程要体现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我在讲到《加强道德修养》这课时,涉及到一个小品片段,其内容主要反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忘记最起码的道德低线,为牟取暴利将不合格的商品以假充真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片段中有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需要分别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我经过仔细推敲,分别用三种语言来表达。总经理的话教师用浓浓的贵阳腔调表达,打工仔的话教师用浓浓的都匀腔调表达,秘书的话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没等教师表达完,学生一片叫好,全班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使学生更进一步欣赏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风采,又让教师再次感受到语言艺术魅力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要恰当体现师生的表演技能

在讲到“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中国公民法定的权利和义务”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的父母不让你读书了,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感到问题很棘手,一时答不上来,教师又介绍了一些《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找到解决的办法,还是有学生不知怎样解决?于是教师就联系教材中“情景表演――帮帮子强”的活动平台,并强调活动中子强的处境与刚才所提到的问题相似,现在就由你们自拟台词,分角色扮演子强的同学、子强的老师和子强的姑妈,目的是要去说服他爸爸,让他爸爸把子强送到学校读书。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研究同意,确定了表演的内容及人选(教师扮演子强的老师),活动开始了,师生表演配合十分默契,分别使出了自己的绝活,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特别是情节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一浪高过一浪,把节目推向更高的高潮,让学生的欢笑声和掌声连成一片,最后子强的爸爸立即把子强送到了学校读书。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但使学生欣赏到一场精彩纷呈的小品节目,而且也使学生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以上五个方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时常采用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在新课改教学理念过程中,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上一篇:繁华落尽见真淳――让语文回归本位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