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时间:2022-08-02 03:06:16

摘 要: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头戏,但是教师年复一年地指导,学生日复一日地练习,却是收效甚微。简略地从作文教学的课前、课堂、课后阐述了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使作文教学更加的系统化。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积累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作文是五天一大写,三天一小写,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按照道理,是可以写出像样的文章来的。因为一个人到了高中阶段,其智力水平已经完全可以运用语言符号来进行分析、概括、演绎、归纳、判断、推理了。但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每次考试之后,老师们总是在感叹学生的作文,要么内容空洞,情感苍白,在那无病;要么是高调亮相却草草收场、虎头蛇尾;要么是高喊口号、陈词滥调,而缺少真情实感;要么言必孔子、屈原、坡,堆砌材料……

要想改变作文的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可见有效教学不只是看老师备了多少课、上课是不是很认真,而是更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反映等这些方面。

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平时注重积累,方能言之有物

老舍先生在《多练基本功》一文中讲得好:“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经常生活,经常积累,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大凡名人,学者,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日积月累地掌握大量资料。他们的独到之处,无不建筑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之上。读书学习如果不注意随时随地从点滴资料的积累做起,将无成于事业。

作文有质的飞跃,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提高45分钟课堂的效率,在平时我们就得督促学生注意积累素材。可见,作文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作文之法,千变万化。文章内容不同,作者的写作意旨也不同,读者对象也五花八门,于是文章具体的写作要求就不同了,因此,只有材料经过了内化,才能为自己所用。

基于此,对于一些精彩的段落我们可以进行仿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了不思或者读了不会思,读得越多可能就越茫然。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仿写,在构思行文、行文布局中体会文章写作的高妙之处。而对于一些事例材料,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论述,条分缕析,在论述中牢牢记住这些事例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难的重要原因就是“无米下锅”,因此,积累素材并内化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这也为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埋下了很好的伏笔。平时让学生积累的多了,学生自然在作文课上就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写作文也就成竹在胸了。

二、作文课堂贴近实际,必定收效甚大

回顾作文课选用的事例,大多是离学生比较遥远的一些大家的文章,比如,讲到如何写记叙文中细节描写时,很多时候会选用鲁迅《祝福》《红楼梦》等名家作品。

例如《红楼梦》中: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段文字中动词用得精妙传神,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这些学生也很强烈地感受得到,但是学生除了佩服、感叹外,却很难学会他的这种叹为观止的写法。因而如果作文课上我们花大力气去分析这段写得如何如何的好,那个字用的怎样恰当,其实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多大帮助的,这也就降低了课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火花》指出,课堂焕发生命火花的第一前提,教师要有生命活力,孩子才有生命活力。第二,课堂要有学生真实的问题。要找到学生真实的问题,我们不如在学生作文中选取典型的文章,通过分析体会文章好在何处或者发掘文章毛病的根源,当学生了解到课堂是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才能有需求,有需求才谈得上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谈到有效性,学生也就能在分析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许还会激发学生想要写好作文的兴趣。

确实如此,只有课堂的教学内容真正地契合学生的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作文,喜欢作文,也才能自觉地去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才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如今太多的功利性与压力,很多学生都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并没有真正地洞悉自我的言语创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找一些身边的例子,使作文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让学生能真正地“内视”自我,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

三、课后注重修改,才会点石成金

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之所以不高,很大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于作文的辅导到作文课结束就戛然而止了。其实作文教学应该是很系统的教学,不但要贯穿于平时的积累,而且还要延伸到课后的修改。

但是很多时候作文教师只注重批阅,却忽视了学生的再次修改。确实,对教师来说批作文是一件浩大工程,对于学生的每篇作文都要找出点茬来,这对于批阅的人来说相当痛苦。然而学生对于教师绞尽脑汁写出来的评论,只是在作文本发下来时,一看了之,并不会把这放在心上,也不会真正地去修改。即使叫学生来面批作文,跟他讲这里存在问题、那里存在问题,说的时候他好像都很懂,如果不要求他修改好了再批阅的话,他走出办公室后已经把作文所有存在的问题抛之九霄云外了。下次作文时他依旧老病重犯,积重难返,因此,教师想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当重视学生作文的修改。学生不断地及时修改,在修改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也许这样才不会辜负教师挖空心思写的评语。

当然为了让学生明确作文的评分标准,作文完了后,也可以鼓励学生来做“小老师”,先修改自己的作文,再是前后左右同学相互批改,在互批习作中,学生容易找出对方的错处,同时明白了作文的评分标准,有的放矢,更能规范作文的要求。而教师想要更好地点评学生的作文,最好自己能够写写作文,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的确,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注重作文修改,指导相应方法,确实能极大地提升学生作文的品位,有时,甚至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我们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写作需要掌握各种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平时多练,多思考,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有所收获。正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意味着提高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潘新和.写作教学内容几个核心问题辨正.中学语文教学,2010(03).

[2]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9-03.

[3]李乾明.作文教学理性的突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4]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浙江省湖州第五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