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的“幸福”和“福利”

时间:2022-08-01 08:37:52

摘要:以拉萨市持续五年成为全国最幸福城市之一为切口,论述拉萨市医疗保险、义务教育、养老金、农牧民安居工程等方便的社会保障现状并探究了拉萨市社会保障的自身的特点和成功点。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弄清拉萨市的“福利”和“幸福”以及两者的正比关系。

关键词:拉萨市;幸福;社会保障;关系

“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持续五年关注中国民生的幸福感受,其中四年(2006、2008、2009、2010)拉萨位居全国榜首。“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是中央电视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自2006年起推动的年度调查活动,每年面向全国10万余家家庭发放问卷明信片,是国内覆盖最全面的民间调查。

幸福是心里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①专家在解读幸福密码时发现,生产总值、社会开放度、社会诚信度、政府包容度、人际依赖度、贫富差距、失业率、心理预期比较都是幸福指数高的共性。②拉萨的生产总值没有位居榜首,从反面来分析,是什么在“阻碍”发达地区如上海、深圳、北京等居民感受幸福?较大的贫富差距造成心理的巨大反差间接地转为心里压力,从而使人情绪低落无法感受拥有的幸福;再者弱势群体没有满意的生活保障。无论社会多么发达,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乃至乡村都会残疾人、失业人、未成年人、老人等的弱势群体,他们或曾经为社会做过贡献或将来要为社会做贡献,如果社会无法包容的对待他们,如歧视或排挤,这类居民都内心自卑且感到痛苦。笔者认为是拉萨跨越式发展的社会保障合理的拉近了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生活有了医疗、教育和失业保障,社会逐步靠近公平,促成了拉萨市居民很高的幸福指数。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拉萨的拉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使拉萨的社会保障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一、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2006年至2011年,拉萨市共完成45510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29.61亿元,使27.88万农牧民群众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2012年,拉萨市实施7750户的安居工程建设。③二、城乡低保。自2010年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保障对象分为重点保障对象、特殊保障对象、一般保障对象三类进行救助,在2010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月人均330元,做到应保尽保,对五保供养范围的老人先后多次提高供养标准,现为每人每年2000元。三、养老保险。拉萨市在养老保险上并非单一体制,他在做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作的基础上,以开展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和寺庙僧尼养老保险为重点,截止到2012年,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9580人,其中退休人口将近占18.9%;我市新农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率将近94.2%,其中60周岁以上参保率为94.16%;我市城镇居民实际参保率将近57.5%,其中全市60周岁以上参保率为57.53%;全市182个寺庙实际参保率将近95.5%,其中60岁以上僧尼参保率为95.48%。④四、做好义务教育。自普九工作开展以后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到了个县各乡,农牧民让子女受教育的意识日益增长。其后学生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经费标准等各项激励政策出台后,老百姓更是抢着让子女上学。五、病有所医。农牧区免费医疗制度、城镇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2012年截至6月底,全市有2.3万人参加了生育保险(其中女职工1万人),征缴生育保险基金200万元,基金支付187万元,生育及计划生育医疗费基金平均支付率达到94%。⑤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国家能够保持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手段,从以上的“业绩”我们可以看出,拉萨市的社会保障虽不能说完全达到了“福利社会”的目标,但是它正向着福利社会的目标前进:第一,侧重农牧民安居工程,并且落实到物质生活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牧民,对他们来说房子就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就相当于人们有了好的归属,心里有了家。第二,花巨资在医疗保险上,包括农牧区免费医疗制度、合作医疗保险、陈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拉萨乃至全,免费医疗制度相当普及,一个县你都可以看到较高端设备和交通工具,在人才引流方面也做得相当的细致,基本满足了农牧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需要。为人们参与市场中公平竞争、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就相当于财富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如此,各阶层的居民怎能不感受到“福利”和“幸福”。

解放前的政教合一政治制度和全民信仰佛教影响的藏族价值观使拉萨的社会保障有了自己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如在拉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人都会爬神山、转寺庙填满日常生活;人们趋于价值观会同情残疾人而非歧视,因此他们在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在拉萨,妇女在家庭一般都负责财务官管理和担当决策者,其社会地位也无需政府来“特定的保护”;一般而言,拉萨的县里除了农牧民一般只有公务员和小商人,职业分类简单且大家的收入都是相当的,到了市区你才会有一定的收入差距,由于拉萨总的生产价值有限,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有限,再者由于拉萨城乡一体的特点,市区低收入人群一到县里又变得中高收入人群,因此收入差距在很多时候对人们不会造成较大的内心压力。

并不是拉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多么的完整。与最初的“济贫”和“防济”相比较,拉萨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济贫。但国际劳工组织于1942年提出社会保障的内涵:其是通过一定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⑥从国外的福利的角度来讲,拉萨的社会保障只是基本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横观西方社会福利业的发展,社会发展总是先从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保障入手同时提升老年、残疾等特殊人群待遇,最后对促进就业、社会公平、国家财富再分配等进行落实。拉萨的社会保障做到了与其生产总值和人们需求相适应。拉萨市的生产总值是有限,政府能够分配的财富是有限,但社会保障水平并非越高越好,而要“适度”。“适度”意味着最优,对社会保障而言,所谓“适度”意味着财务上的可持续。⑦拉萨的居民切身地感受到了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都在使用医疗保险、享受义务教育、养老金,不但如此,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基本满足了人们最低生活保障,我觉得这就是拉萨成为最幸福城市的原因,因为很多人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因为拉萨市社会保障体系关乎到了拉萨市民最基本的需求。

了解了拉萨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目前情况和各项制度,同时粗略分析了拉萨特有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制度背景、价值观等后我们可以看出拉萨相对于内地城市而言不算是发达的地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大量的财力在民生、医疗、教育等基础事业上,是符合其发展的步伐。又拉萨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全的融合在其社会内,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也进一步证实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社会发展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再一次巩固了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论点。(作者单位: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解

① http:///view/8334.htm

② 日报(汉)2011年,解读拉萨的幸福密码,马新民

③ 中广网拉萨2012年9月25日消息(记者索朗达杰,罗布次仁)

④ 拉萨市政府网站

⑤ http:///getCommonContent.do contentId=394706

⑥ 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基础[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⑦ 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硕士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11.

上一篇:天价的礼物 下一篇:浅析宁波市女子业余足球运动员合理膳食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