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干预研究

时间:2022-08-01 06:41:55

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干预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60例有

>> 大学生自我伤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自我妨碍行为及其干预措施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分析及自我心理干预的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干预研究 心理资本视角下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研究 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发展研究 对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干预策略 大学生自我妨碍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 大学生身体自我观念与体育教学干预方式的运用 解析大学生身体自我观念与体育教学干预方式的运用 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结构探索及量表编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对自我妨碍影响的研究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研究 关于增强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研究 基于社会认同心理的大学生恶性伤害案件干预策略 职业心理课程干预对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修补研究 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研究综述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干预研究 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干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佩 王三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60例有或无自我伤害史,目前存在自我伤害倾向的大学生,分析引发自我伤害的原因,随之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改变认知、改变生活方式、倾诉、音乐疗法、与同学交流、树立自信、参与集体及户外活动、与父母沟通等方式,有效消除了大学生自我伤害的倾向。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伤害 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36-02

一 自我伤害

自我伤害具体表现为针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采取故意伤害行为,甚至采取结束生命的极端手段。自我伤害一般分为刻板化自我伤害行为、严重自我伤害行为、强迫性自我伤害行为、冲动性自我伤害行为。

大学生自我伤害轻则表现为精神不佳、沉默、抑郁等状态,重则会有轻生念头,因此大学生自我伤害的现象不容忽视。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60名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入选标准:有或无自我伤害史,目前有自我伤害行为或倾向的大学生。

年龄在17~21岁之间,其中男生28人,女生32人。

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自我伤害调查问卷。问卷先经过预调查,后经过专家测评,信度为0.797,效度为0.817。

首先筛选出目前有自我伤害倾向的大学生,通过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了解学生应对问题的方式。其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来了解学生自我伤害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有自我伤害倾向的每位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改变其认知、改变生活的方式,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鼓励将烦恼倾诉给知心同学。

三 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存在自我伤害倾向主要是由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父母期望值过高、受到老师的斥责、恋爱受挫、就业前景堪忧等方面引起的。对于男大学生,情绪抑郁、情感和人际挫折、不良个性为前三位;女大学生中,情感及人际挫折、情绪抑郁、自卑为前三位。

根据不同的原因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三个月不同方法的心理干预。结果显示:60名学生中有52名(87%)学生消除了自我伤害倾向或行为。8名(13%)学生仍有自我伤害倾向或行为,经过进一步的心理疏导,运用改变生活方式、倾诉、音乐疗法、与同学交流、树立自信、参与集体活动等方式,两个月之后进行筛查,这8名学生消除了自我伤害倾向或行为。

四 干预方法

学校作为解决大学生自我伤害的主要阵地,从主观上构建良好的学业氛围,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专门建有心理咨询室,随时接受学生的任何咨询;课程设置上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社交礼仪等课程来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感恩教育讲座来充实学生内心世界;举办各类学术社团、丰富文体活动来弥补学生课外的闲暇时间。同时根据造成的自我伤害的不同原因进行对症干预。

1.因学习压力过大引起的自我伤害

大学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高中课程截然不同,所以部分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学习;若压力过大,轻者出现食欲不振,睡眠质量较差等症状;严重会出现情绪低落,不耐烦,暴躁、易怒,甚至自残、攻击他人等行为。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好强上进的人,因此要多与其沟通,帮助他们客观冷静地分析

当前学习压力的成因;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来有效利用时间,学会科学用脑;多与同学交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

2.因孤独引起的自我伤害

这些学生一般都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这与个人的成长环境及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重点鼓励其多与同学交流、树立自信,经常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把自己当作集体重要的一员,多为集体或其他同学做事情,从而获得价值感。做到先让同学接受自己,自己再接受同学,让孤独感渐渐消失。

3.因父母训斥引起的自我伤害

先与家长沟通,了解被训斥的原因。鼓励学生与家长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同时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并让学生每周5次以上联系父母,告诉父母自己的心理状况。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这样的不良行为发生,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经过双方互动,理解加强,自我伤害的倾向有效降低了。

4.因失恋引起的自我伤害

失恋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告知现在是学生阶段,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改变对感情的错误认识,鼓励其多与同性好朋友倾诉;多听音乐、多参与集体及户外活动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5.因人际关系不好引起的自我伤害

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每天为同学或班级做一件小事情,使自己融入集体生活中,建立与同学交流的平台。多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减轻身心的压力,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结交更多的朋友。

6.因无家庭温暖引起的自我伤害

缺少父母关心的学生,应给予心理疏导,和他们一起分析现状:自己已经成年,不能过多地依赖父母;播放感恩父母的影片,举办各类感恩的讲座或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关爱他人。也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来转移注意力。

对于父母已故的学生,我们应更多地给予关心,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活动。让他充分感受到同学的温暖,减少对父母的思念。

7.因就业压力引起的自我伤害

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让学生未出校门就感到压力的巨大,上了多年的学最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花费了父母多年的心血却得不到理想的回报。针对这种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具体分析:自己是年轻人,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因为年轻,所以有的是机会,放弃悲观的绝望思想;鼓励多看一些励志片,让刚毕业的学生回校做相关经验交流;课余时间听音乐,出去散心,每天早晨定时跑步20分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放松心情,慢慢恢复自信。

五 讨论

大学生发生自我伤害倾向或行为是有原因的,对引起自我伤害倾向或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消除引起学生自我伤害倾向或行为的因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大学生初离开父母,适应能力还不是太强,心理还比较脆弱,有时不能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引起孤独的心理,又远离父母,缺乏倾诉的对象;对集体生活较为陌生,加上缺乏自信、失恋等因素,容易有自我伤害行为。这就要求父母多了解孩子的心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给他们自信心。作为学校需要多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讲座、经验交流及文体活动。这样的沟通与配合才能将大学生自我伤害的概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崔昌玺、华.关于大学生自我伤害现象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16):270~272 [2]周鄂生、Qin Ping、杨旭等.中国大学生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2):37~40 [3]王三菊、张晓明、李林等.青少年自我伤害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759~761 [4]孙国仁、王云霞.131例大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动机归因分析[J].中国校医,2011(11):812~813 [5]赵伟建.如何预防学生自我伤害[J].教学与管理,2010(4):28

上一篇: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