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教学中化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初探

时间:2022-08-01 04:25:27

“走班制”教学中化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初探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从2017年开始全国都将开始高考综合改革,教育综合改革也迈开了新的步伐。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带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转变,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和育人模式的转变,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焦点。

当前的固定班级的教育方式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存在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缺陷,“走班制”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在走班制度下,班级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科目,这是高中教育很大的进步。

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主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和设计学生课后作业这四个方面着手,来完成分层教学的操作。在整个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中,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核心,分层教学的设计是基础,分层教学的实施是重点,而学生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学的持续,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

如何在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中按学生学习水平和兴趣设计好分层作业,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效,如何设计出既有“质”又有“量”的分层作业,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为此,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校本作业,为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做尝试性探讨和研究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作业能反映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思想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水平和化学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

化学作业,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是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业成绩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

学生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学的持续,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每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实际,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教师在确定三个层次的学生作业时,题量要适中,难易比例要适当。各层次学生在完成本层次作业后,可试做更高层次的习题。教师负责设计并布置分层作业,每节课的作业由易到难,难度随着层次逐渐加深。始终把握的原则是:对A层学生,主要打好基础;对C层学生,习题有一定难度、深度;B层习题难易适中。

1.化学分层作业设计分类

(1)按时间分:①课内作业;②课外作业。

(2)按效用分:①巩固型作业;②纠错型作业;③总结型作业;④研究型作业。

(3)按时效性分:①常设型作业;②即时型作业。

(4)按阶段性分:①准备型作业;②反馈型作业。

(5)按形式分:①阅读作业;②口头表达作业;③书面作业;④实验作业;⑤开放性作业等等。

2.化学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化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2)针对性原则。化学分层作业的设计,既要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的作业应尽量让学生去动手,去动脑,去实验,去实践,去发现问题。

(3)渐进性原则。化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由易到难,数量由少到多,形式由简到繁、要求要由低到高。

(4)多样性原则。化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应该是题型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常新。既能使学生对学习怀有热情、保持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5)探究性原则。化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无论是化学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对于某些适合于探究的问题可事先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上课时和学生讨论各种探究结果,选出有效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6)反思性原则。化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应该符合善于思考才能进步,善于反思才会创新。将学生作业、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作业的形式,进行纠错、改正,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来说,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创造。

分层作业设计是教学的持续,是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化学分层作业是化学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针对化学走班分层教学过程中化学分层作业这一环节进行研究,创新设计出符合化学走班分层教学新理念的化学分层作业。通过使用,学生反馈,课堂跟踪,调整设计,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其再进行创新设计,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达到最优化,最后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校本作业,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教学

上一篇:尝试构建多媒体教学与初中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 下一篇:高中地理新授课习题训练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