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横通道转正洞安全快速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01 04:02:27

地铁隧道横通道转正洞安全快速施工技术

摘要:针对城市地铁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工期紧的工程现状,通过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采用大包施工工法,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横通道转正洞施工;工程实践表明,文中方法是合理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安全可靠的,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 地铁 横通道转正洞 安全快速 技术

1.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大兴线起点~新宫站(以下简称起新)区间及新宫站~西红站地下线(以下简称新西)区间包含起新区间正线隧道、折返线隧道和新西区间地下线隧道三部分,其中暗挖有四种断面双连拱隧道323.67m、左右单洞双线隧道2498.175m(双延米),区间隧道共有10个临时施工竖井和9个联络通道,并因场内绿化迁改、房屋拆除、管线改移等原因, 于2009年3月才开工而后又为了切实贯彻 “加快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步伐”的精神, “洞通”工期目标提前至2010年1月,即土建实际施工时间仅11个月。

2.横通道大包法转入正洞施工方案

区间隧道施工竖井为矩形断面,竖井作为辅助坑道,通过横通道转入正洞施工,竖井、横通道、左右线隧道结构平面布置及结构剖面布置如图1所示。

2.1大包法

所谓“大包法”是指横通道直边墙的设计高度大于隧道的开挖高度,横通道转正洞时能够在直边墙上破口完成正洞施工。为确保左右线隧道四个面开口时横通道的稳定,横通道设计为复合初支。横通道及断面开口示意见图2所示。

2.2转入正洞施工方法

(1)超前支护措施

在横通道复合初支第一层施工完后,随即施工正洞的第一环超前小导管或管棚,在正洞开挖前进行注浆加固土层,并施工横通道的复合初支第二层,同时施做正洞开口处的横梁及两侧密排型钢立柱,横通道转入正洞的预加固措施如图4所示。

(2)正洞破口施工

由于与横通道相交的断面为标准断面,结构尺寸相对较小,破口施工时采用短台阶法,在预加固措施做好的前提下,上台阶开挖1倍洞径(即5~6m)后,随即进行下台阶破口施工及开挖土方。

2.3工法特点

采用大包工法,主要特点是直接破口进入正洞,避免了小导坑及反扩和横通道二衬的施工,共可节省工期两个半月左右,为控制地表沉降和横通道结构安全,设计了复合初支,即在横通道初期支护施工的同时,同步平行施工二次支护(注:二次支护在横通道整个断面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立即施做),并在破口处形成工字型钢门框,保证了破口时受力的整体性和施工安全。

3.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借助数值模拟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对优化方案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

(1)计算模型。竖井、横通道、正洞计算模型见图4所示。

(2)施工方案优化分析。四条隧道进行编号如图4所示,主要考察了①②③④; ①③②④; ①④②③这三种施工路径。地表沉降计算结果来看,路径效应不明显,施工时选择了①②③④作为施工路径。针对这种施工路径,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

(3)主要结果。施工完成时地表最大沉降为29.43mm;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塑性区分布表明,该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所采取的措施是可靠的,能够确保周围环境以及施工过程中结构的自身的安全;根据施工监测结果,施工完成时地表最大沉降为22.38mm,满足《监控量测技术规程》中有关浅埋暗挖法隧道的地表沉降值≤30mm的要求。

4.结论

为了避免小导坑爬坡反扩转入正洞施工需二次扩挖和二次衬砌、对土体的扰动较大、工期较长等缺陷,创造性提出了软弱围岩中横通道转正洞大包施工工法。在横通道直边墙直接破口进入正洞,可节省工期两个半月左右,为控制地表沉降和施工安全,横通道采用了二次支护复合结构,并在破口处形成门框,保证了破口时的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成功地实现了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铁三院.起点~新宫站区间设计图文件.2009

【2】王梦恕.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资斌全(1976.04-),男(汉族),四川省绵阳市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城市地下工程。

上一篇:移动模架法现浇铁路客运专线900t箱梁施工技术 下一篇: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