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方法研究

时间:2022-08-01 03:57:51

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方法研究

[摘要] 培养创新型国家必须从小抓起,中学阶段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改革目前的教育教学方法,文中论述了实施理实一体化、应用信息化技术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中学教育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信息化 创新博物馆 工程化 评价

一、引言

当前,国家对中学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而中学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二、理实一体化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1.目前中学教学状况

当前,我国中学阶段的教育基本上遵循课堂教学外加实验的模式,甚至有些学校连实验都很少,这就是现状,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突破这种现状。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理实一体化就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在边教边学边做中,学生得到了快乐,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进而为学生的创造打下了基础。在中学的课程设置中,许多的课程都是实验性的学科,例如:物理学,化学等,因此,这些课程如果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实践能力。

3.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1)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既可以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也可以是现场,对于有些课程在一些工程现场,效果则更加明显。建构一个新型一体化教室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2)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对于一体化课程的组织设施方法有多种多样,从目前研究的结果上看,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法运用的较多,在这种方式中,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起到了主体作用,整个教学组织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展开,而不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展开。

三、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技术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应用该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用运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情境、再现情境。教师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抽象的、深奥的概念和理论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充分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创建虚拟教室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运用网络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四、实践型比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技能比赛作为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中学教育也同样适用,通过比赛充分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我国目前中学教育中,存在较多的比赛仅仅局限于高水平学生的选拔,而非大众化的,如果组织一些比赛,大家都喜欢参加,而且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中,则效果非常理想,如日本的中学生经常组织机器人大赛,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其中,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日本的自动化技术非常发达,这与这种教育有直接关系。

五、建立创新博物馆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点

所谓的创新博物馆就是建立一个集科技展览、学生作品展示、创新教育、情感培养的一个综合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形式灵活,但是其建立对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一般都建立类似的参观展览室,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

六、基于工程化理念的教学内容改革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

知识源自实践,因此,从工程实践出发改进教学内容,要对原有的课程、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要按照工程化思想设计,如化学中证明鸡蛋壳成分。教师要求学生将样品带到课堂并提供必须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引导学生:除了鸡蛋壳,还有海蛎壳、贝壳等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说明这些物质都含有什么成分呢?

七、改革评价模式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

我国目前仍遵守的是一考定终身,这是由国情所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要逐步的探索学生能力的评价模式,这一点直接决定着创新人才的培养。

八、从以人为本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泉

传统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施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缺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和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新性。因此,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他们在教学法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创新能力,主要的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欣赏每一名学生,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会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心情畅舒、思维敏捷;才能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

参考文献 

[1]唐国安. 钱景华主编.中学物理课程研究[M].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

[2]阎金铎. 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做学生的“学生” 下一篇:创新教学,激活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