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水平亟待提高

时间:2022-08-01 02:27:51

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水平亟待提高

2008年11月12日,我作为“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的评委,参与了合唱指挥项目的评审工作。纵观该项目比赛的全过程,其中凸显出来的很多问题使我感到,当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与指挥水平远不能适应中小学合唱课堂的教学要求,更满足不了愈来愈被重视的学校合唱活动的实践需要。

为了使参赛选手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按照惯例,在每届比赛闭幕式颁奖仪式之前,五个比赛项目的评委代表将就各项目比赛情况进行点评。我受组委会委托对合唱指挥项目做了点评。

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从第四届开始增设了合唱指挥比赛项目,鉴于上届比赛存在钢琴伴奏人员不能按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弹奏不同曲目的合唱总谱与钢琴伴奏正谱,从而影响了选手们的正常发挥和比赛进度的情况,第五届基本功比赛组委会采取了让参赛选手指挥带音响的合唱光碟的方式来进行比赛。所选定的指挥作品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强力推出的合唱精品(活页)系列中,由著名作曲家金巍根据中国民歌《回娘家》、《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的混声合唱谱。选择这两首作品的主要目的,是考虑到选手们对其旋律较为熟悉,但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影响选手们创造性发挥的问题。针对这种比赛方式,合唱指挥项目组的评委们在评价标准和方法上都做了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比如,在打分时会多考虑选手的基本图示是否正确、手形是否圆润、挥拍是否富有“气息感”和“声乐感”、仪容仪态及体态律动是否具有“指挥感”,同时还要看选手是否具有主动带动合唱的意识等等。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尤其是被动地跟着音响机械划拍子的选手,一般是不会给高分的。

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小学组,还是中学组,大多数参赛选手都是被动地“跟”,被动地随着合唱音响、惯性地“走”,既没有关照到合唱的表情,又没有兼顾到伴奏与合唱的整体感,更谈不上在合唱色调对比方面的表现,以及对不同声部穿入时的动作提示等等。尽管选手们也知道要根据合唱总谱不同声部的编排来安排双手的分工,可一旦指挥起来根本没有各个声部的方位感,使人明显感到指挥者与合唱队的脱节,与光碟音响效果的脱节。

小学组的参赛曲目《回娘家》是一首欢快、富有谐谑感风格的合唱歌曲,快板速度(J=146)、4/4拍,音乐既轻快又舒畅。根据其风格特点,其中欢快谐谑的部分,如前六小节的前奏以及其中动感较强、节奏较为明确的地方,可以采用腕部暗示动作进行指挥,动作幅度要小巧而富有弹性;舒展流畅的地方,如旋律较为连贯、歌唱性较强的第7、8小节的“风吹着杨柳”,第11、12小节的“小河的流水”,以及第15至22小节等地方,可以用合拍的方式进行指挥,即把4/4拍的节拍合划为2/2拍指挥,这样做的结果既可增强合唱的流畅性和动感,还可使合唱的情绪得到良好的对比。这种“动”与“静”的结合使我们的指挥动作形成对比,当然这种动作的设计依据还是由这首作品的风格基调所决定的。可是,小学组的参赛选手们除了欢快的前奏的指挥动作表达较为符合作品的情绪之外(因为这首作品的音调大家都很熟悉),大部分选手都不能够根据作品的格调有意图地给予动作设计,要么是合拍的指挥方式贯穿整个作品始终,要么就是以快差拍的基本图示从头划到尾,毫无对比可言。

中学组指挥曲目《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混声合唱。“蓝天、白云、草原、牧人”,意境纯真,速度为Moderato(J=90)。悠长舒展的旋律和清新的女高音独唱,以及在不同声部上出现的“补充句”的穿插,使这首浪漫的西部情歌变得更加柔情并富有层次,给人以“天姿高妙”之感。根据这首作品的情感内涵,指挥时可以分别采取两种挥拍图示进行指挥:一是用“风摆杨柳”式的4/4拍图示进行指挥,指挥时手势要绵延不断,富有深广、悠远的气息感;另一种是用合拍式的2/2拍图示进行指挥,其动势与差拍的要求相同。而在比赛中,许多选手差拍图示不准确,出现双手交错的毛病,且手势缺乏应有的气息感,动作单一,看不出有力度的对比,更没有渐强、渐弱的预示动作出现。

除了上述缺点外,选手们指挥这两首作品时,还在指挥的基本技能上出现一些通病。总结起来是:随大溜,音乐走到哪,手势就趟到哪;合唱唱到哪,咱们就跟到哪。虽然,有些选手也能根据这两首合唱作品的织体形态和音调穿插“点”出声部的进入,但都是跟着音响而惯性地做出的动作,大家都忽略了指挥的一个重要技术能力――预示。通俗地说,就是给气口。没有预示,就没有结构;没有预示,就不可能有不同的用声和音乐的“口气”,以及不同的情感表达。大家都是跟着音乐走,看不出主动性,当然也谈不上创造性。那种像“蝴蝶飞”式的、表演型的动作比比皆是。

总之,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很少能够看到较为规范的、富有“指挥感”的选手。大家都不知道在不同的声部(就是不同的旋律)进入时如何预示,也不会根据不同音乐的表现,给出不同的气口。虽然有的选手在长音中做出了保持手势的动作,但都是很不规范的“摆设式”的动作,不知道长音保持这个动作结束前还须有“连收带起”的暗示性动作。

从整个比赛情况看,合唱指挥项目的比赛与第四届相比,没有多大的起色。这反映出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对合唱指挥技能发展的不重视,出现了影响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偏科”现象。为了使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全面发展,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的基本技能亟待提高。我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补一补合唱指挥的技术缺失,更希望各地的音乐教研员们,能够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给合唱指挥留一些空间,让大家充充电!

陈家海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音乐教育必须重视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小插曲 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