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院校任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2-08-01 12:07:38

对推进院校任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摘 要:高水平的任职教育必须以高质量的学科为支撑,把优化课程设置与提高学院教学质量、培养学员综合素质有机统一起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院校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院校任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任职教育 特点规律 组织教学

任职教育关键是要将学科建设作为任职教育的坚实后盾,把握任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优化学科专业队伍,按需设置课程体系,转变课堂讲授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人才的目的。

一、按需设置课程体系,构筑新的学科大厦

按照“高、新、精、深、实、宽”的要求,淘汰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压缩学科化、系统化教学内容比重,设置理论武装、思维能力、岗位任职、人文修养等课程,增大专题类、综合类、动态类、信息类的教学课题,才能构筑适应任职教育特点的新的学科大厦。

1.根据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拓展新的教学思想。任职教育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在任职教育的教学中必须以提高学员知识实用性和思维严密性为直接目的,加强实践性教学力度,妥善处理传授知识与培训技能,课程教学与实践操作的相互关系。采取“教学--研究--探索--再教学”的方法,突出研究性教学的运用,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学效益,发扬教学民主,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课程讲座、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强调教学互动,提高学员组织指挥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任职教育培养目标,设立新的教学课程。任职教育培养必须打破学历教育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格局,准确把握任职教育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培训特点和教学要求,设立新的教学课程。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重组知识体系,进行相近学科课程的整合,突出能力培养和实践课程地位。在课题的设立上既要有少量的学科化课程,也要有专题式课程;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应依据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围绕单元教学主题,实现学科课程、专题课程、案例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匹配,充分体现课程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及时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设立更多的适应任职综合能力提高的实践操作性课程。

3.根据岗位任职特点,增设新的教学内容。院校教学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结合培训对象所担负任务实际,着眼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对教学课目进行重点整合,增设新的教学内容,力求在培养学员能力上求“实”。从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位一体”布局,向任职基础、任职能力、素质拓展新的“三位一体”进行转变。突出前沿知识、科学方法论、信息科技内容的教学,既要重视培养学员思维、表达、研究等能力,又要紧贴岗位现实,提高学员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培养其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创新的能力。

二、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拓宽新的教学层面

根据任职教育的需要,拓宽教学知识层面。构建专业精、业务熟,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教学能力的“复合型”教员队伍。

1.整合学科体系,优化人才结构。任职教育同样是以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作支撑,但任职教育的培训层次复杂,教学起点不同,学员要求多样,岗位指向明确。因此,在教学层面上既要体现任职教育需求牵引的应用性,又要体现以坚实理论支撑的学术性,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任务实际,对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整合,科学构建任职教育教学体系,注重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的紧密关系,强化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进行优化教育人才结构。通过教学编组改革,将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编,对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调整,对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改编。建立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学科群和课程群,加强与任职教育需要相配套的场地、器材、装备、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建设。形成一个适合任职教育特点的学科专业体系,满足任职教育的。

2.紧贴教学特点,重组教员队伍。随着任职教育中学历层次的提高,对教员职业道德、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任教创新工作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任职教育任务,学院必须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任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任职特点,结合“学科相近、知识兼容、教学互补、形成整体”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发展、区分类型、突出特色,按新的办学模式完善教员队伍的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水平,强化业务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学科骨干和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员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员放在重要教学岗位上,带动和培养“跨学科型” 的教员队伍,推动教员从“单一知识结构”向信息化“复合型”“通科型”转变。

3.根据教学要求,拓展知识层面。任职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员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员既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组织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的能力,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自觉改革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意识的能力。因此,教员必须通过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知识层面,在具备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创新教学能力,达到“上讲台能讲,上机器能操作,上岗能管理”的综合水平。在教学中根据任职教育教学要求,结合任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岗位任职的要求,及时传播前沿教学知识、实践的经验和先进的文化理念,提高教学整体水平。

三、转变课堂讲授方式,打造新的教学格局

任职教育大都周期短、内容多、教学安排困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转变课堂讲授方式,采取跨学科教学、开放式教学、菜单式教学等形式,采用重点讲授、专题研究、案例分析、模岗位实践等多种的教学方法,坚持“一个指向”、“四个贴近”的原则,即指向任职岗位,贴近岗位任职需要,贴近个人成长需要。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实现由学科化教学向课题式教学的转变。

1.实践跨学科教学,强化学科间综合兼容。任职教育的学员起点较高,已具有较丰富的现职岗位经验,对他们而言,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学会具体的新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强调教员着重教给学员获取知识的方法,全面分析课程知识结构,引导学员在自学中运用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员解决问题,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强调构建宽口径、跨学科、综合性的课程体系。提高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发展综合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结合任职岗位特点,实施研究性教学,实践跨学科教学,突出课题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打破学历教育按学科划分和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设置课程的定格或定势。跨学科选题,跨学科选教员,跨学科组织教学,强化学科间综合兼容,建立院、室、队“三级教学格局”,实施联合教学。

2.应用开放式教学,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应用开放式教学是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任职教育的类型特点,梳理培训对象岗位任职面临的问题或学员关心的实际问题,在理论具体应用问题上下功夫,对相关矛盾进行研究分类、探讨归纳,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实现开放式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和领域。把知识延伸到实际,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课堂延伸到岗位,组织学员见学调研、代职锻炼,使院校教学与岗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拉近知识与岗位、课堂与战场的距离,使教学力量配置由过去专兼结合、以专职为主,向专兼并重、重要班次以兼为主的方向转变,扩大外请专家任课比重,完善“兼职教员库”和“特约研究员”队伍。通过开放式教学,拓展学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真正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3.注重菜单式教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任职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员岗位任职的综合能力,而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知识作铺垫,离不开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依托。任职教育必须注重菜单式教学,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按照“内容现代化、课目层次化、管理规范化”的原则,改革教学模式,突出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体现现代教学的新理念。根据任现岗位工作的性质,建设适用性强的网络课程群,设立教育信息资源平台,为学员分别提供大量的选修课、专题课、讲座课、资料片等菜单式服务,积极营造特色鲜明、学术浓厚的人文教育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员根据自身实际按需索取,通过网络有针对性地学习研究和探索。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一篇:浅议如何培养幼儿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