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绿地种植土壤质量情况分析

时间:2022-08-01 10:57:17

南昌市绿地种植土壤质量情况分析

摘要:对南昌市新建的67个园林工程所用绿化种植土壤进行了理化分析,结果表明: 南昌市园林种植土壤pH值以微酸至中性为主,有机质含量无法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土壤密度局部偏大,土壤质地以粉(砂)壤土、粉(砂)质粘壤土和壤质土为主,全盐量及石砾含量符合住建部标准要求。

关键词:南昌市;绿化种植土壤;理化分析;有机质;密度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01703

1 引言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场所和载体,对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园林工作者更多关注的是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造景,对于园林种植土的关注不够。园林种植土壤作为一种城市土壤,其性质和规律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土,很大一部分是客土或添加物。所以,园林土壤质量不仅涉及土壤地力维持,在养护过程,要防止土壤退化或污染,而且外来土和添加物的背景值也必须达到园林种植土的标准[1]。然而,国内外对城市土壤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对城市土壤基本性质和形成演化规律的系y研究和探讨,也缺乏城市土壤基础数据信息的观测和积累,更缺少对土壤质量评估的可行性研究[2]。为了解南昌市园林工程所用土壤的情况,为园林工程质量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南昌市园林科学技术研究所园林环境检测中心自2008年起对南昌市一些城市绿地土壤进行取样检测,分析了这些土壤的理化性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供试土壤采自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湖新区、西湖区、青云谱区、东湖区等8个城区共67个绿化工程项目,通过随机采样法,按照1000 m2绿地采集5个取样点组成一个混合样,均匀混合后用四分法去掉土壤,保留1kg的土样,共采集67份土样。

2.2 土样的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土样的分析项目包括pH值、全盐量、有机质、密度、石砾含量、土壤质地共6个,其中pH值采用林业行业标准LY/T 1239-1999电位法测定,全盐量采用LY/T 1251-1999 质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采用LY/T 1237-1999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密度采用LY/T 1215-1999测定,土壤质地采用LY/T 1225-1999密度计法(美国制)测定。

3 结果分析

对67个供使土样测量结果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测量值在不同区间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及表2。从表1及表2可以看出,南昌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的pH值、全盐量、有机质、密度、石砾含量、土壤质地有以下表现。

3.1 pH值

供试土样的pH值最低为5.50,最高为8.02,平均值为6.62;供试土样pH值以微酸性至中性为主,占总样本数98.50%,其中中性土样占67.16%;供试土样有1份碱性土壤,pH值为8.02。

3.2 全盐量

土壤水溶性盐分最高为1.12 g/kg,最低为0.07 g/kg,平均值为0.41 g/kg。供试土样全盐量在0.05~0.35 g/kg的土样占总样本数52.24%,全盐量在0.36~0.65 g/kg的土样占总样本数26.87%,供试土样全盐量在0.66~1.00 g/kg的土样占总样本数16.42%,全盐量大于1.01 g/kg土样占总样本数的4.47%。根据《绿化种植土壤》标准,要求一般植物全盐量为Q1.0 g/kg[3],供试土壤中有95.53%的土样全盐量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3.3 有机质

供试土样的有机质含量最高为26.44 g/kg,最低为0.55 g/kg,平均值为8.15 g/kg。供试土样的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其中有机质含量在0.50~11.99 g/kg土样占77.61%,有机质含量R12.00 g/kg的土样只占22.39%。根据住建部的《绿化种植土壤》行业标准,一般绿地土壤有机质要求是12~80 g/kg,绝大部分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法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3.4 密度

供试土样的密度含量的变化区间是1.21~1.72 Mg/m3,平均值为1.38 Mg/m3。其中密度含量在1.20~1.35 Mg/m3土样占总样本的44.78 %,密度含量在1.36~1.75 Mg/m3土样占总样本的55.22 %。根据住建部的《绿化种植土壤》行业标准,一般绿地土壤密度要求是

3.5 石砾(粒径R2mm)含量

供试土样粒径R2mm的石砾含量范围是3.25%~13.05%,平均值为7.36%,石砾含量在3.00%~11.50%土样占总样本的98.51%。根据《绿化种植土壤》行业标准规定粒径R2mm的石砾含量要求为Q20%,可见,供试土样的石砾含量都在要求范围内。

3.6 土壤质地

根据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法进行分析,供试土样包含的质地类型有壤质土、粘壤土、粉(砂)壤土、粉(砂)质粘壤土及砂质壤土。其中粉(砂)壤土及粉(砂)质粘壤土较多,分别占35.82%及40.30%,而壤质土占17.91%,粘壤土占4.47%,砂质壤土仅占1.50%。其中,壤土、砂壤土、粉质壤土合称为壤土类,占55.23%;砂质粘壤土、粉质粘壤土、粘壤土合称为粘壤土类,占44.77%。

4 讨论

4.1 酸碱度

酸碱度(pH)是判断土壤理化性质重要指标,在住建部标准《绿化种植土壤》将pH列为五大主控指标之一。园林植物对土壤pH非常敏感,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中性偏酸性土壤。江西南昌市的自然土壤受成土母质、气候环境影响,主要是红壤酸性土壤。所调查的67个绿化工程项目绿地土壤pH值以微酸至中性为主,即pH在5.50~7.50之间,这和南昌自然土壤有很大关系。一般绿化工程项目所用都是客土,在基础设施铺设后,都会从附近调入种植土,这些种植土绝大部分都是新建县土壤。在城市绿化中,园林种植土壤与石灰、水泥等碱性物质接触密切,在供试土样中有1.5%土样有碱化趋势,pH值高达8.02。

4.2 土壤盐分与有机质

对于园林绿化土壤而言,土壤盐分是重点控制指标,因为大多园林植物为移栽植物,过高的盐分含量直接影响其成活率[4]。土壤盐分含量低,说明土壤没有盐害风险,但是土壤养分缺乏;反之,土壤全盐量太高,容易烧苗。所测试的67个工程项目种植土壤有52.24%的全盐量低于0.35 g/kg。测试土壤中有机质含量R12.00 g/kg的土样只占22.39%,说明绝大部分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法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供试土壤全盐量及有机质含量低和当地成土环境关系密切。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水分条件也好,土壤矿质化作用快,淋溶过程强烈,水溶性盐基离子容易淋失,土壤养分较为贫乏。土壤有机|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土壤综合肥力水平。园林种植土壤不像农业土壤需要达到高产丰收,也不能经常大面积深耕施肥;根深叶茂、落叶归根是园林植物理想的生长状态及自肥能力,如何科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培肥是当前南昌市园林绿化种植土壤迫切需要解决一大技术难题。

4.3 土壤密度与石砾

园林绿化施工是项目工程竣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建设时期大量使用机械以及建成后人为践踏严重,这和供试土壤密度平均值1.38 mg/m3,最大可达到1.72 mg/m3有密切关联。郑浴等人[5]的研究表明,城市绿化土壤密度普遍偏大,将导致总孔隙度、土壤水饱和度与持水量降低,土壤硬度增加,人为压实是城市园林绿化土壤板结最主要的原因。故在种植植物之前应根据作物有效土层的要求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剔除土壤中的石块、水泥、砖头等建筑垃圾,构建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正常土壤结构。

4.4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衡量土壤质量的物理指标,是对土壤中不同粗细的土粒组成比例的综合度量。根据土壤学质地分类标准,土壤主要划分为砂土类、壤土类和黏土类三大类,其中壤土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是《绿化种植土壤》行业标准规定的质地类型。园林植物本身不追求最大产量,加上园林植物本身自肥能力,因此相对农作物而言,园林植物对土壤养分要求不高,但对物理性质要求却很高,要求土壤通透疏松。园林土壤有良好的气相环境所带来的长远效益远优于养护过程中施肥等管理措施[6],在园艺发达国家会在园林绿化土壤中应用大量粒径适宜的沙子来改良黏质土壤,但粒径R2 mm石砾过多会降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南昌市新建的67个园林工程所用绿化种植土壤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园林种植土壤pH值以微酸至中性为主,有碱化趋势,适合大部分园林植物生长;有机质含量水平较低,不能为植物长期生长提供养分;一半以上土样被压实,土壤密度局部偏大;土壤质地以粉(砂)壤土、粉(砂)质粘壤土和壤质土为主,全盐量及石砾含量符合住建部行业标准要求。

5.1 建议

南昌市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种植作物前要深耕施肥,补充有机肥,有利于植物生长;对绿地土壤进行定点、定期跟踪检测,收集好南昌市本地土壤数据,了解土壤的变化动态,建立园林土壤质量评价系统;结合园林作物生长态势,采取科学、可持续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园林绿化为城市发展发挥更大的生态效应及环保效应。

参考文献:

[1] 方海兰.园林土壤质量管理的探讨-以上海为例[J].中国园林,2000,16(6):85~87.

[2] 章家思.城市土壤的形成特征及其保护[J].土壤,1997(4):189~193.

[3] 徐 忠.CJ/T 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4] 方海兰.园林绿化土壤质量标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5] 郑 浴.城市园林土壤板结机理及改良研究[J].农学学报,2011,1(2):25~29.

[6] 徐德嘉.土壤管理对古树名木复壮的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6,9(4):1~6

上一篇:试析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辽西朝阳地区林果发展现状及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