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高原火力之路”

时间:2022-08-01 09:55:44

不同的“高原火力之路”

近期,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在海外引起的“震动”仍在延续。尽管我国一再强调阅兵所展示的装备完全是防御性质,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展出的部分武器还是对某些觊觎中国领土的敌对势力构成震慑。近日,巴基斯坦“防务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帖子,集中关注60周年阅兵式上出现的120毫米PLL-05轮式自行迫榴炮。该帖将PLL-05轮式自行迫榴炮同印度陆军山地部队积极换装的新式榴弹炮进行比较,认为找到了一条不同于印度的“高原火力之路”。

“神炮”考验印度山地师

通过巴基斯坦网友的帖子可以看出,他们对我国的PLL-05自行迫榴炮颇为欣赏,认为该炮将榴弹炮和迫击炮的优点集于一身,非常适合山地、丘陵和高原环境作战,“中国自行迫榴炮机动灵活、曲射火力猛,它的装备将使在中印边境对印度山地师拥有技术优势,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印军的数量优势”。

另据英国军事专家斯蒂芬・道奇分析,在中印边境的劣势是后勤补给线远长于印度,即使是青藏铁路的修通也只是部分弥补这一劣势,因为这条铁路的终点只修到拉萨,距中印边境仍有相当一段距离,这也是没有长年在中印边境部署重兵的原因。但始终争取改变不利处境,轮式自行迫榴炮的出现就是最新的证据。这种火炮在以迫击炮方式射击时,能以密集弹幕向山坡后面、地堡、堑壕内的敌军倾泻致命炮弹,而以榴弹炮方式射击时,它能以6~8发/分的射速对敌冲击集群进行压制,甚至还能直瞄射击敌装甲目标。更重要的是,该炮采用的轮式底盘机动性高,可以“打了就跑”,让敌方无法反击。很显然,印度山地师很难抵抗这种火炮的打击。

不同于印度的“火力之路”

今年以来,印度不断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区采取咄咄逼人的增兵动作,尤其是宣布在边界东段新增两个山地步兵师和一个重炮兵师,以色列改造的155毫米M-46/155牵引加榴炮和俄制300毫米BM-30“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均在部署之列。很显然,印军意在加强其在中印边境地区的炮兵火力构成,力求在可能的边境冲突中占得先机。

客观而言,中印边境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仅有的几条道路也很容易遭到对手损毁,因此双方胜负关键取决于火力强度,而不是兵力优势。换句话说,谁的大口径火炮数量多且部署速度快,谁就能占据作战主动权,进而赢得胜利,这一点早被1999年印巴卡吉尔战争所印证(编注:1999年5月至7月,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大,这场冲突是两国成功发展出核武器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地面冲突)。有迹象显示,中国仔细研究了这场单纯以炮战决胜负的战争,并以此来指导炮兵如何在高原山地占据火力优势。

据美国《陆军》杂志分析,意识到在中印边境特殊的地形条件下,除非有适应高原飞行的大型直升机进行吊运,否则炮兵快速部署非常困难。但直升机恰恰是在装备方面的短板,而且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迅速得到重大改善。为此,研讨出一套独特的山地炮兵发展理论:一是尽量减少牵引火炮数量,降低部署速度缓慢的压力;二是尽可能做到“一炮多能”,减小后勤压力和火力转换困难的缺点。PLL-05轮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就是这套理论的代表性产物。

尽管该炮只是刚刚开始列装驻和主力部队,但有资料显示它此前已在青藏高原进行过大量适应性测试。外媒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在中印边境大规模部署PLL-05自行迫榴炮,这标志着将开始采取一种不同于印度的“火力之路”。

“是为了打仗研制武器”

发展PLL-05自行迫榴炮,除了受卡吉尔战争影响外,还可能受到苏联军队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实战影响。从1981年开始,苏军将刚刚研制成功的120毫米2S9式“银莲花”自行迫榴炮部署到地形酷似喜马拉雅山区的阿富汗地区,以对付活跃的阿富汗“圣战者”。该炮采用与伞兵战车相同的履带式底盘,机动性能好。在阿富汗战争中后期,2S9以其突然、猛烈和灵活的炮火给“圣战者”以重创,被敌人称为“魔鬼骑士”。原侵阿苏军第40集团军的一位高级将领曾说过:“在高原山地作战,火力的多样性、有效性和转移速度远胜于火炮口径的大小。”

目前,印军山地师的主要火力来源是进口自瑞典的FH-77B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这种火炮在技术上无疑是先进的,但并不适合中印边境的特殊环境。首先,这种火炮重达12吨,不但大型直升机无法吊运,就是重型牵引车在复杂山地中也难以拉动。卡吉尔战争中,印军不得不将该炮拆成几块,用车运到阵地上再组装起来,这大大影响了部署速度,而且在巴军反炮兵火力打来时很难转移,以致遭受严重损失。其次,FH-77的最大射程虽达到40千米,但在高山林立的中印边境,这种射程优势不但无从发挥,反而因其不能大仰角射击而严重影响山地作战的效果。目前,印军换装的M-46/155牵引加榴炮虽然重量轻一些,但它属于“旧瓶装新酒”的产物,所沿用的老式苏制M-46型130毫米加榴炮炮架恐难以长时间支撑155毫米弹药的射击。

与印军不同的是,中国军队完全能够装备性能更好的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却没有向中印边界大量部署,倒是对轮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青睐有加。从中国传统的“中庸”理论与“合理足够”的作战原则分析,射速高、弹道样式多、部署和转移速度快的中口径机动火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远胜于笨拙的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尽管其最大射程可能不如155毫米炮,但对山地作战来说,这种射程足够了。

综上所述,中印两军对武器的需求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崇尚“实用有效”,印军则看重“高新尖”。事实上,总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上合适的武器,而印军一次又一次成为外国军火商新武器的试验田。对此,巴基斯坦《每日邮报》曾一针见血地评价道:“中国是为了打仗研制武器,而印度是为了炫耀购买武器。”

性能揭秘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PLL05自行迫榴炮的前身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于2001年推出的一款出口型武器系统,只是中国陆军经评估发现其战术价值,遂逐渐转为陆军轻型机械化部队的正式装备。该炮同时具有迫击炮和榴弹炮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公路机动性能,主要用于装备快速反应部队、空降部队和轻型装甲部队。目前,已列装某王牌集团军的“叶挺独立团”,而该军曾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打出威名,至今印军演习中仍以该军番号作为假想敌的代名词。

PLL-05自行迫榴炮外观类似于俄罗斯的2S23型自行迫榴炮系统,

但所用线膛炮的身管比后者要长,与2S31自行迫榴炮系统的120毫米2A80迫榴炮极为相似。PLL-05以WZ5516×6轮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为底盘,作战全重16.5吨,可以进行空运。乘员4人,分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动力装置为235千瓦的德国道依茨气冷柴油发动机和具备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的6HP500全自动变速箱,发动机功率320马力。车辆的两栖性能较好,水上行驶靠安装在车尾两侧的2个螺旋桨推进,最大水上航速8千米/小时。公路最大速度8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PLL-05使用的全焊接钢制双人炮塔前半部与俄制2S23相似,但结构却类似中国83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上采用的周视指挥塔。塔顶上装有4具固定潜望镜,还有1具与红外/白光探照灯配套使用的昼/夜瞄准镜和1挺安装在旋转枪架上的7.62毫米机枪。机枪通过连杆与观察仪相连,可以电控方式进行直瞄射击,炮塔前部两侧分别加装了一组3个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内部的通信系统包括电台、通话装置等,可保证与炮班成员的内部通信,又可通过电台和有线通信实施外部通信,包括与炮兵连侦察射击指挥所(车)通信。车内还设置了车辆导航、自动测地装置以及火控计算机等。

炮塔内安装的火炮由身管、炮尾、炮闩和闭锁机构、自动装弹机、摇架、反后坐装量、高低机和方向机等组成,但不带炮口制退器和抽烟装置,高低射界为-4~+80度。火炮采用炮尾装填方式,立楔式炮闩。节制杆驻退机位于炮身正上方,右侧有一气压式复进机,左侧为气动式自动输弹机。关闩射击时,药室利用输弹机上的“磨菇头”形紧塞具和楔式炮闩进行闭报,闭锁时闩体镜面紧贴紧塞具背后。火炮装有复拨机构、击发机构及关闩不到位不能击发的保险机构,设有平衡机,采用齿轮、齿孤式高低机和方向机。自动装弹机依靠车内4个压缩空气瓶提供动力,可以连续输弹20发以上。气瓶由发动机带动空压机充气,最大压力为14.7兆帕。发射后开闩时,气瓶通过调压阀提供气体,向炮口方向冲刷火药气体,以免进入战斗室。

PLL-05配备了新型弹药,可发射迫击炮弹、榴弹和反坦克榴弹,既可直接瞄准射击也可间接瞄准射击,弹药基数36发。自行迫榴炮发射尾翼稳定破甲高爆反坦克榴弹时,射程8.5千米,可在1.5千米的距离上有效攻击轻型装甲目标,最大破甲厚度600毫米(传统的钢装甲)。该弹装药重1.8千克,是一种火箭助推弹药,炮口初速265米/秒。PLL-05还可发射子母弹,子母弹发射药重3.2千克,初速为425米/秒,射程9.3千米,弹头中有30枚反坦克/反人员子弹药,子弹药可穿透90毫米厚的传统钢装甲。PLL-05自行迫榴炮的瞄准与作战模式可根据需要选择自动、半自动和手动方式。PLL-05使用榴弹时最大射速为6~8发/分,迫榴弹为10发/分,反坦克榴弹为4~6发/分。据报道,中国已为PLL-05自行迫榴炮研制了制导炮弹,可精确打击常规火炮够不着的隐蔽在山体反斜面的坚固指挥所、坦克、火炮等高价值目标。

上一篇:坦克城的弹药新星 下一篇:偷梁换柱的“国产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