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教育供应链的研究: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8-01 08:13:07

基于高职教育供应链的研究: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出发,结合供应链管理理念,重点分析研究了高等教育供应链形态的特殊性,提出了基于教育供应链的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一些建议。这些研究为高等教育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运作做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以期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育管理运作及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作。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之一,它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不仅是单个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群体。如果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院校看成是一种服务型企业,学生从生源地进入学院,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那么,供应链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引入高职教育管理中来,用以改进高职学院原有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实现学院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学院、用人单位和学生群体共赢的局面。

一、研究的背景

马士华等将供应链定义为由客户(或消费者)需求开始,贯通从产品设计,到最初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过程,中间经过运输和仓储,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业务活动。[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同时指出,“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可以认为它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结合。

黄小原提出了供应链模型及其优化分析工作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信息周刊》英文版有文章指出: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只能提供一个关于员工技术才能资料的数据库,无法将员工的这些信息与其他的重要数据建立联系。例如,这些系统就无法像供应链系统按照市场需求匹配存货水平那样,将具备相应经验和技巧的员工配置到相应的项目中。企业要像管理供应链一样管理人力资源,还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做支撑。

高等教育机构同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一样,自诞生之日起,供需的问题就相应产生,供应链是天然存在的。[3]教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是教育自身特点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教育供应链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益和效率[4]。董梅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局限性,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不但能解决职业教育规模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问题,还能解决职业类院校培养方式和教育内容不明确、信息滞后和就业不畅的根本问题。[5]

高等教育供应链既有着一般企业的供应链的共性特点,又具有高等教育本质所决定的供应链的功能和形态的特殊性。勾四清研究了市场经济环境下高职院校面对的两个市场:生源市场和就业源市场。[6]高职院校的运作要围绕这两个市场的需求进行。为此,高职院校应将职能范围扩大至生源和就业源,建立以生源――学院――人才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源(用人单位)为主链的学院供应链体系,并辅以专业技能差异化培养、提高学院教育柔性、建立统一的决策系统和一体化的信息网络系统,以更好地满足生源市场(求学群体)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及就业源市场(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获得充足的学生供应和就业岗位供应。而对企业与高校,高校与高校两个层次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经济学分析后会发现知识供应链又不同于普通供应链,应为我国的高职院校发展进行新的发展道路探索[7]。

二、实施“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的衔接,具体表现为:对就业服务市场缺乏信息沟通,毕业生就业进程延迟,就业成本加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或不对口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使学生即使就业也无法很快进入角色,需要企业再培训,增加企业人力成本,影响学校声誉。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和就业单位是一条人才培养供应链上两个不同的节点,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两个节点无法达到一种对接。

无缝化链接,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通畅地联接。“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市场需要大量的具备行业科学管理知识和专业的一线服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专门人才的情况下,与社会、产业及企业同步互动、通联的教育模式,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层次上达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就业能力要求,并具备一定的职业延展能力[8]。“无缝对接”的高职教育供应链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学生充分就业,人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和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即社会满意。其三大功能性目标为家长满意、学生满意和用人单位满意。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如果从高职教育供应链分析着手,探究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问题,才能根本解决生源――高职院校――市场“无缝对接”的问题。

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服务于教育目的或目标的工具,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目的或目标的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实施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由教育活动本身所决定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由教育的目的(目标)、教育思想和理论、教育规律和原则、教育设计、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一系列要素组成的。各要素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是核心因素,对其他因素具有制约作用,其他因素是为其服务的;教育思想或理论、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也是其他因素的制约因素;教育设计(包括系统、计划、方案、媒体、活动设计等)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也是后面其他要素的前提条件;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与管理、教育评价等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何茂勋指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下的人才培养如同生产产品的过程,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宣传(广告)招生(进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就业(出厂)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9]在高职教育中,由于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模式也不同,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与市场相衔接的模式,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2.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受到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的

创新能力就是突破原有的思想观念及常规的束缚,对现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这是创新的本质力量之所在。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并且呈现出由预测性创新向持续创新,由个别创新向系列创新,由专家创新向全体创新转变的特点[10]。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时代的特征。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了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教育供应链的各个节点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从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人才。

3.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

高职教育学生的能力结构为:把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或将重要决策具体化;维持、监控、组织技术系统并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术为特定的客户提供全面的或综合[11]。它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某种专业或职业必备的能力,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点。

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式和集成化拉动式为高职供应链有力地保证了“建立符合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且充分体现了“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突出技能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2]的办学特色。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技能指学习者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按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在高职教育中,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职业、专业技能要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验、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可应用实训手段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实习,通过讲解、示范、动作分解、反复练习以至达到熟练程度,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向学生提供一些理论模型、抽象设计以及计划、方案,提出训练目的和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具体设计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通过向学生在企业现场提供有关技术及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了解技术的应用过程及生产流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技术的性质和作用,应用的条件和方式,以对将来技术系统的维持、监控、组织以及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奠定基础;通过学生与企业客户的直接接触,让学生具体了解服务性质、功能,方法及标准,以便将来为客户提供更佳的优质服务做好准备[13]。

三、“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建议

1.以联合替代独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思维

现代高职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它要求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学生及家长,他们关心收费标准及价值与价格比,即能否得到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能否满足学生的希望和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如果依然实行以学校为主体,制定强调共性、主张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要按计划执行,一味服从,偏重概念推论的学习模式,很少考虑学生个人在专业、课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和选择,就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更放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应该是为了学习者的学,在教学设计中了解对象,正确分析其学习需要,着眼于激发、促进和引导学习者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用人观念、评价标准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他们更看重学生毕业后能否马上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技能需要。因此,高职的教学应紧贴市场需求,教学理念要从教授知识转向培养学生高技能扩展。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学结合是从高职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生源、学习的需求者和市场(即用人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不仅作为一种“提法”、一种措施,落实到通向高职教育、学生通向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更是建立起从培养模式到教学模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及机制的具体实践。无缝对接之路除了各级学校、企业领导者要有先进的合作办学与开放办学的思想内涵、战略安排、使命感和眼光魄力之外,还需要整合内外部的资源,需要有决心与相应的资本投入,很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例如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以及时响应的供应链系统观架构教育的核心节点

我国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曾说“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生长。教育若能陶冶人格而推动社会生长,便算尽了能事”[14]。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必须要将人格培养与技术技能培养统一起来。德薄才疏肯定不行,才厚德薄也不行,要德才兼备、德“艺”双馨,这才是国家的需求和家长与社会的期待。高进高出是北大清华的任务,他们是创名牌,高进低出是冒牌,低进低出是杂牌,高职这样的学校担负着低进高出的任务。所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低进高出”正包含了如何面向市场造就人和陶冶造就人格的责任、信念。

实际运作中,我国教育系统急需建立一整套学生培养、选拔、择优和淘汰的标准和流程,并能做到有效实施。我们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供应链运作战略,例如,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而言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采用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以高职为策动源,学生通过教育的增值服务后从就业服务机构推向用人单位或直接推向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多专业小批量的情况下采用集成化拉动式供应链,驱动力产生于用人单位,与供应链各节点相合作和协同,企业对人才培养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其依据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订单[15]。以上模式最终目的是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为社会所接受,学以致用,为社会创造价值,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3.以共赢、多赢创造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益

高等教育的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结果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效率和效益。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那就是透过规模有序的高职院校教学组织过程,系统、实用而又有一定超前性、有较强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以及高等院校教育天然具有的育人氛围推动学生道德品质、职业心理的养成,并提高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学习能力提高、基本技能训练等各方面的能力。[17]

无缝对接的教育供应链模式能够降低教育培养成本。由于提供生源――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大降低了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交易成本,也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社会福利。如果教育供应链生源质量相对提高1%,生源再教育成本就可以降低10%或将资金投向于其他方面,另外,从这里可以看到,随着生源再教育成本的下降,投入回报率随之就会提升。在我国面临环境治理、资源短缺、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提升等方面承受巨大压力与严峻挑战的今天,教育投入的有限性要求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要求优化各类资源的布局与分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我国的人才资源建设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可以看出,高效的教育供应链管理最直接的效益就是降低教育单位的营运成本并提升投入回报率,节约学生就业成本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整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

最后,建立起人才培养,用人需求,合作需求等双赢、多赢的共享型、开放式交互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在教育单元与用人单元之间经常进行有关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质量控制、合作需求等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施并行人力资源培养工程。并使用先进的EDI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适应性的协调计划机制,长期互惠的合作关系与参与机制,这些都将保证我国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注释: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黄小原.供应链模型及其优化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信息与控制, 2003,2.

[3]马永红,刘恋,郑晓齐.高等教育供应链形态的特殊性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

[4]谭大鹏,霍国庆.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5]董梅.供应链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6]勾四清.高职院校供应链构建与管理的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7]赵浩兴,刘晓明.构建“整合―互动”(Ⅱ)型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05/2(下).

[8]郭跃.校企“无缝对接”――高职院校人才合作培养模式[J].时代金融,2006,1(下).

[9]何茂勋.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 高教论坛,2003,4.

[10]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11]刘德恩.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J].职教通讯,2000,11.

[12]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沈洁.论高职教育的成功法则[J].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报,2004,12.

[14]林砺儒教育文选[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02.

[15]郭跃,陶晶.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高职院校“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2.

[16]高等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2007年工作要点[EB/OL].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省略.

[17]高志彦.2003年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4-2-22.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上一篇:简用人材,南北并进 下一篇:教育与幸福――追求人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