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审批后的监管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01 07:38:28

规划审批后的监管策略研究

摘 要:城市规划审批后的监督管理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城市规划批后监管现状及问题出发,对规划审批后的监管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浅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规划审批 监管效能 执行力 社会舆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237-01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关乎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和整体利益,城市规划审批后的监管工作是城市规划得以实施的保障性举措。保障城市规划正常实施不仅是政府职责,也是全社会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项目,为合理配置城市的空间资源,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及社会高效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支持。现场对城市规划区域内经过规划批准的全部类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放线和验线工作,确保规划定位的精确性。其次,对批后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基础及标准等工程到绿化、室外设施等各项环节都要进行跟踪式检查,进行详细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与此同时,在完成竣工后,要对批后的工程项目资料进行验收审查,对发现违规的城市规划管理行为,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给予严厉处理。

1 规划审批后监管现状及问题

1.1 规划批后监管缺乏强有力的规范性文件

作为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管理时,每项工作都应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已有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内容停留在原则层次上。就地方而言,政府只能跟进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制定适用于本地的规范性文件来对城市规划审批后的监管工作进行明确规定和说明。

1.2 城市规划批后监管的社会舆论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工作中,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最早发现问题的往往不是监管部门,而是广大市民。与此同时,在我国目前的批后监管工作中,社会舆论监管并没有引起十分重视,社会舆论监管的力度并没有在实际监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城市规划批后监管的社会舆论监督工作还有待加强。

1.3 城市规划批后监管缺乏有力的执法队伍

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力度必须具备强有力的执行队伍,一方面,执法队伍必须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战斗力,执法水平是规划监管执法队伍的必要能力,是确保各类建设按照规划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在我国目前的监管执法队伍中,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近几年,尽管各级政府对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执法队伍进行了培训和教育,但具有一定的距离,人员素质及队伍整体能力的问题,在一程度上对城市规划批后监管的健康有序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 城市规划批后监管策略探析

2.1 强化政府规范性文件建设.为城市规划批后监管提供依据支持

在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工作中,政府部门应该尽快起草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在进行起草时,要充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好充足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是要对城市规划中不太清楚的地方,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积极针对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内容、程序、职责以及权限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对规划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说明,以减少行政执法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问题,为城市规划监管工作提供严肃的法律法规支持。

2.2 重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强化监管工作实效

在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中,必须充分利用相关手段,对规划批后执行不到位或者出现任何问题的建设单位,应该给予严厉查处,协作相关司法部门;出现严重影响规划的,在可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拆除,甚至启动没收程序,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作用,发挥现代化网络技术,利用政府网站、局域网等媒介进行监管公布,形成一定声势,构成一定的舆论效果。除此之外,重视社会对规划的监督力度,积极加大社会公众在城市规划批后监管的分量和力度,积极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监督。大力推行城市规划批后的公示制度,让广大市民及时了解城市规划动向,达到全民参与,全民共管的良好局面。

2.3 加大对执法队伍的投入,培养新一代的优秀执法队伍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与监管情况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对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执法队伍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加大对执法队伍的投入力度,从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出发,一方面,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的入职要求,提升入职平台,选拔具备相对良好素质的人员;另一方面,重视对执法队伍的培训,组织执法队伍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确保批后监管工作在法律的约束下得到规范和有效实施。与此同时,明确执法队伍的职责和权益,把提高执法队伍的自觉性作为重要内容,针对违反执法程序和法规的人员及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2.4 重视规划批后监管需求,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

长期以来,在规划批后的监管活动中,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和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监管的状态,大部分执法部门和人员对违法行为进行被动受理和接受举报,主动意识不强,监管效率十分低下;对此,应加大对规划批后监管的需求投入,实现职能职责转变,提高监管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做到勤记、勤查、勤处等,做到快速出击,快速立案。在实际监管中,做到主动巡查,并推行监管巡查日志制度,对于出现问题的,早发现,早遏制,早处理;避免矛盾和损失的扩大化。

3 结语

城市规划关乎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及整体利益,同时也牵涉到社会团队及个人的根本利益,加强对城市规划批后的监管工作,是确保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强有力措施。保障城市规划的正常进行不仅是政府职责,也是社会全体都需要重点关注的项目。良好的城市规划监管,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城市资源,提高城市建设和经济水平,还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带来良好收益。因此,在进行监管时,应该充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奠定合理有序的制度环境;同时,扩大监管力度和范围,以监管部门和人员为强有力的后盾,以社会大众和信息媒介等形成舆论压力,丰富监管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城市规划批后监管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优化,得到更好、更有序的执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英红.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审批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2,15(1):25-27.

[2] 葛新明.加强规划批后管理,推进规划检查全覆盖[J].科技信息,2008,13(11):113-116.

[3] 农石英.规划审批及批后管理的相互关系[J].科技向导,2012,17(10):189-191.

[4] 张雅清.城市规划管理审批档案的动态管理探讨[J].行业管理,2012,11(6):48-50.

[5] 李娜,张永玉.基于版本管理的城市规划数据更新及审批的研究[J].城市勘测,2011,12(11):23-25.

上一篇:谷歌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无方向盘无油门 下一篇:关于提高北京市属高校团学组织影响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