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本主义对高校师生的影响

时间:2022-08-01 03:46:23

学术资本主义对高校师生的影响

摘要:最近几十年,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关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和其新角色的研究文献在逐渐增加,但是很少有研究完整的阐释教师及学生的角色有哪些变化。本文通过阐释学术资本主义理念的发展历史和原因,探索学术资本主义对高校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的影响,为高等教育在新经济环境中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术资本主义;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03-02

一、学术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大学”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从中世纪~18世纪末,大学的主要职能是研究高深学问,传播知识并为少数关键职业提供训练。这一时期的大学曾经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此后大学经历了两次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始于19世纪初洪堡改革创立柏林大学而引发的第一次学术革命,使研究作为一项学术任务进入大学,由此产生了研究型大学,大学从此走出了“象牙塔”;第二次转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外,还承担了经济发展的任务,使创业成为大学的又一项新功能,由此产生了创业型大学这种新的大学模式和学术资本主义的思潮。笔者认为学术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应该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视角来分析。

1.学术资本主义产生的外部原因。从外部来看是由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进。新自由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核心思想是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也就是鼓励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新公共管理主张把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交给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而政府主要集中于制定决策政策等掌舵性职能。因为这两点,政府降低了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在政府对高校经费直接削减的情况下,大学开始通过收取或提高学费、获得社会人士捐赠、争取企业研究项目、申请专利、创立子公司等途径弥补经费的不足。在寻求除政府以外的资源提供者的过程中,大学与企业之间达成了一种不谋而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即大学向企业提供知识、科研技术、人才,企业为大学提供资金支持。

2.学术资本主义产生的内部原因。资源依赖理论强调一个组织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目的[1]。早期大学一直依赖于政府的稳定的财政拨款,现在政府对大学的资金支持逐渐消减,使得大学不得不调整自身的角色职能,以在周围环境中寻求其他的资源来降低对政府的依赖,并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3.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1997年黎丽希拉・斯劳特和拉里・莱斯利出版的《学术资本主义》一书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了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即大学和教师的市场和类似市场的行为[2]。

二、学术资本主义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一)学术资本主义对高校教师的影响

1.高校教师从“教师”到“创业者”的角色变化。20世纪80年代环太平洋地区的竞争日益激烈,这标志着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改变。为了获取竞争的成功,美国经济对前沿研究和技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学者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学术界对知识产业的参与。由于受到政府拨款减少的影响,校企之间形成合作,高校教师群体开始承担更多的科研压力来弥补收入的减少,并逐渐摆脱了原有的“相对独立性”,同市场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很多国外学者认为教师的创业者角色应开始于1980年的拜杜法案,该法案允许大学和小型企业保留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发明的所有权并获得由此产生的任何利润。此后,大学授予的专利数量急剧上升,他们越来越热衷于申请更高质量的发明专利,然后再通过技术转让将这些专利转让给企业以获取进行其他科研项目的经费和资源。反过来说,教师可以从校企合作中获利也是由于企业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设备。因此,学术资本主义似乎正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影响着学术文化和科研行为。由Lach.S和Shankerman.M[3]在2008年进行的一个研究证明了外部企业的奖励结构提高了教师群体的绩效、科研效率和学术成果数量。因此,教师群体感受到学术资本主义确实提高了科研质量,并且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资助、增加收入,而且对学问和学术成就没有消极的影响。

2.对教授的专业地位影响。默顿将传统的学术风气概括为四个元素:公正无私,普遍主义、怀疑和知识产权的社会化[4]。也就是说知识能够在社会所有领域进行自由流动,并为人们所公共拥有。即在这种模式下,大学教师在研究中的发现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应该由社会共享。因此这种模式促进了学术自由,保障了教师群体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研主题的自由。但这种所谓的默顿精神与新兴的学术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术资本主义强调知识产权和通过商业化来获得结果而不是出版所有结果。斯劳特和罗兹认为免费获取知识的行为在学术资本主义环境中逐渐消失,知识的保密性似乎成为了一种规范。而大学教授们既然选择以学术研究为职业,学术便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应该为真理而学术,所创造的学术成果应该为社会服务,并和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是为了迎合政府和市场的需求而转变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科研方向。他们的发现可以随时在学术领域进行流动,凝结在他们自身上的人力资本通过科研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学术资本主义迫使教授们集教学与科研与一身,并且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可产生经济效益的科研项目中。由于时间精力的有限,教师的教学质量逐渐下降,其自身专业发展也遭到忽视,他们的专业地位由于过多的参与市场,和对学术的过分商业化、保密化而不断降低。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术资本主义可以被认为是对未来教授专业地位的一个重要威胁。

(二)学术资本主义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群体,学生也不可避免受到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

1.教育机会的增多和教育成本的增加。学术资本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将市场和高等教育机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校利用市场的力量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面临国家财政资助不断下降的现状,高校必须为其日常的运行和未来的发展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资本”。于是这些高校开始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收取学费来获取发展资金。同时学生的入学机会得以增多,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当内部资源削减,各大学开始为获取外部资源(补助金、公司基金和学生学费)展开激烈竞争。各大学将对财政预算负担转加在学生身上,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学费,财政资助从补助转变为贷款,获得贷款和奖学金的资格从助学金制转换为奖学金制,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学生的经济压力,提高了入学门槛。特别是对于出身寒门的学子,他们会更多的考虑教育的机会成本,更加功利化的看待大学教育对自己的影响。

2.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下,高校变得越来越具有企业性质,他们努力从教育、研究和服务等方面来获取收入。在这样一种新经济环境下,教授们过去纯粹的学术活动如今掺杂了商业利益的成分,他们所担负的研究生教育也会发生变化。研究生的学习任务不再专注于单一的学术研究,而是被要求具有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可以说,学术资本主义将高校卷入市场,将高校教员卷入企业,将研究生带出了传统的课堂和实验室。试想,当高校教师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项目,获得企业资助后,自然而然会激励身边具有创造潜力的研究生去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高效率的创造新观念、新产品。

(三)学术资本主义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学术资本主义不仅分别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与学的师生关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即合作关系和雇佣关系。当前,研究生已成为高等院校发展应用型项目的主力军,因为他们较好的专业技能和廉价的劳动力能够使项目负责人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收益。例如现在许多参与外部项目的高校教师通过对研究生发放工资或补助,雇佣研究生与其共同开发项目,寻找资源,参与实验,进行产品开发。当学校与企业的项目合作越来越多时,教师将无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进而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将教学和培养学生放在次要的地位,并利用职务便利使学生成为其廉价劳动力为其创造利润,这既不利于教师履行对学生的培养责任,也不利于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发展。

三、结论

显然,学术资本主义的出现无论是对高校,教师群体,学生,还是师生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究竟是负面还是正面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学术资本主义有他产生的内外部原因,还包括了各种利益的交织,应该用复杂眼光去审视它,而不是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把握学术资本主义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利弊,有利于高校研究人员找到学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制衡点,有利于高校教师和学生趋利避害,既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获取发展资源又能坚守学术伦理,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学生自由的选择大学,更好地平衡学业与科研的关系,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斯劳特・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Lach,S.,& Schankerman,M. Incentives and invention in universities[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39(2):403-433.

[4]Merton,R.K.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M]. (Reprint.)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2,1973.

上一篇:论中外医学教育形式 下一篇:设计多样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