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踪民航飞机”等4条

时间:2022-08-01 02:54:22

“如何跟踪民航飞机”等4条

虽然马航MH370航班至今未找到,但由于空中交通管制等渠道无法提供它的行踪和最后位置的信息,最终是靠机上的发动机与国际海事通信卫星之间的有限信号推测其大致可能的坠落海域。虽然不够准确,但这已是当前唯一有效的办法。目前航空界已有一些能记录客机四维(纬度、经度、海拔和时间)轨迹的数据链技术,比如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管制员一飞行员数据链通信(CPDLC)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增强型自动相关监视一协议(ADS-C)。这些系统的原理是由飞机不断主动、实时广播自身的位置等数据。但它们大多需要在机上安装设备,涉及到成本问题。而欧洲航天局(ESA)的Iris计划和单一欧洲天空空中交通管制研究(SESAR)计划已合作数年,希望通过改进数据链技术,利用现有卫星通信完善对全球民航飞机的跟踪管理能力,目标是到2018年解决飞机四维跟踪问题。马航MH370事故发生后(此文发稿时亚航客机失联尚未发生――编者注),国际电信联盟(ITU)一直在试图加强全球飞机跟踪能力,定于在2015年召开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5)上专门分配频谱用机跟踪。这一决定受到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支持。如果最终能为绝大多数飞机采用,就可望为在陆地和大洋上空飞行的民航飞机提供安全可靠的轨迹跟踪,从而在发生失联时准确确定其最后位置。2014年11月26日,欧空局已经与卫星运营商和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投5v1800万美元开展有关项目的第一阶段。

未来十大有影响力的军事科学技术

《国防》杂志评选的十大能给美军带来或保持优势的技术(详见本期专文)是:能协助快速击败敌人的真正自主的武器系统;能从大数据中挑选出有用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可用于军队训练和指挥的全息影像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打造“超级战士”;临空时间极短,射程极远的高超声速武器;能使前沿部队按需制造小型无人机的3D打印;可携带小艇的多功能母舰;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激光通信;低成本隐身舰艇。同时,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评选的2014十大项目则以网民关注度为依据,从低到高分别是:下一代搜索技术memex,可望彻底变革搜索结果的发现、组织和呈现方式,不会遗漏未被商业搜索引擎收入的“深网”信息和网页间共享内容;将DARPA资助的研发项目的理论、软件、出版物、数据和实验信息等成果汇聚起来共享;“电子处方”,利用人类神经系统的自主调节治疗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成立生物与物理科学交叉的生物技术办公室(BTO),通过探索自然界复杂的高度适应性设计新一代仿生技术,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垂直起降试验机”,创造性地结合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的优势,在不牺牲航程、效率或有效载荷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最大速度;“空中可重构嵌入式系统”(ARES),使前沿部队只需将若干不同类型的任务模块加以组合,就能形成情报、监视与侦察,伤员后送和货物补给等特定任务所需的垂直起降飞行器;DEKA革命性假肢,开发控制能力接近天然的先进电动机械仿生手臂,改善伤残军人的生活质量;X-地面战车技术,利用多层防御、轻便装甲、规避探测打击的技术使战车摆脱日益沉重的装甲负担;模仿壁虎攀爬垂直墙的Z-Man项目;能制导的12.7毫米EXACTO子弹。

2014年世界航天趋势

到12月31日中国“长征-3A”火箭发射“风云-2G”气象卫星为止,2014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创近20年来新高,达到92次。其中俄罗斯共发射32次(包括向国际空间站的4次货运和4次客运任务,不合阿里安公司在法属圭亚那使用的4枚“联盟”号火箭),美国23次(其中联合发射联盟的“宇宙神”和“德尔塔”14次,SpaceX公司“猎鹰-9”火箭6次,轨道科学公司“安塔瑞斯”火箭3次,包括10月28日的一次发射失败),中国16次,欧洲6次(“阿里安-5”5次,“织女星”1次),日本和印度各4次。201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完成“太空发射系统”(SLS)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设计评审。耗资70亿美元的该计划预计2018年首飞;波音和SpaceX公司分别以“宇宙神-5”火箭发射CST-100飞船和“猎鹰-9”发射“龙”飞船满足NASA的“商业航天项目”要求,轨道科学公司则以“安塔瑞斯”火箭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至国际空间站,“猎鹰-9”也执行了3次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和4次商业卫星发射;俄罗斯除首次试验“安加拉”重型火箭,还继续建设东方港航天发射场,计划2018年竣工;印度则首次试验了新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 MK III,并验证了国产载人飞船原型。2014航天技术的新热点之一是“猎鹰9”仍在准备验证的可复用第一级技术,该技术2009年提出,目的是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继2013年9月和2014年4月的两次部分成功后,该技术仍在等待验证。但这已经刺激印度计划在2015年完成可复用运载火箭的技术验证(RLV-TD),该方案采用火箭垂直发射,有翼飞行器水平滑翔返回,助推火箭通过降落伞回收,但试验已从2010年推迟到现在。不过仍有印度专家设想在高超声速导弹将弹头投送到目标后,飞回发射基地再次使用。

激光反无人机成为新热点

2014年11月,中国在珠海航展前展出了“低空卫士”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功率数千瓦,能在5秒内拦截2千米内、高度500米以下、速度50米/秒以下的小型航空器,试验中已击落30余架次固定翼和旋翼机,目前仍在开发功率更高、射程更远、更紧凑的系统。2014年12月27日,伊朗在军演中,使用“天空卫士”防空导弹系统击落数架无人机,但据其声称能击落包括火箭弹、炮弹、迫击炮弹的能力。这方面最早的进展还是美国2009年5月用波音的一体化实验机动主动瞄准资源(MATRIX)完成的,波音还将激光器与“复仇者”防空系统的25毫米机炮结合成“激光复仇者”系统,用于击落无人机。2011年,美国陆军也开始考虑用拦截弹、功率100千瓦以上的战术激光武器或“猎手”无人机承担反战术无人机任务。2014年底,雷声公司又以地基防空(GBAD)定向能计划的技术为基础,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发了轻型车载10千瓦车载战术激光武器,用于反无人机等低空目标,计划2016年达到30千瓦,最大输出功率可放大到200千瓦。在野战条件下,发现和跟踪小型无人机就是个挑战。为此美军从2013年已试验采用E-8“杰斯塔”雷达监视机跟踪无人机,如果能解决协同问题,利用大量小型无人机围攻对方无人机也是一种思路。近年已经频繁遭遇无人机入侵的以色列空军则已经对F-16I战斗机借助“蓝盾”光学瞄准吊舱、头盔显示器和红外近程空空导弹对付无人机积累了实战经验,还研究了用“赫尔墨斯”450等型无人机准确定位对方小型无人机的能力。

上一篇:巧用资源,实现初中英语的高效教学 下一篇:车知了:做车主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