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冷敷还是热敷?

时间:2022-08-01 02:51:22

运动损伤:冷敷还是热敷?

通常发生运动创伤后,具体使用热敷或冷敷何种方式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的种类来判断。

通常发生运动创伤后,人们会很疑惑,到底是使用热敷还是冷敷呢?具体使用何种方式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的种类来判断。

急性损伤:

常由于突发的外伤引起(比如跌倒、扭伤以及直接撞击等),通常即刻发生疼痛。急性损伤后,局部发生出血、炎症反应、肿胀以及疼痛,必须立即控制。此时即刻冰敷能够降低组织温度、降低代谢率和神经传导速度、收缩周围血管,达到消肿、止痛的功效。

根据损伤的面积及深度,冰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每隔2-3小时可再次冰敷。

在急性损伤的最初3-5天内,一但出血控制,没有炎症进一步发生,可以交替进行冷敷和热敷。10分钟冷敷,然后直接10分钟热敷。冷敷时血管收缩,转换为热敷后开放血管,大量的血液流入受伤区,有利于受损组织修复。血液是供应能量和营养的重要因素,对于伤后组织修复有重要作用。但在进行交替冷热敷之前,须先确保损伤局部已经不再出血。

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通常没有突发的外伤,而是长时间后因为反复劳损和过度使用而缓慢起病。当然慢性损伤也可能是由于急性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发展而来。

慢性损伤后通常使用热敷,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减少疼痛、增加韧带和肌腱的弹性、增加局部血供。运动前热敷慢性损伤处,可以帮助热身,增加组织灵活性和柔韧性。热敷治疗一般应用15-20分钟左右,用热瓶子、热毛巾、热按摩或者市售的热敷袋进行。使用热瓶子之类的需要外裹毛巾或者衣服,防止热灼伤。

如为慢性损伤急性发作、运动训练(包括术后康复中)后局部有肿胀不适应使用冷敷,可以帮助减少肿胀。急性反应控制后,才适用热敷。

注意事项:

并非所有慢性损伤都要用热敷,如系急性发作仍然首先使用冰敷;并非所有急性损伤都要用冰敷,早期肿胀、疼痛控制后可改用热敷;选择冰敷和热敷要根据情况而定,应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如何进行热敷

使用热敷袋进行热敷是较为简便的一种方法。热敷袋主要的生热成分有凝胶或小麦,使用时需要微波加热或者混入热水。然后外裹毛巾敷在受伤处,保证局部舒适感,温度不宜太高。通常一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根据医嘱调整热敷时间。

热水毛巾、温水浴也可用来作热敷。湿敷一般比干敷有效,组织渗透性较好,可达深部组织。毛巾吸取热水或者微波炉里加热进行热敷简单易行,但是热毛巾的热量一般只能维持5-10分钟,不够热敷时间。选择热敷袋更加便捷,而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热量。市售的一些专门设计的热敷袋,能贴合身体的不同部位,热敷效果较好。热浴盆或者热水流冲,也能达到热敷效果。

另外也有专门的生热软膏,但是它提供的热效往往无法达到深部组织。按摩时,适合使用这种软膏,效果不错。

热敷治疗有哪些禁忌呢?进行热敷时需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1、皮肤感觉异常(如果温度过高可能感受不到);

2、热敷时间过久或者温度过烫,容易发生热灼伤;

3、有皮肤热过敏;

4、循环系统问题(心血管问题患者,可能诱发急症);

5、急性创伤期使用会加重肿胀程度;

6、深静脉血栓;

7、感染;

8、恶性肿瘤。

上一篇: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一篇:浅谈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及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