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职能 保障高校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2-08-01 01:10:09

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职能 保障高校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资产经营公司,是高校对外投资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代表学校经营、管理学校的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经营、管理、监督四大职能。南京大学资产经营公司成立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规范管理,规避风险,改革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加强了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了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学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4年,根据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及江苏省六厅局《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企业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参照清华大学等兄弟高校的做法,南京大学发文对学校原有的产业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原科技与产业处撤销,成立了科技处和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原科技与产业处的产业管理监督职能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承担。自此,由南京大学对公司章程规定的5项特别重要事项行使出资人职责,董事会对公司章程规定的13项“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大投资、重要人事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进行集体决策,监事会对公司财务、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进行监督,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对持股企业进行股权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架构正式形成,正式拉开了南京大学科技产业规范化管理的序幕。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成立4年以来,加强了对学校经营性资产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了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学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突出重点,规范管理

规范人事管理

做好事企人员的分离,理顺旧体制下各类就业人员的劳动关系,真正实现“谁用人、谁负责”的新型劳动关系,是高校产业规范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高校人事部门和资产经营公司通力配合,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逐一对企业员工的劳动关系和旧的编制状况予以确认,即对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编制条件下的各类聘用制、合同制人员的事业和企业编制身份予以确认。

规范股权管理

1 严格董事监事选派程序,实行董事会前请示制度和董事监事定期报告制度。校级领导一律不得兼任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直接、间接持股企业的董事、监事。实行董事会前请示制度。实行董事、监事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董事、监事奖惩机制。

2 规范经营者选聘管理,强化经营者绩效考核奖惩。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的经营层正职、副职(含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总监、财务总监等,下同),经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提出聘免建议后提交董事会批准,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行文聘免;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的经营层正职、副职,经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提出聘免建议并提请该公司董事会审议、聘免;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的经营层正职、副职,经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提出聘免建议并通过选派的董事予以贯彻。

3 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一次性达到5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产权收购、股权投资等重大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借贷、对外担保、抵押,实行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审批管理。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一次性达到5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产权收购、股权投资等重大投资、大额资金使用、借贷、对外担保、抵押,实行报送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备案管理。

4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经审计后的年度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经企业经营层办公会议拟定,报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批准。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法人独资公司经审计后的年度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经该公司董事会拟定。报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批准。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经审计后的年度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经该公司董事会审议、股东会批准,报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备案。

5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投入、退出机制,促进国有产权合理流动。根据实际情况,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应择机适时转让所持部分或全部国有股权,收回资金,用于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所持国有股权的转让,按规定履行国有产权评估及备案、转让审批、挂牌交易等各项手续。

6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应按月(次月15日前)报送真实完整的月度会计报表。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参股公司,应按季(季后次月15日前)报送真实完整的季度会计报表。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投资企业,应于次年首月25日前(上市公司于公告次日)报送经中介机构审计的、真实完整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7 拟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试行会计委派制,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依法依被委派企业章程委派合适的财会人员出任其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人员。

8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原则上不与学校之间发生重大关联交易、资金拆借、互相担保等经济行为。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不得为其非控股企业的贷款提供经济担保;为其持股超过51%的控股企业贷款提供经济担保的,担保总量不得超过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净资产的50%。

规范冠名管理

大学校名和学校标志性建筑物应当作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归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管理,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结合学校产业实际情况,出台了《南京大学关于企业冠用校名管理的暂行规定》,在企业冠用校名管理上,实行严格控制,规范管理。

设立“防火墙”,健全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理性的投资决策机制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后,规范了学校对外投资方式,学校不再作为投资主体直接进行对外投资,凡以学校的有形、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新办企业,一律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规范出资、持股,即先由学校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增资,再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对投资企业出资、持股。学校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增资、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对外投资,均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履行国有资产评估及备案、投资审批、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审批、产权登记等各项手续。

学校院、系、所、处、室等内设机构不存在直接对外投资的情况,保留的原院、系、所、处、室管企业均已划转到资产经营公司,不保留的原院、系、所、处、室管企业则予以关停。

学校对企业一律不予经济担保。资产经营公司章程已对为所出资企业提供担保作出了明确、严格和有保障措施的规定。

逐步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在校级领导持股、兼职管理上,严格按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执行。规定除作为技术完成人外的校级领导,一律不得通过奖励性渠道持有企业股权;所有校级领导一律不得出资持有企业股权,一律不得在南大资产经营公司持股企业中兼任职务。

资产经营公司已实行财务报表规范合并制度。正在对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全资国有企业、法人独资公司、绝对及相对控股公司试行会计委派制,由南大资产经营公司依法依被委派企业童程委派合适的财会人员出任其财务负责人或会计人员。对企业绩效考核、风险预警控制机制正在研究、建立之中。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理念创新是前提

高校创办企业是适应我国国情,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对知识创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决不是权宜之计,对于强化高校在地方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扩大高校的知名度有着重大意义。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增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放弃过去那种重科研、轻转化的思想,提高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才能把高校科技产业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保证科技产业持续发展。作为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能的高校经营资产经营公司,“理念创新”更为重要。

科技创新是关键

科技创新与高校科技产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连体关系。科技创新是高校产业发展的源头和生长点。南京大学的科技产业将根据国家的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以南京大学为依托,以其拥有的人才、技术、信息、试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优势和品牌优势,结合学科优势、科技发展前沿、产业化热点及其他社会资源优势,形成创新合力。

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将通过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收益率。以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为主,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集团的合作,逐步把南大资产经营公司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集团型高科技企业。

上一篇:深度开发和集成轧制技术成果 做好技术转移与经... 下一篇: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