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化学竞赛促进化学教学

时间:2022-08-01 01:04:02

开展化学竞赛促进化学教学

《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开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并据此制定了学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其目标为:中学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就化学而言就是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不仅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积累,更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同时课程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感到,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扎实地开展好中学化学竞赛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保持原有的优势,而且能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动脑等实践能力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开展好中学化学竞赛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使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小面积高产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方面,有其他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是课程改革的有益补充,更是教学改革的深化。

一、 开展化学竞赛,培养科学学习方法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被列为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从根本上向教育者提出了改变了原有的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这个理念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方法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旨在使教学活动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注重知识的探究转化,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转化。

化学竞赛活动的优点正在于其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例题,让学生学习、模仿,然后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习题,又不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看书、钻研教材后才能解出的题型。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尽能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对所授的知识点就会有新的见解,并能在此基础上独立地判断题型,解题。这时学生就可能突破原有的知识构型,超越教师的思维模式,达到一种新的对知识点理解的境界。因此化学竞赛活动能充分实践“学习、学习、创造”的新教学模式,通过全新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 开展化学竞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课程改革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反应在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就是要求教育者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学能力,能够终身学习。

化学竞赛活动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把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当然这是建立在化学竞赛试题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的。化学竞赛试题的解答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打破定势思维,突出猜想,重视想像,注重立体交叉和整体思维,采取开放性应答方式,关注个性创造能力。“竞赛”可以不断激励学生,学生想在激烈的竞赛环境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竞赛”可以打开参赛学生的智力闸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如一泻千里的洪流,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虽然许多竞赛选手将来并不一定以研究化学为职业,但他们从化学竞赛的文化熏陶中所获得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将受益终生。

三、 开展化学竞赛,塑造优秀学生群体

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等是化学竞赛所具有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因而他们能以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参与,一个对化学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并愿意把化学作为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

化学竞赛选手往往不满足现有的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他们天资聪颖,善于学习乐于思考,富有创造性,大多能进行超前学习。而化学竞赛正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机会,与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相比,这种新的知识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外竞赛的培训过程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参加竞赛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克服困难,勤学苦练,主动地阅读课外读物,逐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些为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因此搞好竞赛辅导是学校培养学科尖子生和形成优秀学生群体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四、 开展化学竞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和自身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复合型,科研型教师则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化学竞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高水平的智力竞赛,没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教学本领是不能胜任的,也不是一两个教师能承担得了的,搞好化学竞赛需要一支甘为人梯、富有理想、乐于奉献、事业心强、勤学好钻、勇于带领学生去拼搏的教师队伍。要适应化学竞赛培训的要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加速知识更新,拓宽知识面、研究大量的竞赛试题,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五、 开展化学竞赛,拓展第二课堂学习

当前,随着科技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途径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因此,化学教师开展竞赛辅导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开拓第二课堂,搞好课外活动,加强指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能更充分地释放出来。我们应该把竞赛活动的开展作为化学科技活动的一种重要载体。化学竞赛活动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讲授,还应经常性地涉及化学科技活动,如举办化学科技讲座、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化学魔术表演、化学游艺会等活动,组织参观工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课外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激发其兴趣爱好,发展其个性能力,陶冶其情操,形成其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竞赛的培训中要多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多做探究性实验,在自学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通过讨论,相互启发,获得新的思路,引发新的设想,在各抒己见的争论中,激发参与者的灵感,培养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因此,我们要把竞赛活动的开展作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拓展学校课外活动的内涵。

化学竞赛活动的展开是一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它使学生在竞赛的活动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竞赛辅导为有效的平台,让我们的学生在化学竞赛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使他们都能主动的去适应未来,迎接挑战。

上一篇:用作业叩响语文兴趣之门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