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海城

时间:2022-07-31 11:17:24

设计时间:2005―2006

建设时间:2005-

工程地点:北京小红门

建筑面积:672600m2

建筑高度:60m

都市住宅――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量大面广的建筑类型,因此如何创造一个宜于居住的空间形态、有益身心的环境氛围、真正得到住居者的认可是建筑师应该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中海城居住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绿化试点区中部核心,属于旧村改造与引资开发的用地区域.总用地面积87.16ha,一期建筑面积为20.84万m2。

在设计理念上充分认识区域的尺度规模.塑造该区域的城市性格提高对于城市负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以塑造完整的“街区为设计重点,充分尊重人的生活轨迹以及人对于街区的心理感受。

在确保宽广的行车路线的基础上,提倡以步行为主的交通,组团内实现人车分流。

在绿地规划中注重点面结合,集中绿地与分散绿地合理分布,将绿色活动休闲场所深入至生活空间中,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不同组团的各种景观设计呈现出不同的主体和手法。

在建筑整体布局上采用舒适的低密度,通过围合强调街区性,利用塔楼突出居住区的领域性和标志性,使板楼布置所形成的街道富有韵律感,并在不同建筑形式烘托多样性与统一性相互协调的同时,利用不同拐角形式形成丰富的街区形态。

在单体建筑内部空间布局上运用全明理念:明厨、明厕、明餐厅。利用跃层的高尺度空间及夹层带来的特殊效果,使居住空间充满趣味性。

在整个居住区的设计中注重配套公建在区域中的重要性,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街区的活力,形成本区域区别于其他项目的特点。

立面的设计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城市的景观。我们将立面的建筑风格肌理化,将立面构成分解为若干元素,每一元素分楼层形成一定变化,产生层次感,元素之间在横、竖两个方向都有着对位关联,使立面在统一中寻求视觉的变化与和谐。考虑到住户对室外景观的愈加重视设计采用了开敞阳台,并配以玻璃栏板,同时通过飘窗,转角挑窗等建筑手法的运用,拓宽了窗外景观的视野,模糊了室内外界限。南向立面以虚为主、虚实结合,开窗规格力求统一形成韵律。室外空调机位统一规划并以百叶遮挡,使之融入立面的整体肌理之中。

上一篇:天桥危改小区南区公建 下一篇:马偕纪念医院淡水院区医疗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