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31 10:03:17

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60页的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四、教材简析:

1、内容分析:通过发现具体现象中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继发展现象做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周期现象中找规律的策略水平。

2、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学习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探索过一些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新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五、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经历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较与练习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新知

国庆节快要到了,钵池山公园装扮的可漂亮哪!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只见门口两边摆放着鲜花、插着彩旗,公园内道路的两边挂着彩灯。(课件出示门口摆放的鲜花、彩旗、彩灯的情境,而且出现顺序有规律),师问:大家看,这些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是这么的漂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些鲜花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汇报规律。

教师小结:像这种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就要到了,同学们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呢?小红准备用彩珠穿一根漂亮的项链搜给妈妈。(课件出示小红穿彩珠的情景,并且有规律),今天我们也来向小红一样亲手穿一根项链送给你们的母亲,愿意吗?

师: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珠子。那么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想一想,再动手穿一穿。

学生思考,再讨论,同桌交流想法。实际动手操作验证。

学生汇报及交流结果

学生1:画图的方法:

表示绿色,表示黄色,表示蓝色,表示红色),第18颗是黄色。

学生2:计算的方法:把每4颗珠子看着一组,18÷4=4(组)……2(颗),第18颗是黄色。

老师追问:为什么把这4颗珠子看着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2,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8颗是黄色呢?学生结合图解释。

老师追问:第18颗珠子的颜色与每组中第几颗珠子的颜色相同?如果在计算中,发现没有余数,说明什么呢?

(三)、巧设活动拓展,内化升华

1、老师:紧张的探索过后,再来听段故事放松一下好吗?(放磁带: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老师:这个故事能听完吗?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都是由“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这四句话组成的。

教师板书: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老师:那你们能知道这个故事中第28句是哪句话吗?第37句呢?

2、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有规律的现象。如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也是一种周而复始的现象。那你能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欣赏属相歌)

(四).交流收获,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找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了很多问题,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法能和大家说说吗?

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透切的理解循环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力求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着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为此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学生熟悉可见、亲切喜爱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活泼动感的学习环境,不仅分散了学习难点,突出了重点,而且学生的个性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展。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活动中探究学习数学知识。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江苏】

上一篇:民主参与自我评价和谐发展 下一篇:走过童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