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亦是绿叶

时间:2022-07-31 09:38:04

红花亦是绿叶

人们习惯用“红花还需绿叶配”这句话对舞台形象进行角色定位,且主要是说明配角的重要性。在秦腔舞台上,究竟如何给穆小鹏定位?笔者的看法是:他首先是红花,但又甘做绿叶。

穆小鹏供职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是秦腔界较有影响的文武小生演员,已有30年的艺术生涯。在近30出本戏里,他饰演过各类角色,如《王宝钏》中的薛平贵、《梨花情》中的钱友良、《杨七娘》中的杨肚儿、《周仁回府》中的杜文学、《鬼怨・杀生》中的裴瑞卿、《打柴劝弟》中的陈勋,《火烧草料场》中的林冲、《赵氏孤儿》中的程婴等等。

1986年5月我就看过小鹏的表演。那是他坐科六年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结业,在西安西大街实验剧场为省委机关党代会的代表汇报演出,我因朋友赠票得以观赏。小鹏和同学李梅搭档演出折子戏《鬼怨・杀生》,李梅扮李慧娘,小鹏饰裴瑞卿。这出戏对李慧娘来说既是唱功戏又是表演戏,而对裴瑞卿来说,主要是功夫戏,动作幅度大,技巧难度高;身段表演讲究潇洒稳健,形体动作和绝活技巧交替出现,交错进行。然而十七八岁的穆小鹏无论是“大八字”、“小八字”和“平顶托云”的梢子功(甩发),还是身段水袖的表演都征服了观众,赢得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对李梅的表演特征我已在另文中作过描述)。正是从那个晚上,笔者记住了穆小鹏等演员的名字,且20余年来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演出、成长和进步。

对演员来说,念、唱、做、打是基本功,只有这几个方面俱佳,才堪称优秀演员。小鹏在这几个方面都达到了“俱佳”。这里笔者想特别强调一下小鹏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一是新版《王宝钏・回窑》一折中小鹏对台词的改编和对薛平贵人物形象的重塑。人所共知,传统的《五典坡》一折,薛平贵与王宝钏夫妻十八年未见,五典坡见面,双方为了考验对方的忠贞而长时间地反复相互斗嘴磨牙,甚至调侃骂俏,既不合人物性格,又失文雅。事实上,即使分别十八载的夫妻,也不至于相见许久还不认识,这是《五典坡》长期以来不合情理的地方。而新版《回窑》中小鹏塑造的薛平贵,为了与妻子很快相识,用“剃须”突破了传统表演程式,双方台词不多,但温文尔雅,入情合理,很快便使夫妻团圆,这种从台词到表演程式的全面创新,非常别致,甚至是对传统《五典坡》的“革命”。正因为如此,广大观众对新版《王宝钏》,尤其是《回窑》一折赞赏有加。固然,这种创新包含着剧本改编和导演的改革意识,但至少小鹏和李梅的表演实践圆满实现了编剧和导演的创新意图,从而呈现给观众一个鲜活生动的新薛平贵形象。二是《赵氏孤儿》的《绝亲》一折也不乏创新之处。前不久,笔者在省戏曲研究院剧场观看了由省文化厅和省戏剧家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优秀青年演员个人专场大赛“穆小鹏折子戏专场”演出。他演出了《打柴劝弟》、《火烧草料场》和《绝亲》三出折子戏。这几折戏作为小鹏的代表作,无论唱腔还是表演都无懈可击,但笔者以为《绝亲》一折更富创新性,观后又有耳目一新之感。小鹏在此剧中的创新至少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他在继承和借鉴前辈艺术家表演程式的基础上,从台步到对白,再到唱腔,都有自己的创造和发挥,特别是程婴与夫人的一大段对唱和细腻表演,把所饰人物除奸保忠而义无反顾,绝亲失子而痛楚无比的内心世界表露得充分无遗,把程婴忍辱负重、坚忍顽强的性格以及崇高的气节、高尚的人格成功地再现于舞台,充分体现了剧中驱恶扬善的思想主题;另一方面小鹏在唱腔改革上吸收了京剧、越剧、昆曲乃至歌剧的一些音乐元素,加之他在演唱节奏的把握上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分寸感极强,从而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清新之感。小鹏也因此荣获优秀表演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民族形成了一个共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实,艺术事业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包括秦腔艺术在内。小鹏之所以深受西北五省区观众的喜爱,就在于他的表演总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有了这种创新意识、改革精神,笔者相信他会在秦腔艺术事业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辉煌。加之他在众多剧目中担纲主演,谁能说他不是红花呢?

再道小鹏绿叶的一面。

首先,他做人低调,做事认真,大局意识(或者说组织观念)极强。圈内人都说,“小鹏这娃很好”,“小鹏这娃厚道”,其实都言他做人低调,做事认真,对角色的分配历来听从导演组、团里、院里的安排,从不“挑肥拣瘦”,争多论少。此点,笔者作为一名老观众亦深信无疑,因为他们团的几部重头大戏他都演“配”得不能再“配”的角色,如大型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中,他饰乔雪梅的同学,没有一句唱词,台词也只有几句话;又如在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原眉户剧《西部风景》)中出演一名普通教师,同样没有一句唱词,但他对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配角,他都演得很认真、很投入。俗话说“卖石灰的见不得卖荞面的”,“艺人相轻”,然而,从未见小鹏说过贬低同行的话,相反他乐道张三的优点,李四的特色。这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却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

其次,补人之台,成人之美。小鹏“补人之台”、“成人之美”各有一件事给笔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001年5月12、13日,梅花奖得主李梅在人民剧院举行从艺20周年个人专场演出,头天晚上是清唱和折子戏专场,第二晚是大型秦腔古典戏《西湖遗恨》,提前发出的节目单《西湖遗恨》中裴瑞卿的饰演者是另一名当时较有名的青年演员,但不知何故,13日晚为李梅配戏出场的裴瑞卿改为穆小鹏。作为配角,小鹏的演出卖力而不抢戏,洒脱而细腻,配合李梅圆满完成了专场演出任务。姑且不论既定演员没有出场的主客观原因,单就小鹏很好地配合李梅,能及时“补人之台”的这种风格就很值得称赞了。

小鹏善于“成人之美”是最为感动人的。2004年下半年起,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搞秦腔四大名旦、四小名旦争霸战的选拔赛,且场场电视直播。陕、甘、宁、青、新的著名中青年演员都纷纷登场亮相。历经半年的“海选”和分组赛,2005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三)晚在新城剧场举行复赛。所谓复赛,是经过分组赛进入前16名的人决出前八。而在复赛中小鹏的爱人、同团演员张蓓和李梅均同台参赛,张蓓以《借扇》上阵,李梅以《杨七娘》争夺决赛资格。有趣的是为李梅配戏的杨肚儿就是小鹏。小鹏绝没有因为李梅是爱妻的竞争对手而在配戏中有丝毫的懈怠,相反他一如既往地认真做戏,结果是李梅和张蓓都进入前八。如果说张蓓、李梅都是实力派演员进入决赛问题不大,小鹏全身心为李梅配戏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五)晚的决赛则是“八进四”。所谓“八进四”,就意味着“有你无我”。李梅以《鬼怨・杀生》冲刺,张蓓用《挂画》拼搏,难能可贵的是给李梅配戏饰演裴瑞卿的还是小鹏,而且他台风不倒,好事做到底,李梅最终入选“四大名旦”,位居榜首,而张蓓在决赛中出局。试想想,别说在现实的演艺圈,就是在演艺界的历史长河中,能找出几个像小鹏这样甘为人梯,能补人之台、善成人之美的演员?如果一定要把小鹏甘当配角这个侧面定位为绿叶,笔者认为在演艺界这样的绿叶越多越好。

一言以蔽之,笔者发自内心欣赏像穆小鹏这样业务求精、做人低调、德艺双馨的青年表演艺术家。■

上一篇:“地方戏曲”三题 下一篇:剑锋直指华岳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