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在改造世界,“理”在启迪人生

时间:2022-07-31 08:10:21

“物”在改造世界,“理”在启迪人生

走进物理的时空,就像走进美妙的大观园,那是一个既在尘世之外又在红尘之中的别样风景。它永远无法直接地出现在我们视野里,但它真真切切的存在,让我们无法怀疑;这是一个我们很难发现和理解的世界,但每一次的探索,它都会用实实在在的美打动每一颗心灵。

在这里,每一处庭榭,都氤氲着美丽与感性的气息。周边的镂壁里,仿佛有以太在窃窃私语;前方的苑景里,相对论在花枝招展的散发着她的柔情;我的每一寸肌肤感到的温柔触碰,那是光粒子对我的信任的亲昵。每每流连于这里,我都不能自已。无尽的游廊,永远通向遥远的未来;奢华的雕饰,记载着物理学发展的辉煌的曾经。我仿佛回到了千年以前,面前的美景化作了袅袅的琴音,无数公式定理化作我的指间的音符,歌唱着,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已知的,未知的世界。

作为一个文科生,偏爱“物理”似乎显得有点另类,其实物理就像一个对明星疯狂执着的少女,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她永远不会主动表达对我们的深深爱恋,却用她火一样的热情感染每一个对她钟情的追梦人,无言的却又不歇止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指引我们的未来。

当我们承认物理的美,开始解放思想,那是在中世纪的夕阳将要消逝的时候。于是,牛顿用他的经典力学把我们放到了科技指引发展的高速轨道上,我们乘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列车,驶过我们曾经追寻的梦想,驶向一个的崭新的时代。

因为相聚的愿望,人类发明了火车;因为别离的惆怅,人类发明了电话。“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过往已然不在,“天涯若比邻”的时代悄然来临。当我们向往蓝天,飞机载着我们像鸟儿一样翱翔,当我们向往月亮,航天器把我们的足迹留在了“桂花”飘落的地方。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将来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增长,今天我们想不到的新发明将会屡屡出现,我有时候几乎后悔自己出生过早,以致不能知道将要出现的新事物。”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将我们的世界彻底的“改头换面”。如果让一个1900年的发明家来看今天的世界,他会认得汽车、电话、飞机,他也能想象出宇宙飞船、深海潜艇,但计算机、互联网、基因工程、核能、超导磁悬浮等绝对会是一无所知。

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与物理的创新与发现密切相关。从1884年尼普可夫圆盘到1924年贝尔德的机械电视再到后来的电子电视,从“牛顿大炮”的科学猜想到人造地球卫星的发明,从笨重的大房子EINIAC到今天巨型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的两极分化,我甚至可以断言生活之中没有一样新事物的出现能与物理没有丝毫的联系。

或许,对于明天的世界我们还不可知晓,但是我们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与物理无法隔断。泰戈尔指出“科学给人自由,以反抗自然法则。它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手中;它要使我们的精神摆脱万物的奴役”。只要我们发展,我们就要寻找新的能源;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要与疾病搏斗;只要我们生存,我们就要远离被其他星体撞击的悲剧。能赋予我们力量与希望,解决这些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一切伤痛的人,除了物理这执着的女郎,还会有谁呢?

是的,“物理乃万物之理”,它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影响并改变着我们。它不仅以“物”的形式显著的改造我们的客观世界,还以“理”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

我无数次的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体验一个由思维架构而成的学问?为什么我要学习那些看似无厘头的公式和定理?其实,答案也不难找寻。物理给了我洞穿事物表象的视角,给了我另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花一叶,一草一木,我感我思。从前的日子,我所看见的世界被赋予了太多的感性,世界永远是我心中的世界。当物理走进我的生活,当理性之光驾驭了我的情感,我便看见了整个宇宙。人类真的太依赖自己的眼睛,以至于我们执着的相信世界上无数被虚伪的表象扭曲了的所谓的“真理”。当亚里士多德的断言被伽利略用实验有力的驳斥,托勒密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坚定的,牛顿的经典理论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情的鞭挞的时候,我深深地了解到,真实的世界悄悄的隐藏在一切表象的身后,静静的等待着我们去探寻。于是,我试图去寻找那刚性的以太,努力自己的绝对时空的观念,于是,世界在我眼中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未知和发现的而不是“想当然”的世界。我发现了我从不曾发现的美,这种美,超过一切《悲剧的诞生》中的“日神”和“酒神”的概念,这真是一种别样的体味。

物理教导我们如何审视世界的同时,也无声的告诉我们如何审视我们自己。真正的物理,不是物理本身,而是一种哲学,一种理性的思辨,一种远离束缚审视寰宇的大度,以及一种置身事外思考本我的超脱。

井底之蛙,看见的终不过是蓝天一片;鸿鹄飞雁,看见的是一片蓝天。囿于情感的人,永远是走不出自己的世界;理性思维的人,终将超脱自己,追寻到真理的踪迹。我不能说,千千万万文人骚客的抒情章句是无病,可是,每个千古流芳的文豪,他们的身体里无时无刻不涌动着自我超脱的血液和思绪。

当我们慨叹于范希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的情怀时,当我们触动于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胸襟时,当我们震撼于司马子长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纵横时,我们可以看见,这一切的震撼,都是源于作者的自我超脱,源于作者由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华丽蜕变。“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物理这门深邃的哲学,把我的情感放在了思想的青山之巅,帮助我认清自己,认清这纷繁的世界。文科生更容易动情,他们的文字和音乐更多的源自于他们的感动。如果他们的感性基于理性,他们的理智支配情感,那么一切的一切,终将走向成熟,走向一个远离自我鸣哀的新的起点。而这样的思想的启迪与指引,是文科生学物理的特殊意义和另类价值所在。

其实,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学习物理的理由,真的有太多太多。当我们折服于老子的思辨的时候,当我们着迷于叔本华的悲伤学说的时候,当我们沉浸在尼采的热情的时候,不妨抽出身来,换个角度,看看我们很少接触的物理的领域。在那里,物理是音符,是风景,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美的存在形式。我们弹琴,我们赋诗,载歌载舞的去演绎另一个我们自己的世界。也许,就在我们抽身顾望这一刻,新的灵感闪现在脑海,我们发现了如影随形的却从来不曾留意的美……

上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悦读”策略 下一篇: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