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31 06:28:30

现代医院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摘要:创造人性化的医疗建筑空间环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突出使用者需求的人性化医院建筑设计是现代医院发展的趋势,本文围绕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建设标准、回归自然、人性化理念、先进的设施、病人的知觉环境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现代医院的人性化设计。

关键字: 建设标准回归自然人性化理念先进的设施知觉环境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H0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环境的要求亦越来越高。现代医院建筑 “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满足病人病理、生理、心理的需求,尊重病人隐私,满足医疗流程,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等,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人性化的体现。

一、建设标准

我国在1996年卫生部编制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规定综合医院建筑面积指标为64~60m2/床。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床均建筑面积偏低。从当前的发展水平来衡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要求的良好医疗环境和日益发展的医疗技术的需求。为此,国内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卫生部制定了地方医院建筑标准。如上海市卫生局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本市市级医院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新建市级医院床均建设用地的指标达到110~130m2/床,新建医院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5%。这样,首先从面积上给现代医院的人性化设计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回归自然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因此回归自然在中国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已经超乎了寻常的意义。比如,室内外绿化,景观小品等。有资料表明“如果病人可以从他们病房的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们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少,而康复速度却能提高”。为给病人提供一个相对温馨,轻松的医疗环境,笔者认为设计师在进行总体规划时为病人应留出一片绿地,做成花园,这个花园就成为了病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在这里他们能感受到阳光,雨露、蓝天和绿地。单体应采用“共享空间”的设计手法,结合室外的花园庭院,将室外景观引入建筑内部,让绿色融入建筑,让病人融入绿色。

回归自然还体现在用地的选择和总体布局上,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地处上海市繁华地区,空间狭小,严重妨碍了医院的发展。为了适应持续发展和浦东开发开放的需要,整体迁建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从原有占地19110 m2的地块迁入浦东后,基地面积达106560 m2(床均达178m2),新院区绿化率达到45%。此医院采用集中式布置,主楼地上六层,群房地上一至二层。景区空间设计优美,新院区内保留和改造了自然河流是景观设计的核心,主楼南侧的群房屋顶绿化与整个园区的地面绿化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现代医院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三、人性化理念

“以人为本” 是现代医院的设计宗旨。医院的建筑和设施应该处处为病人着想,适应病员的病理、生理和心理需求,尊重病人的隐私,方便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建设和配置。病员使用的公共空间应宽敞明亮,有诸如亮顶,楼梯、回廊、植物水景等构图丰富,充满生机的高大中庭,形成现代医院空间组织的中心。另外,运用美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进行室内环境设计,避免产生单调乏味甚至冷冰冰的室内空间环境。在色彩、装饰、材料、灯光、音响、视听等方面精心布置,创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以达到舒解病员紧张心情的目的。如有条件应尽可能将室外景观与室内环境互相渗透,互相融合。

多层门诊部应设分层收费记账及分层药房,最大限度地方便病员就近付费、记账和取药,避免重复往返。医技科室的功能检查,门诊手术等尽量与使用机率高的门诊科室同层或就近布置,方便病员使用。有的大型医院门诊部按科室在候诊区设置挂号、收费和药房,最大限度地方便病员。充分尊重病员的选择权和隐私性。

护理单元是组成病房楼的基本要素,也是中国现代医院重要人性化的体现。比如:在一个护理层有两个以上护理单元的时候,同科单元同层布置,利于人员床位的相互关照调剂。外科系统的单元最好能与手术部同层或临层布置。病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和视野,主要使用房间应能自然采光通风。

此外在医院设计中,除设置公共的残疾人卫生间外,我们可以在自带卫生间的病室中,对卫生间进行切角处理,一方面让护士更利于观察病人,另一方面就是给轮椅使用者,创造了良好的行走空间。总之,这些都是从方便病人的角度考虑,体现了中国现代医院的人性化设计。

四、先进的设施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现代设计人性化理念的指导下,医院的设施是否先进也已经成为现代医院是否人性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设计中主要体现在越来越严格的洁污分区、分流和消毒净化等越来越广。对此我们必须合理组织流线,严格明确洁污分区。我国卫生部在2002年编制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以及2002年由建设部正式颁发的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各医院根据不同的手术范围设置不同的净化等级。

五、知觉环境

人们的心理愉悦感是在生理舒适的前提下产生的,生理舒适则源于知觉环境的优化,在现代医院设计中,从较为明显的方面主要有色彩、音响、气味等。

一:色彩的功能特性,加以正确运用,有助于缓解疲劳,抑制烦躁,调节情绪,改善机体功能。美国色彩学家吉伯尔(W,gerber)认为色彩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手段,可用于治病,因为每种色彩都有其电磁波长,并由视觉传递给大脑,促使腺体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恢复健康的目的。(比如浅黄色对高热病人有退热作用,寒病患者则宜于暖色调环境。狂躁病宜于冷色调,抑郁症宜于暖色调。色有轻重之别,明度高者轻,明度低者重,彩度低者轻,彩度高者重)因此医院中的重型,大型结构物和医疗设备都漆成浅色调,以消除笨重感。除有医疗功能的专用空间外,一般大面积的色彩宜淡雅,宜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建筑群体色彩应统一协调形成基调。

二:音响能影响病人的主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病房过分寂静,容易加重病人的孤寂感,过分喧闹会影响睡眠和健康。适度悦耳的音乐,可以调节病人与环境的关系。我国长沙马王堆疗养院1984年建成音乐疗法病室。1975年7月晚年的白内障摘除手术,也是在“抑天长啸,壮怀激烈”的“满江红”乐曲中完成的。医院噪声则是指人们所讨厌或对别人造成干扰的声音,是噪声还是乐音因人因时而异。

三:医院的嗅觉环境: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香气确能影响人的精神、情绪,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前苏联塔吉克共和国曾建成一个香花医院,临床实验表明15种香气对心血管疾病、气喘、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等患者有铺助治疗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往往产生多种不良气味,使病人难以适应,常引起厌烦、恶心、呕吐等反应,从而影响食欲和睡眠。欧洲在研究在空调系统中输入香气,创造香味空间的可行性。这为改善和香化医院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不过如能通过医院的生态绿化环境达到净化、美化嗅觉的目的则更具可持续发展意义。

六、结束语

医院建筑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建筑类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设计理念浪潮高起的今天,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医院应配有的建筑空间和环境,作为设计师或者是其他相关人士,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为患者创造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健、康复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运湖.作者《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陈惠华,肖正辉.作者《医院建筑设计与设备》.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刑同和. 作者《高层医院建筑的创作追求》. 建筑学报,1990.

[4].谭伯兰. 作者《医院建筑空间环境与心理》. 建筑学报,1992

上一篇:探析高层建筑的防火电气设计 下一篇:北方城市郊野森林公园规划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