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旋转螺丝钉

时间:2022-07-31 06:24:41

我也旋转螺丝钉

摘要:哥特式小说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在西方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旋转的螺丝钉》是亨利.詹姆斯的一部哥特式作品,长期以来围绕这部作品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争议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哥特式小说《旋转的螺丝钉》争议分析

哥特式小说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这种小说形式始于1765年贺拉斯・沃尔波尔(HoraceWalpole)创作的《奥特朗托城堡》,终于1824年詹姆斯・霍格(JalliesHogg)的《一个获释罪者的秘密回忆和自由》。其鼎盛时期是18世纪90年代,一度在当时的文坛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现在已经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式小说出现了。哥特式的文学作品以处理残酷的激情与超自然的恐怖为主题.包含了神秘、超自然和骑士精神的因素。“在哥特式小说中充满了恐怖,故事常常发生在久远的年代和荒凉的地方.人物生活在鬼魂经常出没的建筑内,比如中世纪的城堡或是神秘的大宅”。爱情的纠葛,权利的争夺,复杂的身世,以及家族的秘密,这些因素使得悬疑和恐怖交织在一起。其间的人物或是穿着铁甲突然复活,或是鬼魂在停尸间游荡同时伴着叮当的铁链声,所有这些传递给读者的是神秘和超自然的恐怖气氛。

在西方的文坛上,有很多知名的大家都对哥特式小说有所涉猎,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就是其中一个,他的作品《旋转的螺丝钉》是哥特式小说中的优秀一部,也是引起众多争议的一部。

《旋转的螺丝钉》是亨利・詹姆斯1898年出版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也再一次掀起了人们对哥特式小说的热情。故事以一位不知姓名的家庭女教师为叙事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古老大宅里的神秘故事。小男孩迈尔斯被学校开除,新任的家庭女教师觉得蹊跷,在和迈尔斯及他的小妹妹弗洛拉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女教师感觉两个孩子正被邪恶的鬼魂纠缠着,这两个鬼魂正是家里的前任男仆和家庭教师,由此女教师对两个孩子展开了一系列的保护,但最终带给孩子的却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之所以说这部作品充满了争议,是因为该作品出版后.西方评论家在分析这部小说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中一种声音是认为这部作品更倾向于心理分析小说,认为作品中的女家庭教师存在心理问题,鬼魂也是通过其病态的心理所呈现出来的,因此作品中的鬼魂是不存在的.仅仅是女教师的想象而已。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EdmundWilson和JohnSilver。后者在他的笔记中写道:“女教师眼中会出现两个鬼魂的形象,而这两个她从未见过的形象在她眼中却是如此清晰,可能是因为在这之前她接受过某些关于这两个人形象的信息,并且是通过一些非超自然的方式。”[2]因此小说中的鬼魂形象是女教师思想的外现。故事中并没有真正的超自然因素。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这部小说是纯粹的鬼魂的故事,其中的鬼魂形象是确实存在于小说中的,而并非仅是女教师一人眼中的臆想。他们同时还指出这部小说在纽约出版的序言和作者自己的笔记中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指出这部小说不是个鬼魂的故事,而且在其笔记中还透露给读者,这部作品是源于作者听到的一个故事,而故事的讲述者是坎特伯雷教堂的一位主教EdwardWhiteBenson,也正是因为故事不平凡的来源,这些评论家坚信故事中也一定是会存在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究竟如何面对这些争议,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一、从哥特式小说的类型来看

根据小说的内容,哥特式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心理式哥特和恐怖式哥特。安・拉德克里夫是心理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人物,而马修・刘易斯是恐怖式哥特的代表。所谓心理式哥特是指作品中更强调心理分析成分,通过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恐惧感,从而激发读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感。而多数情况下,这种恐惧感往往来自于心理的分析与想象而并非是真正的超自然因素.而且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往往会向读者交代出作品中一系列恐惧产生的原因,并且对整个故事作出合理地解释,或是梦境,或是阴谋。总之,鬼魂在这类作品中是虚构的,是不真实的。恐怖式哥特小说则在内容中充满了各种超自然因素,其间的鬼魂及幽灵也是确实存在的.而读者的紧张情绪也来自于具体的恐怖事物。在《旋转的螺丝钉》这部小说中,作者成熟地将心理分析所产生的恐惧感和超自然力量带来的恐怖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读者难以区分自身的紧张感是来自女教师的心理想象还是真实存在的鬼魂。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

二、从亨利・詹姆斯的写作手法看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经常描写的是美国人和欧洲人之间交往的矛盾,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艺术家的孤独,作家和艺术家的生活等。他对哥特式小说很感兴趣,但是他并不是遵循传统的模式。传统的哥特式小说追求读者的尖叫声,而亨利・詹姆斯追求的是作品的真实感。他创作的鬼魂形象是日常生活中阴森恐怖形象的扩展和延伸,是真实生活中典型形象的作品化和文学化,《旋转的螺丝钉》恰恰充分体现了他的写作特点。小说中故事的发生时期是英国帝国主义扩张的时期,在小说的引言部分就已经提到,小主人公迈尔斯和弗洛拉的父母死在印度,这就把故事的发生和发展置于真实的历史条件下。而且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父权和夫权是社会的主导权势.两个孩子的叔叔也正是这种家长抚养方式的代表,他为孩子雇佣了仆人和家庭教师,但自己却从未真正关心过孩子们的成长,甚至不清楚侄子被学校开除的原因.这种成长方式使得孩子们的内心十分孤独和恐惧。故事中的女教师也很有可能是在充满父权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这也就解释了她心中为何充满了冲动和愤怒,这些是压抑在她心中许久的。鬼魂真的存在也好,只存在于她心中也罢,在布莱的古宅里,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她得到了爆发和释放,而这种释放也给两个孩子带来了悲惨的结局.这正是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因此整个故事显得真实有序,这也是很多读者和评论家质疑文中鬼魂真实性的原因之一。

三、从《旋转的螺丝钉》的叙事手法来看

《旋转的螺丝钉》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女教师即是故事的讲述者。第一人称叙事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这种叙事方法会使得作品真实,亲切。文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是叙述者的亲身经历。但第一人称叙事也会有一些局限性,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因此“我”活动范围以外的人和事是很难描写的,尤其是其他人物的内心活动,更是不方便写出。这种叙事手法用在哥特式小说《旋转的螺丝钉》中.作者大量地描写了女教师,即“我”的内心活动;而迈尔斯和弗洛拉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都要靠女教师的分析和猜测来展现,这就难免使读者产生想法――所有的一切都是女教师臆造出来的,鬼魂仅是存在于她自己的想象之中。因此这也是这部小说引起争论的一个原因。

争论是长期存在的,而分析争论原何存在的过程也正是这部小说艺术价值显现和社会价值提升的过程。18世纪以后,现实主义文风占据了文学的主导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人们的内心正经历着巨大的波动和转折,社会的文明和人们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交织在一起.使人们更多地盼望接触关于情感的文学作品。工业革命以后在繁荣的物质生活深处是人们空虚和不平衡的内心,道德上缺少关怀,情感上少有慰藉,人们承受着心灵挤压和扭曲的痛苦。这部小说中女教师对鬼魂的恐惧和对孩子们近乎冲动的保护都是她长期生活在父权和家长式社会环境中的表现,这种恐惧和冲动也正是她内心残酷和脆弱的必然反应。女教师为保护孩子们而表现出的刚硬外表,同时对鬼魂的恐惧与无助,两种截然的反差在她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这就必然会碰撞出伤感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也不可避免地传递给了两个孩子,给孩子们带来一场悲剧。亨利・詹姆斯的“追求真实”的写作手法使这部小说艺术地还原了普通人的生活,哥特式小说本身的悲剧特点又满足了读者对伤感主义的向往,同时这种黑暗方式也完美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警醒着人们成人的冷漠如何影响并摧残儿童。

上一篇:试论通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审美作用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研究生创业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