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11:37:51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1

关键词:相爱的日子 叙事视角 爱情观

近几年来毕飞宇发表的短篇小说擅于探索当今社会中爱情、职场、农村等社会问题。而作品里的主人公往往是社会中的“小人物”,比如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妇女、下岗工人等。刘庆邦曾说,“每个作家在生命深处都是悲凉的、悲痛的、生命就是个悲剧,作品都是表达作家脆弱的情感。”[1]毕飞宇在其作品中或多或少表达出对社会、他人的关怀之情。而他把作品的主人公设定为社会中的普通人,故事就会显得格外感人。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主人公是留守儿童、《家事》主人公是中学生、《相爱的日子》主人公则是大学毕业生。

一.毕飞宇与《相爱的日子》

《相爱的日子》描写的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寓无形于形、寓无象于象,作者从中提出问题,诱使读者对当今生活进行思考。男主角与女主角在一个校友酒会上萍水相逢,在酒会后发生“”。事后,男主则像往常继续在蔬菜批发市场负责搬运的工作。撩起了男主角再次给女主角打电话的冲动,可是电话另一头的女主角则希望男主角过来陪她度过高烧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他们床上是男女朋友的关系,而生活中则是互相体贴照顾的兄妹关系。男主角渴望拥有一个温馨美好的生活,但两人捉襟见肘的生活,只能在他们停留在每周都发生的“性关系”上。在一次短暂的分别后,女主角从手机里翻出两个“成功人士”的照片,请男主角为其参谋一下对象。男主角帮她选了一位收入较高并有一女的男人。带着满意的笑容,女主角离开了男主角的住所。而男主角在上班的路上,点燃女主角留下的头发,怀念她弥留的香气。作品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情节,而小说里面随处可见的人物形象塑造、叙述视角转换、叙述的空白等,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挖掘作品的内涵。

二.叙述视角的转换

叙事视角的转换是《相爱的日子》的一个重要特点。文本一开始通过第三人称视角描写酒会上男女主角的相识。再接着叙事视角转换到女主角身上,描写女主角对酒会的期待,并希望可以通过酒会,遇到“伯乐”或者大款。酒会之后的“”以及在大排档晚饭的描绘,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而作品后面则使用男主角的视角表达工作经历以及与女主角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也穿插了不少第二人称视角表达男主角的内心世界。

对于作品中叙事视角的转换,毕飞宇曾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第一人称多少有点神经质,撒娇,草率,边走边唱,见到风就是风;第二人称锋芒毕露,凌厉,有些得寸进尺;第三人称则隔岸观火,有点没心没肺的样子”[2]“人称决定叙事语气,叙事的距离,叙述介入的程度,叙述隐含的判断,叙述所伴随的情感”。[3]

1.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是作为观察者的全知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因此,可视为一种外视角。该叙述视角可以展现所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偶尔借用人物的内视角或佯装观察者。文本中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事占了主体地位,在文本开篇,“其实她是一个灰姑娘,蹭饭来的。朋友说得也没错,蹭饭是假的,蹭机会是真,蹭着蹭着,遇上一个伯乐,或逮着一个大款,都是说不定的。”这里作者使用了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者无所不知,对人物的一切了如指掌。文本通过普普通通的聚会引入,让读者不单只了解到女主角“她”是一个生活经济窘迫的初入职场的女大学毕业生,而且也使读者对当下职场人士为求一步登天,不惜一切参加各种交友聚会的现象感同身受。接着,作者又以一个旁观者的的角度看待两人情感关系的发展,无形中给人亲切感,并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他对自己尽可能地控制,好让她更快乐一些。她好了,他也就好了。他就希望她能够早一点好起来。”无疑体现了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浓厚,从之前单纯关系发展成“兄妹”关系。

2.变换式的人物有限视角

变换式的人物有限视角是从一个人物的有限感知转换到另一人物的有限感知。与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不同的是观察者为故事内的不同人物,而全知叙述者则处于故事之外,以人物的感知取代了全知叙述者的感知。在描写开篇酒会的部分除了使用全知视角以外,也使用了女主角的视角。女主角希望可以通过这个酒会认识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解决生活拮据的窘迫生活。这里采用了人物的感知观察,并对女主角内心分析。读者得知“她”的麻烦与困扰,也看出“她”对人生的迷惘。紧接着,女主角去到男主角的出租屋与男主角发生“”,在此穿插了自由的直接引语,表达两人的对话。同时,也以女主角的视角观察了男主角的出租屋的摆设等,让读者从中了解到男主角“他”与女主角“她”的生活都是捉襟见肘。

在女主角的目光牵引出男主角之后,就开始逐渐以男主角为基本叙述点。从文中,女主角在饭后感叹,“真好。都像恋爱了。”之后,逐渐隐退女主角的主观感受。作者开始描写男主角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也呼应了前文所暗示的男主角生活状况。接下来也大量以男主角的视角描写两人的感情进展。对于上下文男女视角的转换,有学者认为,“作者开始的构思可能像开头显示的那样,是以女子为视角的,后来放弃了,选择他更有可能把握的男人作为中心,但是这个开头却保留了下来”[4]。在这里视角从女主角转换到男主角,读者可以从中发现到男主角“他”从对待感情吊儿郎当逐渐变得深沉的变化过程。但是,女主角的内心思想却逐渐淡出了文本,而结局也使得读者积极投入阐释,猜测女主角的想法与两人的感情发展。比如,第一、女主角的工作只字未提。一个青年未婚女子在大城市靠什么来谋生?为何从老家回来,就要“嫁人”了?“他”为“她”穿好衣服,把“她”送走,最后攥着一撮“她”的头发烧了起来,故事就结束了,这是否就是“相爱的日子”呢?第二、故事的结尾也留下很多让人沉思的问题。比如,“她”选择嫁给“成功人士”,也许会过上“幸福生活”。但是“他”的前途又该如何呢?而在这段日子里两人的相爱,仅仅就是这种互相慰藉的“良药”吗?而“他”为何可以淡然面对“她”将要“嫁人”的事情?“她”为何又可以如此理智、冷静对待“嫁人”这件事?这些都是作者留下给读者思考的问题。

3.毕飞宇式的第二人称视角

第二人称视角也是该文本的一大亮点。毕飞宇作品中的第二人称视角独特之处在于“不是一般意义的‘第二人称’,而是‘第二人称’的一种变体,即在表层的富有‘距离感’、‘客观性’的第三人称视角叙事中增加有‘亲切感’、‘生动性’的第一人称视角叙事”[5]。作者用第二人称视角描写男女主角感情摩擦,“这一推真的伤了她的心,你是做哥哥的,妹妹都这样让着你、哄着你了,你还想怎样吧你!她再也顾不得伤口了,拿起衣服就穿。她要走,再也不想见到你。都零分了,你还发脾气!”这段描写把“她”满腹委屈、气恼充分表达了出来,同时也把男主角对此事懊悔不已的内心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叙述视角的转换,表达了男女主人公感情的发展越来越浓烈,关系越来越亲密。同时,也为文本悲悯的结局做出了铺垫。

三.当代爱情观

“爱情是男女间基于一定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的内心形成的倾慕,渴求发展亲密关系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6]。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美满的婚姻与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稳定而不可分割。作品中的男女主角之间的亲密关系却是从的满足发展。对性的饥渴以及安稳家庭生活的遥不可及,使得他们忍受着现代生活的重重压力。而这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解救,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现代的生活方式孤立了灵与肉的关系。必须从能给予满足的人那里获取,而感情必须是真的,甚至要从有经济实力的一方获取。传统的“忠贞不渝”以及“感情真挚”在这部作品反映的现代生活中又有了新的阐释。“忠贞不渝可以是情人间情感的描述而不一定是夫妻情感的专利,而情人间的感情可以不仅是一种情人关系,而且还可以是一种亲如兄妹的关系”[7]。

女主角“她”希望可以通过这个酒会遇到“伯乐”、逮着一个大款,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她”为了工作、婚姻等不惜一切途径寻找“机会”。而在南京这个大城市里,只能住在狭小阴暗的地下室,在生病的时候只能一个人熬过去,以致房间“满地都是擦鼻子的卫生纸、纸杯、板蓝根的包装袋、香蕉皮、袜子,还有两条邹巴巴的内裤”。在大城市里,没有亲人朋友,孤独无助、前途迷惘。一个漂泊他乡的女性形象就从此形成。

男主角“他”是女主角的老乡和校友,只能在南京的蔬菜批发市场负责搬运的工作。大学毕业的他,只能靠体力劳动挣钱。“他”也经常想,“要是考不上大学反而好,该成家成家,该打工打工。与其回去,再出来,还不如就待在城里了”。说到这里,“他”对当年努力从农村考进城里的大学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懊悔不已。考不上大学反而不如考上大学,这是当代大学生都在面临的艰巨问题。

作品中对男女主角的描写一直使用人称代词“他”和“她”,没有名字。这里的“他”和“她”在作品中就具有了深层的意义,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这里的“他”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也是群体,是当今社会里面无数个“他”中的一个。“他”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自己。

“他就渴望能有这样的一天,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很家常的日子,他一觉醒来了,拉着‘她’的手,在户部街菜场的货架前走走停停,然后和‘她’一起挑挑拣拣。哪怕是一块豆腐,哪怕是一把菠菜――能过上那样的日子多好啊。”这段话的描写透露出“他”对温情的渴望和对琐碎却温暖的家庭生活美好想象。再和谐的性生活也是无法弥补感情的缺失,也表达了内心世界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以及心中的一丝丝无奈。

处于新时代的中国,传统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社会价值出现多元化的今天,这部作品很好的表达了现代青年人的生存状况与价值观。毕飞宇用其负责的心态、细心的观察点破社会问题。其作品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琢磨。

参考文献

[1][5]史言喜.充溢悲悯的生存关照――解读毕飞宇《相爱的日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毕飞宇.《玉米》后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268―269.

[3]姜广平,毕飞宇.毕飞宇访谈录[A]. 跨世纪文丛[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394.

[4]施龙.“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论毕飞宇《相爱的日子》[J].当代文坛,2008,(2).

[6]田培.毕飞宇的《相爱的日子》折射爱情互救不同行[J].湘潮,2012,(12)下.

[7]刘隽.欢愉与悲苦:潜在白领的新生活时代――评毕飞宇的小说《相爱的日子》[J].时代文学,2012,(2)上.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2

一、创设活动情境,丰富写作素材

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情境作文教学把活动视作儿童主体的活动,突出儿童在情境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在优化的特定情境中进行,既有教师的意图,又有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角色,使儿童投入再现教学内容的角色、体验角色和评价角色的心理活动中,产生进入情境角色的感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引导学生披情入境,进入“情动辞发”的状态,学生习作就变得主动、形象、充满情趣。所以我们教师应多创设活动情境。

1.组织生活活动

作文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作材料。生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并指导他们留心观察、体验,这样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从而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我们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参观学生有兴趣的地方,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领略自然风光,举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竞赛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生活活动中捕捉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2.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如科学实验、养小动物、栽花种草、制作小玩意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如我们当地一对年轻的夫妇为了救邻居双双毁容,我们班级组织了“爱心跳蚤”活动,孩子们将自己的东西搬到学校义卖,将所卖得的钱捐给那对夫妻。事后,我请他们将这活动记下来,不管从哪方面切入都可以。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记录,扬扬洒洒,写得非常好。再如,我们班级假日小队同学在情人节、母亲节里卖花赚钱,然后写下的心里体验都非常的形象生动。

二、抓住偶然情境,激发写作灵感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学生若是缺失了感悟生活和捕捉偶然精彩的能力,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也将一点点枯竭。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偶然的情境,需要我们教师敏锐的双眼去观察,需要我们教师敏锐的心灵去捕捉。

培养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偶然情境,使学生养成把观察的触角伸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视野,偶然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课余活动的紧张快乐,童年生活的爱恨情愁等等,每一次偶然的情感体验都能成为孩子们笔下倾诉的内容,这样的作文训练对于孩子们“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具有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善用节日情境,抒发心中真情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书信似乎渐被冷落遗忘,人和人哪怕父母和子女之间沟通谈话都很少了,相信彼此心里肯定也有很多无法口头表达的东西,所以“通信作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文本身。”一次母亲节,我请孩子们每人给母亲写一封信,要求情感真挚,表达自己对母亲真实的情感,结合具体事例。下面是范例:

“虽然我们是母女,却免不了要吵架……我真不明白,我只是稍微有点大声而已,为什么您又要发脾气?我真的搞不明白。后来,我想了想,觉得大家都有错。在此,我先跟您说声对不起。您还记得2005年的儿童节吗?也许您已经忘记了,可我还深深地记得,您就在儿童节的中午11点,您把我的大腿有点打肿了。您在上午时说我连母亲节也气您,可是那个儿童节呢?您难道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吗?您想过我的感受吗?我还清楚地记得您当时说的一句话:‘管你是不是儿童节,儿童节,我也照打不误!’我希望你能明白,也管好您的脾气。老师说过,人人都会犯错,只要改就没有关系,但就怕屡教不改……我想对您说,不管怎么样,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伟大的,包括您也是,我要谢谢您……”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3

[关键词]英语角; 交际能力 ; 文化素养; 学习兴趣 ; 学习能力;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298-01

引言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也在不断深入,各方面的往来也在不断加深,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关于英语的教学尤其是口语的教学,也引起了教育系统的广泛关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和课堂上,还是教师教授为主的模式,老师在教育中还是占据了主体作用,台下的学生都在埋头读书,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更没有开口读英语的机会,也因为这样,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交流中非常不自信,除非是万不得已,很少开口读英语,都不愿意用英语开流。除了掌握了日常的交流用语,在绝大部分的口语表达上,还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欠缺。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提高人才的丰富性和国际竞争力,我们急需把英语的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因此,提倡英语角的学习对于英语学习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英语角的定义

英语角是一个以英语为基本的交流工具,大家在其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的一个学习平台,使英语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的英语俱乐部,也是另一种学习的课堂。它是以一种不同于普通课堂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来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英语、练习口语的平台,它不仅激发和促进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提高了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口语实际运用能力,起到了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作用。

二、英语角活动开展的现状

英语角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下,使得学生们在课下也有机会能够练习英语和互相表达交流。这一种学习形式普遍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有的学校将英语角举办得十分成功,吸引了本校的一大批学生参加,甚至还吸引了许多外校的学生。而有的学校的英语角却办得十分冷清,参加的学生寥寥无几,英语角也是名存实亡,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于学校英语角的调查发现,在每个英语角中,都有非常积极的学生,也有想要去交流但是却不好意思的学生,但是经过英语角组织者的鼓励,最终还是能融入到活动中去。由此可见,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其中需要鼓励,才能使学生从不主动到主动,从不适应到适应,最后敢于开流和练习,最后能够自信勇敢地开口说英语。

三、英语角的开展对于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英语角口语促进学生的学习求知欲,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极为重要的。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是对这门语言和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兴趣。而英语角具有轻松活泼的特性,可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已经掌握的语言素材和英语知识,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学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和促进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我们在英语角中经常练习的话题都是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的,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实际交流都是极为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和学习英语知识。

(二)对于学生在英语的课堂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营造出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意识,学生们的学习途径就逐渐增加,通过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们更加容易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可以更好地查漏补缺,一方面可以积极主动地自学,另一方面,在课堂上,他们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消沉,而能够认真地听老师教授内容,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学成果实现最大化。学生聚精会神的听课,与老师的互动不断,这也使英语老师的教学热情逐渐高涨,使得学生和老师的能力都一同提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的表达交流能力。英语角营造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后,学生们的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将会大幅度提升,在表达和交流方面能够取得大幅度的突破,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局限在课本上,更多的延伸到了实际运用和表达交流上。如果有机会邀请到一些外国人的参与,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起到一个不小的指导作用,通过和外国人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也能更多地了解外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将逐渐提升,语言素养也将逐渐进步。学生在英语的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习和丰富对于外国文化的了解程度,这就使得英语角的学习不光局限在英语的专业知识上,更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汲取外国的优秀文化,同时积极地传播本国的思想文化,学生也能够提高社会交际能力,以后可以勇敢大方地与外国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来能够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拥抱更更加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结论

在校园中开展和推广英语角,不仅使得校园中英语的学习气氛浓重,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英语角的开展,不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英语方面的专业水平,也激发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在英语角活动中的不断练习和学习学生们的潜力受到了激发,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和表达都充满了自信。所以,我们除了课上的学习时间,还要多加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的活动,只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角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英语角对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昆.高校英语课外活动创新――英文原版电影英语角对英语学习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3] 陈晓霞.英语角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2,8(34).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4

[关键词]课堂 配角 变化 特征 命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25

对于故事类文本来说,人物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教学时很多教师只把目光盯住主要人物,重点通过心理、动作、语言等进行分析,却忽略文本中“配角”的作用。其实,文本中配角同样重要,深入研究、挖掘其教学价值更能彰显文本的主题。

一、紧扣配角变化,在理解中感悟

教学《桥》这篇课文,其中老支书是主要人物,也是教师深入剖析、仔细研读的重点;但是处于配角地位,普通群众典型代表的老支书的儿子,教师却往往理解不够,甚至只是把他作为烘托老支书形象的“反面”人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对文本的误读。在文中,对老支书儿子的描写只有两处:

1.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2.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研读具体细节,发现对小伙子的动作描写,只有三个词语,分别是“瞪”“站”“推”,但就是这三个动词形象地概括出其内心的挣扎与变化。“瞪”说明他对父亲的行为不太理解;而“站”则表明虽然不理解,但还是出于对父亲的尊重,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认同,选择了顺从;而“推”固然有亲情因素,但是也表明了老支书的儿子这时已经醒悟,能够在灾难面前做出自己的牺牲。

面对灾难,出现慌乱,急于奔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最后顿悟,放下逃生,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这时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升华,同样也变得有血有肉、可亲可敬。

教学《桥》这一课,在彰显老支书其人格魅力的同时,更要拓展其辐射影响。这里,教师完全可以抓住配角的具体变化,并深挖其变化前后,乃至推动变化的因素,在更深层次品析老支书的人格魅力。只有带着对“配角”的理解与尊重去解读,才能实现这一完美的感悟。

二、紧扣配角特征,在分析中提升

《慈母情深》这一课,除了主角――母亲外,还有一个配角,即母亲的同事。这一配角在文征明显,形象突出。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同样要紧扣其配角特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把握文本主题的同时生成课堂的精彩。

首先,抓住配角的态度。作为母亲的同事,在阻止母亲过程中,态度非常坚决,而且还喊了“两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感悟:作为一个旁观者,与自己根本没有关系,为啥要坚决阻止母亲,仅仅是体现粗鲁吗?

其次,抓住配角语言。作为配角,这个女子说话不多,但很有分量。在她的话语中,“闲书”一词是核心。试想:母亲为了生活疲于奔波,而“我”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讨钱买“闲书”;如果当时“我”能够明白生活的艰辛,明白母亲的不易,那么“配角”的质问――“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也许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三,抓住配角身份。作为母亲的同事,与母亲做着同样的工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并想象:她的生活境遇究竟如何呢?作为母亲,她对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呢?作为母亲,她是不是就不爱孩子呢?这样层层引导,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帮助他们树立配角的正面形象。这样在配角的映衬下,母亲对子女的爱已经超越了其生活的拮据与工作艰辛,其母爱则显得更加深沉。

三、紧扣配角命运,在思辨中拓展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重点描写了幼龟被嘲鸫等鸟类啄食的悲惨下场,表达“我们”做了错事的一种后悔的心理。教学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对幼龟的感悟,但往往会忽视嘲鸫的境遇。这样,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阴影,甚至还让他们对嘲鸫这些鸟类产生厌恶之情。

自然之道,就是自然存在的规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自然、尊重自然,对自然法则形成正确的认识,而不能有所偏激。对此笔者这样教学:

师:可怜的幼龟被嘲鸫啄食,沙滩成了屠杀场。你对施恶的嘲鸫想说些什么呢?

生:嘲鸫,太可恶了,你不能这样对待幼龟!

师:是的,老师也有同感!但是,我们这样对待嘲鸫对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狼和鹿》这一段视频,也许你们也有新的认识。

……

课堂上通过有效拓展,让学生认识自然之道,对文本主题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更多的是正确的理念。

总而言之,存在就是道理。文本中作者设计配角,更多的是为主角服务的。引导学生深挖其教学价值,不仅有助于理解其主角形象,正确把握文本主题,而且还能演绎课堂的精彩。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5

一、从形象和情境的角度解读课文

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纯理性的对作品意义的认识过程,而是伴随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的心理过程,是以鲜明可感的形象诉诸人的感性和理性世界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通过形象的文学语言,营造一个鲜明的具体的文学形象和情境,吸引读者沉浸其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的愉悦。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像阅读实用文章那样直逼作品的核心意义,而是要抓住形象和情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作品的意义。

文学形象有多种表现形式。以抒情性作品为例,主要是情感形象,情感的体验和意义的获得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的把握。比如鲁迅的《社戏》中,为什么只有从平桥村到赵庄看的社戏,是他心底最好看的戏呢?在这样的追问之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发现,在平桥村去赵庄看到社戏时,作者是处在一种自由、无拘的自然环境中的,灵魂是舒展的,精神是愉悦的,甚至座位也是宽敞的,这从文中的描写中可以读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她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品读这样的句子,学生仿佛触摸到了当时融合在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的沉静而柔和的情境。在作者看来,这样的心灵空间,才是最好的戏。因此,本文解读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具体描绘的“眼中之景”,去感受人物的“心中之情”。

文学解读必须关注文学的特性和文学教育的功能。从形象和意境入手,充分发挥感受力和想象力,是文学解读的正途。有调动丰富细腻的内心感受才能捕捉到这种人情的温暖。越过这几幅画面,虽然也能从文章结尾把握作者的情感,但文学的审美价值就消失殆尽了。

二、从文学形式的角度解读课文

文学作品的解读必须重视作品的形式,要克服以前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片面性。这是因为,从文本构成的角度讲,文本的主题或思想意义及情感意义无法与具体的表现形式分开,解读作品的思想意义离不开对形式的解读,一旦剥离了表现形式,主题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其次,在文学欣赏中,形式也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形式的审美价值甚至不亚于内容的价值。20世纪文W理论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共识就是,形式在文学中具有本体性的重要地位。

所谓文学作品的形式包含诸多方面,如表现的技巧、语言形式、意象组合、结构方式等,而且不同文学样式又有许多细类,不一而足。仅就现代叙事学的角度,其要点就可以从结构安排、环境设置、叙述视角等方面进行解读,从中可以窥见形式的解读对作品阅读的重要意义。

以叙述角度而言。叙述角度是小说叙事学的重要观点,叙述角度的成功运用对体现作品的意义有重要作用。如《孔乙己》,选择了酒店里一个专管温酒的小伙计“我”作为孔乙己悲剧的历史见证人,十分巧妙。酒店必须有温酒的伙计自不必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的,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我”所耳闻目睹,并且把主人公的“历史”仅限于“我”的见闻来写,可使情节浓缩,使小说短小精悍。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时空跨度拉大了,因为“我”的听闻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间接写孔乙己的一切活动。而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和心理来叙述还有一个妙处:孩子对温酒工作的无聊和掌柜的势利是难以忍受的,需要有另外足以兴奋的刺激,需要孔乙己作为“笑料”,带来“快活的空气”,而这“快活的空气”正是小说所要揭露的社会的冷漠和冷酷。

三、从语言的表现力视角解读课文

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学的特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说到底来自文学的语言。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文学作品的语言用的也是日常生活所用的一套语言符号。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的意义是比较固定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在文学中,这种关系就要活跃得多,文学语言常常不拘泥于能指与所指的固定关系,并不停留在日常语言所表示的意义上,而是通过种种途径实现对意义的重建。

解读文学作品,应充分利用文学语言的特性,结合特定的语境和自身的生活体验,充分感受语言的意蕴。文学语言具有个人性、私密性、独特性,甚至采用一种“变异”的形式来表达独特的意味。这一点在诗歌语言中表现尤为突出,作者常常有意“违反”语言的常规组织,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一般语言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即使与日常语言最接近的散文语言,也会运用一些独特的语言形式,使读者获得言外之意。

例如,鲁迅作品中常出现一些有着特殊深意的词句,似乎不合逻辑,不合语法,但却极为重要:如《藤野先生》第一段中写清国留学生的发髻说“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一词;又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当喝酒的人嘲笑了孔乙己之后,写道:“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里的“快活”一词又应该怎么理解呢?这里的讽刺意味,世人凉薄的展现,不是有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见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又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一句中的“似乎”和“确凿”一开篇就把学生唬住了,而这恰恰是鲁迅对百草园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的体现;还有《孔乙己》一文的结尾一句中的“似乎的确”两个看似矛盾,实则艺术的词语;而在《故乡》一文中写道“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现在我的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等富有深刻复杂意蕴的句子。

鲁迅自己也说,读他的作品,需要一定的生活经历。要很好地理解鲁迅作品中这些词句,学生必须有的足够知识占有量,必须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必须结合语境,有很好的语感,必须有足够的和文本对话时间。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6

关键词:角色;皮兰德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I54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20-01

皮兰德娄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小说家、剧作家,由于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193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剧作荒诞、离奇、不同寻常,多被称为怪诞剧、象征主义戏剧或者表现主义戏剧,本文作者认为尽管皮兰德娄在20世纪初的时间才开始戏剧创作(1915年),但剧作家在戏剧创作方面超时代的先锋性,使其剧作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如《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内文简称《角色》),作为其主要戏剧作品代表,从叙事到主题表现都明显的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

皮兰德娄的戏剧《角色》采用戏中戏的手法,打破了过去与现在、幻觉与现实、舞台与观众席等时空界限。并用人物对话,独白的叙事方式,取代了舞台动作表演。戏剧怪诞离奇,异乎寻常。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后现代主义理论,具体阐释《角色》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本真的叙事,颠覆真实性

《角色》采用戏中戏的双重叙事,混淆现实与戏的界限,颠覆真实。剧本说明舞台的布景与没有排戏时一样,布景员一上舞台就在钉钉子,却被舞台监督给赶下去。这些本来在舞台背后的事情,却被搬到舞台上表演,从一开始就试图混淆现实与戏的界限,让读者或观众弄不清楚虚构与现实间的距离。在戏剧的整个演出过程中,经理指挥演员的演出过程,把舞台背后的编排过程拉到舞台上表现,这些都具有后现代主义自我指涉的特点。从经理到演员的对话,我们得知他们排演的是皮兰德娄的剧本《各尽其职》,剧作家跳出来说明自己的剧本在被排演,本身的叙事就具有自我指涉性,然而在排戏的过程中,又来了六个剧中人,带来了他们的故事,演员根据剧中人的故事又开始排演。甚至在戏中戏中,经理还与剧中人父亲探讨演员与角色的真实性、永恒性,现实生活与戏剧哪个更具有真实性的问题。六个剧中人自称是作家没有完成的剧本中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却比现实生活还真实。这种从布景、人物对话、故事内容,都把读者或者观众带进一种现实还是戏的模糊混沌状态中。这种本真的叙事,不仅说明了戏剧的虚构过程,模糊了现实与戏的界限,更颠覆了现实的真实性。

二、人与物不分,解构主体性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消解人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消解传统理性的人,世界不可知,社会不可抗,人与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共同被不可抗拒的命运所主宰,人在不可理喻的世界中生存,常常弄不清自己的身份,常常人与物不分。演员扮演角色,也常常弄不清,演的是自己,或自己就是角色。人不再是作品的中心,主角如同《角色》,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两类:剧中人与剧团成员。剧中人本是由剧作家创作出的剧本中的角色,是虚构的文本中的人物;演员是扮演角色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然而在《角色》中,角色与演员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角色从文本中跳出站在舞台上,他们既是剧本中的角色,又要由现实中演员来扮演,演员是扮演角色的人,他们自身在剧本中也是皮兰德娄虚构的角色。这样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与作品创作出的虚构的人不分,达到混淆解构演员与角色二元对立的目的。作品中,以人为中心的视点被打破,角色成为主角。作家的能动性、创造性消逝,作家创作出来角色,却无力安排他们的命运,只能任由作为虚构的形象的角色在自行其是,自己完成自己的命运。

在剧中,经理要求男主角扮演自己打破的那个蛋壳,“先生,您必须戴上厨师的帽子!还要打鸡蛋!您以为只是打鸡蛋而已?您可是遇到难题了!您还得扮演您打破的那个蛋壳!”这些对话本身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演员需要扮演各种角色,甚至扮演物,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在社会中生存,不也正如演员一样根据需要表现不同的身份吗?人的身份是不确定不固定的。还有帕奇夫人,是帽子和大衣召来的。帕奇夫人是人还是什么?人与物不分,人是演员,还是角色,剧本表现的是人的故事,是虚构出来的角色的故事,还是演戏这一事件,都需要观众或读者在自己品味和体会参与创作。

三、开放性的文本结构

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叙事中,情节断裂,逻辑混乱,语言含混具有隐喻性,这就使得文本的结构、意义处于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故事结局多为开放性,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做出自己的判断,积极参与建构作品的意义。这种开放性,是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中心,消解作者霸权地位基础上,对读者的一种更深层次上的尊重。

皮兰德娄的《角色》一开始就是开放的结构。不仅语言含混,语义具有开放性,隐喻性;叙事的双重结构也具有开放性。在经理指挥剧团人员排演“各尽其职”的过程中,语言莫名其妙,情节也是支离破碎,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隐喻暗示性。如:经理“还把小狗带来!好像这里的狗还嫌少。”“根据剧中各个角色的作用,您代表理智,您的妻子代表本能”“您扮演这个角色时,应当有意识地使”这些语言明显的话中有话,具有极强的隐喻性。六个剧中人即六个角色自己走来,要求排演他们的故事。这六个剧中人来的莫名,走得也奇妙。他们的故事怎么发生的,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叙述得知,然而他们每个人的叙述,对同一事件具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读者不仅要产生疑问,什么才是事实真相。比如父亲送走妻子的真实心理,真实原因真的如他所说吗?他自己曾这样的表述,“对于一桩无法名言的事实,对于一件已经铸成的大错,找一个能够平心静气的含糊的措辞,岂不使大家心里都好受一些吗?”使得他送走妻子的无私心态,又具有可疑性。这样叙事也就具有开放性,具有多重解读方式。这种开放性的结构,使得剧本显得神秘,离奇,更适宜表现作者想要说明的人生的不确定性,荒诞性。

四、荒诞的人生主题

关于荒诞,加缪的解释是,人与生命以及演员与场景的分离。存在主义者认为荒诞是人存在的本质。与存在主义承认荒诞,同时反抗荒诞不同的是,既然荒诞是人存在的本质,因此,后现代主义承认荒诞,接受荒诞的人生本质,但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非英雄的,非西西弗斯式的,他们在荒诞的世界中演绎荒诞的本质,并不打算与荒诞本身对抗。

皮兰德娄的基本戏剧主张是表现生活的运动与形式之间固有的冲突。他认为,生活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任何事物都不具备明确的、最终的形态。人生就像扮演角色。《角色》中,经理要求男主角扮演自己打破的那个蛋壳,女主角扮演本能,这些在常人眼中是很荒诞的事情,居然出现在剧本中。不仅为了说明剧本与现实生活的背离,也是在表达荒诞的本质。皮兰德娄借父亲的口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特殊的内心世界……我们怎么还能够互相了解呢?我们自以为了解了,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每一个人都演着一个自己选择的角色,或者别人为他指定的生活中的某一个角色”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相对的,变化莫测的,它们只有一个面孔,但同时又有无数个面孔,人不得不在某一瞬间竭力把生活、自我固定下来,赋以一定的形式,或戴上假面,逃遁于这虚幻的现实之外。人一旦取下假面,同冷酷的现实相接触,必然碰得头破血流,酿成悲剧。剪不断的亲情将他们不得不联系在一起,又因为人与人的难以沟通,互不理解,互相仇恨,在荒诞中生存,又制造着荒诞。皮蓝德娄正是通过这种荒诞,揭示现实社会的危机和人精神的失落。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角色》采用双重叙事结构,模糊现实与戏剧间的距离,颠覆真实性;通过剧中人物间的多重矛盾纠葛,表现现实生活的荒诞,人的不确定性,人与人之间的难以沟通,解构主体性,反映荒诞的人生本质。从叙事技巧到主题表现都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皮兰德娄通过离奇、怪诞的戏剧创作,演绎了荒诞背后悲凉的人生本质,在悲观中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给予深切关怀。

参考文献:

[1]刘象愚.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7

关键词 当代壁画设计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 对话 融合

一、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

剪纸,它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指山东省滨州和东营为中心及周边地区)最普及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每逢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生活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老百姓以剪纸的形式装饰自家内外,增添喜庆的气氛,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具有中国西北剪纸的风格特点。据史志记载,明朝初曾有大量山西和河北移民迁居黄河三角洲,并且带来当地剪纸技艺和样式。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主要以单纯、简练、明快为鲜明特点,其外轮廓粗犷,内部装饰简练,整体感强。如剪纸作品“锯大缸”和“王小赶脚”,最为体现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的主要特点,也是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内容多是表现人们喜爱的事物,以反映百姓日常生活题材见长。如“走亲戚”和“回娘家”及“赶集归来”等剪纸作品,生动地反映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反映百姓日常生活的题材,对当代壁画设计来说值得思考和研究。

二、当代壁画设计的现状

当代壁画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国壁画自从1992年以后,随着国内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壁画也缓慢复苏当日的气势(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完成,是中国现代壁画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和崛起)。

当代壁画制作方式一般多为浮雕,手绘制作相对甚少。如侯一民先生的《血肉长城》、孙景波先生的《孔迹图》及李林琢先生的《华夏文明》,都以浮雕形式所表现。

当代壁画题材多为时间悠久的历史、神话、传说等故事内容,要么“高、大、伟”的宏大场面。要么以典型英雄人物为主,而反映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相对甚少。如《大禹治水》、《白英点泉》、《三国故事》、《文成公主》等反映历史故事的壁画,以及《白蛇传》、《八仙过海》、《洛神赋》、《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反映神话传说的壁画还是多。目前当代壁画反映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题材,与历史人物的题材占主要数量。当代壁画的题材中,又出现了民族风情、山河壮丽、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等新的题材。虽然这些新的题材与现实生活有些联系,但还是没有充分地表现日常生活中普通老百姓的面貌和状况。

三、探研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与当代壁画设计的融合

(一)突出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并且用其他有利因素来弥补它的不足。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特点总体归纳为:热烈、朴实、亲切、单纯、简练、明快,以单色为主,外轮廓粗犷,内部装饰简练,整体感强,具有夸张的造型语言,善于表现生动的现实生活题材。如剪纸作品“卖豆腐”和“老鸹飞到猪腚上”,刀法简练快活,形象尤为生动亲切。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浓厚的异土风格――中国西北粗犷豪放,质朴浑厚的艺术格调。如剪纸作品“剪花花”和“赶集”及“上骑马打仗”,尤为显著且生动。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中,有些作品虽然生动,但它欠缺造型的完美塑造,尤其是人物和动物的表现。如剪纸作品“猪八戒和孙悟空”中的各自头形、“猴子吃桃”中猴的头形,以及作品“狗撵鸭子呱呱叫”中狗的头形,还有“连生贵子”中孩童的脚趾形。虽然它们“生动”,但有些形过于夸张变形,破坏了原形态的特征,影响了原形态美的表现,因此要把握造型美的合理变化,并且这方面待于修正和完善。

(二)当代壁画设计要继续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和因素,同时引用其他有利因素来弥补自身弱点。

当代壁画设计具有较完美的造型语言,丰富的色彩关系和各种制作材料及工艺。

但内容上,当代壁画欠缺反映现实生活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题材,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壁画的遗憾。过去,壁画大多赞美英雄人物和历史人物。相对而言,很少刻画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面。其实,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所以社会要永远纪念他们。在当今社会发展面前,我们艺术工作者要注重百姓的生活面貌――民生问题。国家也正提倡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何况,对当今壁画设计来说,更要注重普通百姓的民生问题。民生为题材的壁画创作也是当代壁画设计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三)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以什么样的形式融入到当代壁画设计,这需要我们来探讨和研究,并且要精心设计。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每逢元宵节也举办隆重的灯会,各种美丽的灯饰吸引着不少游客,其中许多灯饰的图案和造型来自于中国民间剪纸,尤其是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其中有的参会作品直接使用民间剪纸的图案装饰画面,也有的参会作品利用民间剪纸的造型构造立体型灯饰雕塑。这意味着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语言,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走进传统的大型艺术活动。也可以说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通过灯会,以临时性大型装饰艺术即壁画形式展现在当今的传统节日。

近几年许多城市的公共艺术,以剪纸形式展现当代雕塑型壁画。这说明民间剪纸逐渐以公共艺术或装饰性雕塑即立体型壁画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意味着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和其他晚会上,都常用民间剪纸艺术形式装饰舞台,这也意味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逐渐以临时性装饰壁画走进当今的艺术舞台。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到当代壁画设计时,剪纸的“刀味”不能丢,以单色(一般指红色)为主的特点也不能丢。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粗犷的外轮廓、简练的内部装饰、强烈的整体感等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的典型特点更不能丢,并且要突出。

但同时要遵守壁画设计的基本要求。其中壁画要有大主题和小题,诸多小题构成大主题的表现,小题始终围绕大主题进行创作,最终组合成大画面和大主题。

剪纸作为表现语言,以人物剪纸、动物剪纸、花卉剪纸及风景剪纸等形式先组合小画面,再以同样的方法继续组合其他小画面,宏观上紧紧围绕大主题,最终完成大画面的剪纸型壁画。题材要积极反映当今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情景,注重要表现百姓的生活情趣,力求表现生动。

其余之外,还有以大型的图案形式来展现剪纸型壁画。中央有主体形象(人或动物的剪纸造型,也可以是花卉剪纸造型或抽象图案),四周或周围展示与中央形象相关的剪纸造型或图案,但每个造型都以当今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或其他物象为参考,突出和加强当今时代面貌,关注当今社会民生状况。

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作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党员角色 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71-02

高校的学生党员是学校中的一批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群体,大约占学生比例的7%~9%,以我校为例:近两年共发展了学生党员942名,去年发展大学生党员达409名,占大学生人数6%。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角色塑造,关系到他们在大学生中如何发挥核心作用。由此可见,如何起到表率作用,如何以人格魅力影响其他同学,并对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重视和研究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塑造,还关系到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发展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1]因此,对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塑造,是社会主义大学生实现培育目标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和角色塑造

角色是一种符合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及其义务要求的行为模式。角色和角色意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受制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文化思想中,历史地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角色规范(社会根据需要期待应该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角色期待(社会对角色行为表现的要求)。[2]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相对固定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也随之而变化和发展。角色塑造是社会组织和角色个人按照角色的要求进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转变的过程与结果。这种转变速度和程度又与角色个人所处环境提供的条件、个人的主观努力成正比。一个人的角色具有多重性,任何一个人进入一个新角色,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都必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塑造与之适应的新角色,否则就会违背人们的角色期待,遭到挫折或造成角色失败。

党员角色的要求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党的中心任务及党员队伍情况的变化而体现出时代的特征。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任务比较单一,只要忠于党,为打倒三大敌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不怕牺牲,就是合格党员。建国初期,党员能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而作出成绩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就达到了党对党员的角色期待。长期以来,社会也形成了与党员的标准相符的角色期待和评判党员行为的标准。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是大学生和党员二重角色的统一,是符合《》[3]规定的党员义务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相结合的行为模式。包括:①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规范――《》[3]和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角色行为的规定;②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期待――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行为表现的要求;③大学生党员的角色知觉――大学生党员个人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认识;④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实践――大学生党员个人的角色行为。因此,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塑造是高校党组织根据大学生党员成长规律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作出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全方位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角色知觉教育并导引和通过他们的角色实践,使之角色意识到位和角色实践到位,从而达到我们对其角色期待的过程和结果。

二、影响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塑造的因素

社会大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与党内生活以及大学生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决定着大学生党员信念的形成和角色转化,是影响大学生党员角色塑造的重要因素。

首先,国际政治动荡不安,知识经济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环境,冲击这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原本就不牢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塑造。

今天,世界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对社会文化活动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国际间的政治竞争、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都将更加激烈并突发表现在智力和人才的竞争上。国际政治的动荡不安,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战争都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影响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发展。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向全球输入其政治理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的渠道增加,方式更加隐蔽。互联网正以一种合理化、全球化的生存理念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并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甚至重新定义人们的社会价值。信息时代,大学生上网正成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学校生活方式,他们在接受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度越来越大,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益个体化、隐蔽化,接受信息的知识性、自主性也越来越强。在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高校的社会主义旋律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信念教育受到冲击,外部世界的开放性与大学生党员内心世界的不成熟性的并存,造成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困惑和茫然。有不少大学生党员回避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回避谈及共产主义信念。

其次,改革开放复杂的内环境,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并由此而形成新的观念碰撞,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党员角色顺利转化和角色实践的困难。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一项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和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项永恒的主题,将伴随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多种经济成分所导致的多种利益的矛盾必然会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产生新的影响,导致新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的碰撞,制约着大学生党员对社会的审视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高等教育改革在多方面、多层次上展开,如招生、教学、分配、就业的改革,一方面使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并更加公开化,勤奋进取、平等竞争、争先夺优、建功立业已成为大学生党员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特别是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使大学生在目标追求上更趋于务实化,在价值取向上趋于多向化。他们在考虑个人奋斗目标和道德的“义”与“利”的取舍上,一般愿意以党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精神动力,以义利并举为主导思想,力求目标尽量符合社会实际,避免超越现实。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强调对现实目标追求的同时,缺乏对深层次社会问题的思考和高层次理想的追求,在申请入党的大学生中,入党动机的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的消极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存在。他们认为在大学只要能把专业学好,能把党入了,就多一份就业竞争的筹码,至于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留待以后有时间再说。入党动机的投机性影响着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塑造。甚至造成了某些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行为与应有的角色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学生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再次,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中党员角色规范、角色规范机制研究的滞后,党性教育的内容、形式的简单划一,也带来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的滞后。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处在实践党的宗旨的特定的角色之中。《》[3]对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不可能对每一不同社会角色的党员作出具体角色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他们具有一般党员角色的本质属性,具有一定人格影响力及独特的创造价值的积极能动性;二是作为未成熟的并处于教育之中的学生个体,具有不同于以成熟了的为处于教育过程中一般党员的可塑造性。大学生党员长期在学校的环境中成长,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工作上有热情、有能力,思想上比较敏锐,接受能力强,有开拓进取的意识并有一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的经历过于简单,所处环境过于平和,自身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系统的学习,缺乏在社会一线和艰苦环境的锻炼,她们的信念和知识仅仅来自书本,没有经过长期的党内生活的考验,缺乏党员角色规范的严格训练等。

三、大学生党员角色塑造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党员角色塑造需要大学生党员自身的主观努力,也需要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党员成长的外环境。基于上述的认识和分析,就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塑造,学校近几年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加强大学生党员具体标准和角色规范的研究

高校担负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江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会上的讲话中对全国大学生提出的“四个统一”[4]的希望。具体谈到大学生党员的标准是:“有共产主义觉悟、高境界的思想道德素质、稳定成熟的心理品质;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不断学习和终身修养能力和意识的人。”这些标准和要求反映在大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中,因此针对学校实际对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条件、标准、程序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2.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机制和角色规范机制的研究

根据现代大学生党员接受教育可塑性和多渠道性以及他们选信息的自主性、隐避性的时代特征,一方面,加强学校各教学系部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审批和考察工作所担负的职责,认真组织党校的培训考试,除了基层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委组织部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外,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也参与了推荐并提供这些学生在各自部门的考察情况。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角色期望的研究,明确提出大学生党员角色目标,形成角色目标激励机制。目标理论的创立者洛克(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5]认为目标是引起行为的直接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达到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我们对大学生党员的期望目标是:指定阅读政治理论学习材料,专业成绩良好,在学生中表现优秀等。再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角色实践的研究,实施大学生党员角色的公示制,对发展的大学生党员实行公示。行为学的观点告诉我们:一个人行为的持续并成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除了动机的激励外,还需要创建一种持续和反复这种行为的环境。大学生党员的人格自尊比较强,高校环境对大学生党员角色期望也高,实施对大学生党员的公示的作用在于:一是大学生党员在公示的作用下,可时刻注意党员角色意识训练和党员角色行为的训练;二是通过大学生党员的角色实践,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向其他大学生进行人格影响。通过公示,党员的意识达到升华,党性达到锻炼。

总之,塑造大学生党员角色,培养大学生党员这一优秀的大学生群体的工作是高校党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面对知识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挑战,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该摒弃任何迷惘不安的心态,应该拥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自信,拓展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完成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党外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6.7

2 百度百科,2011.3.25

3 新闻中心新浪网,2011.5.3

4 江总书记.北大校庆讲话.四个统一,1999.3.15

上一篇:日积月累作文范文 下一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