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人和用人

时间:2022-07-31 04:38:04

知人善任是优秀企业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我看人不靠感觉,靠业绩。把事情交给一个人,首先看他能不能做好,其次看他能不能说出来是怎么做好的。把事情做好的次数多了,我才开始注意他。如果这个人只是把一件事做好一两次,领导者就对他有很好的印象,这是不客观的,因为可能其中有偶然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刚开始卖汉卡的时候,一个同事卖了75台,我们就让他做了营业部经理,结果弄得一塌糊涂。经过证实,他只不过是凭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卖出那么多台。所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不能看一两次的业绩。

其次,能不能说出来也很重要。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思路是不是很清晰,这个事是蒙着做出来的,还是经过思考做出来的。这是学习能力的体现。

以上两点合格后,再把这个人换到不同的部门,或经受不同的考验。当这些都过关的时候,还要观察这个人的道德品质、心胸气度、待人接物等方面,观察他能不能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并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都没有问题的话,才可以委以重任。

如果直接从外面引进人才,没有办法经过考察,怎么做判断呢?

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有求实的态度。这一点可以通过他谈过去的工作经验看出来。在这里我冒犯一下,我发现很多归国的人才,可能在国外习惯了张扬的方式,容易给人夸夸其谈的感觉。

其次是价值观的问题。应聘者在以前的公司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他的这种价值观跟求职公司的价值观是否契合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很多小公司,在引进人才的时候,由于资金不足,往往选择给予股份的方式,在这一点上尤其要注意。如果引进了一个不合适的人或团队,最后很有可能造成吃不进吐不出的尴尬情况。

有这样一个案例,潘某2001年开始在北京创业,从2003年到2006年,公司连续4年产值在3000万左右浮动。为了让公司更上一层楼,他以出让公司55%股份的代价引入了总经理、生产副总、经营副总三位高管,并把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完全交给了新的管理团队,自己出任董事长。但是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三位高管开始孤立潘某,由于个人股权份额只有45%,潘某面临被架空的危险。经过多方努力,潘某最终以重金收回了股份,让三人离开了公司。公司虽然保住了,却已伤筋动骨。

这个案例里,首先,潘某和高管的价值观不同。潘某把现他的企业当做事业,而不是一个赚钱的项目来经营。但是三位高管只是为了捞钱。

其次,不应该同时引入三个人作为核心团队。引进核心人才会帮助企业改善文化体系,但前提是核心人才能够融入原来的体系。同时引入好几个人,他们各有各的想法,不仅不会有所建树,还会对原有体系造成伤害。

再次,不能轻易分股份,可以允诺在公司做到什么程度时,高管可以以一定的价格买股份。如果像潘某这样股份随便给,会让接受的人不当回事。同时,引进的人才如果拥有足够多的股权,有实力对原有体系造成重大冲击,这是很危险的。在引进人才之前,公司的领导者一定要想清楚最基本的价值观是什么,什么东西是别人不能破坏的。然后要跟他反复交流,对公司现有的文化怎么看,准备怎么做,达成共识后再引进来。等这个人完全融入公司以后,再和他一起发展他的下属,而不是一次引进好几个人。

潘某为公司寻求突破的办法出了问题,付出的东西和公司的命运联系得太紧。股权不是简单的利润回报,有时候它代表了公司的方向和命运。

上一篇:中国公务员绩效评估的困境与途径 下一篇:中关村国际化发展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