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配网规划实施

时间:2022-07-31 03:37:53

论城市配网规划实施

摘要:电网存在装备陈旧落后、结构脆弱和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配网规划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强调配网规划应先行,注重分步实施的重要性。

关键词:配网规划规划 实施

Abstract: the existing power grid equipment behind The Times, weak structure and automation level low, not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put forward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a few questions. Emphasize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should be fir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 step by step.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 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配网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电力建设重主网轻配网,致使配网存在网络混乱、装备陈旧落后、供电半径大、导线截面小、绝缘水平低、无功补偿严重不足、配变容量不足和自动化水平低等薄弱环节。近几年的负荷缺口大,往往掩盖了这些问题。电力的供求关系由前两年的紧张,又趋向缓和。供电量必然猛增,供电缺口将再次扩大,需要通过充分的配网规划来迎战将要来临的用电冲击,以此保证配网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供电企业的安全高效益。

2.城市配网规划

2.,问题和难点

1)现时,配电网的不确定因素多,规划工作具有多目标性、不确定性和多阶段性等特点,发展中的城市,其市政规划本身也存

在不确定性,负荷的空间分布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配电网规划不单是供电公司内部的事,还会涉及到市政、规划、城建、环保、国土和开发投资团体等部门单位。

3)配电网位于电力供应链条的末端,是个多电源、多类别用户、多设备、负荷密度高和多变的庞大网络系统,限制了所能采用的规划方法。例如,小规模很优秀的方法(小区电力配套工程规划)在这里就不能采用。

4)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配电网规划不单要解决电力供需平衡,同时还要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适合实际运行以及投资的经济性。

5)配电网规划要满足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甚至还要反映社会诉求和政治因素。

2.2电源的电压等级与电网结构

2.2.1配电网电压等级的选择

增大配电网容量是配网当务之急,其中配网电源的电压等级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尽量简化城市配电的变压层次,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和可靠性;同一电网各级电压须合理匹配,相邻两级电压级差不应太小;变压器容量需配置恰当,避免变电所容量太大而导致低压出线过多。

2.2.2城市配网电源的电压等级的发展

现在的趋势是,一方面是提高输电电压等级,高电压等级引入市区;另一方面是简化配网电压等级层次,选择合适的高压配电电压。对同一地区(城市)的部分地区,要求高压配电电压一般只能选择一级电压,以减少变压层次。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将城市电网电压等级初步归纳为220 kV/110 kV/(63 kV,35 kV)/10 kV(6.3 kV)/0.4kV。市内逐步取消35 kV电压等级,确定采用220 kV/110 kV/10 kV/0.4 kV系列。

2.2.3中压配电网20 kV电压等级

国内对20 kV配电电压等级重新提出,通过可行性论证,认为中压配电可采用20 kV配电电压等级,降低线损和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2.4电网结构分类

电网的结构取决于电压等级、电源点、负荷容量与数目、地理位置以及可靠性要求等因素。配网可分为:放射式、链式、环式、多电源环式和串链式、干线式和网格式等。

2.3配网电源点与网架

网络结构是城市配电规划设计的主体,而变电站站址的布局则直接关系着网架结构的优劣,对配电网络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电能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行,负荷密度不断提高,留给电力设施建设的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变电站的用地、线路走廊的预留最困难。配电网规划要根据负荷的发展预测,结合市政规划对变电站的位置进行合理选择,预先争取用地空间,为未来电力建设创造出条件。配网规划中网架与电源点应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2.3.1电源点规划

在各高压变电站位置、容量确定的基础上,计算了总体容载比,再根据各分区负荷发展的预测情况,结合各站的负载能力,对各站供电范围进行详细的划分,力求准确合理,作为网络规划的依据。

2.3.2变电站供电范围规划

变电站供电范围的确定和优化是高压配电网和中压配电网衔接的重要步骤,是从宏观上校验变电站布点和容量的重要手段。在高压配电网规划中,供电范围为系统计算提供负荷数据,校验高压网架是否存在瓶颈,变电站是否满足容载比的要求。在中压配电网规划中,供电范围可作宏观控制,避免出现中压配电网和高压配电网不衔接的情况。

2.3.3配电网网架规划

中压配电网规划的核心是中压配电网网架规划,它需要确定目标网架和近期改造安排。目标网架的规划要遵循分层分区原则、分区间适度联络原则、适应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并综合考虑高压电网规划,以做到中、高压电网规划的协调和适应。目标网架规划的重点是优化最终网架的形态和布局,确定中压线路的联络方向和数量,明确目标网架灵活过渡的各种预案,并根据分区负荷预测结果推荐分区的接线方式。

3.配网规划的实施

配网规划是通过配电网建设来实施,配网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日常的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通过日积月累的工程建设使电网达到规划的目标。

3.1配网建设遇到的难题和对策

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划的变化和城市区域功能变更的影响很大,使得配网规划的实施难度很高。配电网建设的项目是随城市建设的规模和用电负荷迅速增长而提出来的,在配电网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紧密配合城市实际建设开展。由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和局部负荷增加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工程项目与规划项目有较大出入,有时会相差百分之二三十,项目的波动性很大。因此,规划项目应每年进行一次修编,并随时按实际工程情况修正。配网建设项目应主要围绕解决满足负荷增长,提高电能质量和提高供电可靠性进行。

3.2配网建设和配网规划的实施

3.2.1配网建设

在配网建设上要遵循,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对配电网络进行改造。具体措施有:①缩小供电半径;②更换超载配变及其它设备,改造配电线路,以排除卡脖子问题;③更换陈旧配电设备,如开关、隔离刀等,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④建设手拉手网架,或环网。将现有的单电源辐射型网络改造为双电源或多电源的环形配电网络;⑤在主线与分支线的T接点安装环网开关,做到多分段多联络。

3.2.2电网规划分阶段实施

城市配电系开始调整发展,以及电力投资长期欠账,城市负荷增长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电的情况,掩盖了配网的落后状况。过去的电力电网建设只能解决满足用电负荷的需求,根本无力顾及配网结构优化和电能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在规划实施时应将规划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实施,满足负荷的增长和供电可靠性应贯穿在整个规划实施中。

1)安全性实施阶段。在规划期的第一二年,相对集中资金解决以往遗留的安全隐患。如:先着重解决开关、线路设备容量不足、不能环网操作、配电设备残旧和部分线路线径小超过载流安全极限等未符合安全运行的问题。

2)可靠性实施阶段。可靠性实施阶段应在第三年开始,配电系统的网络结构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结线方式能减少故障停电及预安排时间,提高可靠性。通过着重建设联络线路,提高供电可靠率。

3)网络优化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后,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较大提高,整个配网将得到根本改变。随着改造的深人,资金投入与指标提高的比率越来越大,应着重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网络优化。采用多供一备的方式进行网络的优化原则。通过建设变电站站间联络线,使其在出现全站停电的情况下,还能为该站的重要负荷继续供电。

4 配网规划是配网改造与建设关键环节

1)配网规划既要切合实际,又要适当超前。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关系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2)配网规划应该得到城市规划部门认可,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使规划既有权威性,又有灵活性。

3)目前配网自动化建设尚缺乏成熟经验,可以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进行。市区可以先做试点,如先建立配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这是日后的配网自动化必不可少的,对当前的运行管理也十分有用的系统。

4)把满足负荷的增长和供电可靠性作为一个重要理念贯穿在整个配网建设中。

5)实施中既要尽量依照规划目标,又要结合实际适当调整。分阶段地实现电网规划。

4.结束语

配网的规划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配网规划既要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又要保证电网的经济运行,所以配网络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可行技术的条件下,为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制定可行的配网发展方案。

上一篇:邹议电网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 下一篇:配电运行设备检修与维护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