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

时间:2022-09-01 03:00:19

浅析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

摘要:电气安装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乃至工程交工后的整个使用期,因此,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质量的优劣。笔者简单介绍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Abstract: through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and even after the whole life of the completed project, therefor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related to quality. The author introduces simpl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and safety management technology measures and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Key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9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电气工程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因此,在电气工程过程中,要把握好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

1.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

电气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发现图纸中的不足,

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电气工程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

案),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与设计图纸、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相符。根据建筑工程总体进度情况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修改与补充。

对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程的总体技术交底,由于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还要根据工程

的进度情况分阶段进行交底。明确适用于本工程的电气规范及操作规程,对相关技术文件、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对工程材料、设备进行检查和确认,为下一步工作创造条件。

1.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的电气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不允许

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严格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操作性强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

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工程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工程主管人员

在隐蔽工程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详细记录施工日志。

1.2.1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严格控制,将不合格材料拒之门外。如镀锌钢管的壁厚,厚管不小于2.5mm,薄管不小于1.5mm,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一般采用重型管,而且是阻燃型。为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三条,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牢固、紧密,要防止堵塞,绑扎必须牢固。住宅部分的墙体上一般均有开关和插座,墙体定位必须准确。强弱电的线盒间距符合要求。

现在工程设计大多采用阻燃PVC管暗敷,许多情况下往往只注意线管、线盒的检查而忽视了一个小的细节――连接用胶水。事实上如果胶水不合格,即使再好的材料、再严格的工艺要求也保证不了连接的质量,连接不牢导致砼振捣时接头脱落,所以要特别注意胶水的质量,最好选用与线管同一品牌的胶水。浇注砼时,要求每台输送泵都有电工跟班作业,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线盒。

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是否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处都须仔细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容易错焊、漏焊,所以电气工程师应提醒施工人员。这也是监理检查内容的重点,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1.2.2安装及调试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以配电箱、线盒内电线为样板进行施工,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搪锡,然后再全面展开。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设备外壳接地应良好;搞好工序衔接,防止遗漏。

施工必须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设备必须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送电调试。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的值进行调整(至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

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

发电机自启动、与市电切换,双电源末端切换的调试,尽管实施时比较简单,但往往因工种之间缺乏协调而出现问题。

消防泵的控制,因涉及降压起动、现场手动、消防控制室手动、自动起动、备用互投等控制,且涉及数家安装调试单位,很容易发生技术上、协调配合上的问题,加上这方面一些项目设计也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影响调试和验收。电气工程师必须提前熟悉设计图纸及生产厂家提供的二次线路图、控制原理图,及早发现或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作出处理。这部分调试很关键,有时很小的一点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消防工程的验收。

总之,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

制。

2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新进场员工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

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

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落实到位,电

气设备应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管理规定。

2.1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2.1.1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PE专用保

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距离较远的供电干线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2.1.2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例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分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设备的机旁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且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2.1.3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2.1.4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及负责维护保养检查,并做好记录。

2.1.5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各

类用电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了解所用设备的性能,熟悉操作规程。

2.2临时安全用电组织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2.2.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2.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2.2.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2.2.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2.2.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2.2.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Q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2.2.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2.2.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3结语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专业及

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也将更加复杂,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好管好,电气工程师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学习,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叶文.加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7.

[2]何莹.电气施工的配合与管理[J].辽宁建材,2008.

[3]王熙鸿.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J].电气应用,2006.

上一篇:关于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探讨 下一篇:邹议电网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