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7-31 02:34:11

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发展人的潜能,是现时代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学科,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不断地进行尝试,引导他们去发现、梳理知识,以求在各种条件和问题的复杂情景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尝试中培养创新能力。

一、放手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主动感知、独立思考是形成其主体人格、发展思维,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课标中新增加的双基,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尝试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变“先讲后练”的被动学习为“先练后讲、先试后导”,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技能,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

(一)放手尝试,使全体学生乐于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的放手,使学生感受到“信任”与“激励”,且对新知充满了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去探求知识、启动思维,克服盲目性和依赖性。例如:教学“分

数、小数、混合运算”时,我首先出示题目“2.5×”,让学生进行尝试、探索。有的学生用分数计算:2×;有

的同学用小数进行计算:2.5×0.2;还有的同学直接约分。对于学生所作的种种尝试教师都给予鼓励,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探索中,掌握了分数、小数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且体验到了尝试成功的快乐。

(二)放手尝试,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寻求发展的空间

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学生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素质教育要求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即要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因此,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尤其是少数“学困生”和“学优生”。尝试教学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给学生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有效活动空间;自学课本、独立尝试、分组讨论、质疑问难、阐述意见等,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了教学全过程,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穿插其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认真自学、积极尝试、尽最大努力主动获取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使潜能得以发挥,在参与探究中培养了创新精神。

二、大胆尝试,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多年的农村教学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大多数农村孩子的胆小、拘谨与创新意识的缺乏。我想这虽然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但主要原因应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所致,“教育的使命就是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和潜能”。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无数的事实证明,许许多多的创造发明都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在不断尝试过程中,培养了顽强的意志,勇于实践的精神,点燃起智慧的火花。因此,使学生敢于尝试、学会尝试,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事实上,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获得结论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的创新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来完成;而创造性思维首先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尝试教学的意义就在于调动了全体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挣脱了教师牵制的“缰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教

学《通分》时,可先出示题目:“你能比较出和的大小

吗?”让学生尝试,学生观察题目后发现问题——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无法比较,这时教师稍加点拨:“如果用前面的方法进行比较,这两个分数要怎样进行转化?”以此激活学生思维,并让其继续尝试;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可以转化成为“分子相同的分数”或“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出大小;通过讨论、分析最终领悟到:把原分数转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来比较最为合理,而这个过程就是“通分”。

三、以“问题解决”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知觉材料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进行思维活动,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以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1. 新课教学中积极创设以问题情境为特征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研究的未知问题相联的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创造力。

2. 在实践操作中寻求“问题解决”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中可多提供一些让学生观察、操作、实验、思考的机会,如: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中,使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尝试用“割补”“拼凑”的实验方法得出结论;在学过“比例尺”后,让学生分组实地测量学校操场或花圃的有用数据,然后自己定比例尺、尝试自己设计、绘制平面图,使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提供的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3. 在深化练习中提高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体现在思考问题时的灵活性、多向性和简约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激发,善于捕捉有创新意义的信息,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创新,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估算”及一些答案不唯一的习题等,给学生有创造的空间,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重要结合点,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不断地去尝试,探索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谈孙中山先生的非唯物论 下一篇:关于诗歌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