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明理散文的成功“秘诀”

时间:2022-07-31 12:06:03

借物明理散文的成功“秘诀”

最近品读的名家时文,都是借物明理的散文。文章的思想之光一一划过脑际,触发了我对借物明理散文的几点思考。

一、“物”与“理”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联想才自然贴切,有说服力。面对一杯没有豆渣、香味纯正的豆浆,你也许会止于一饮而尽。散文家苇笛却不是这样,“我一边享受着豆浆醉人的芳香,一边感慨不已”。于是,合情入理的联想一一亮出:豆渣——痛苦磨难……;去渣豆浆——无滋无味的人生;溶解豆渣的豆浆——有价值的原味生活……你看,揭示豆浆与人生的内在联系水到渠成,多自然啊!真是“小豆浆自然连接大生活,小物件处处牵手大人生”。苇笛的《邂逅原味豆浆》分明是引导读者“邂逅”并品尝美妙的“豆浆人生”。请欣赏:

邂逅原味豆浆

苇 笛

只一口,我便愣住了——浓郁纯正的香味是如此熟悉如此亲切,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常吃的炒黄豆。一小口一小口,我一边慢慢品尝,一边打量豆浆小摊,摊上很是清爽,一盆泡好的黄豆、一台豆浆机。卖完榨好的豆浆后,摊主熟练地舀了几勺黄豆倒进豆浆机里,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打开开关,豆浆机开始工作,不到十分钟,豆浆榨好了,摊主将豆浆依次倒入排好的杯中,直到豆浆机空了下来。豆浆机这一空,空得我大为惊讶:“豆渣哪去了?”

“没有豆渣呀。”看着我惊讶的样子,摊主笑了,“这款豆浆机的性能特别好,豆子磨得很充分,一点豆渣也不剩。”摊主随意地说着,似乎在说一件平常事;而我,真的惊呆了——我曾经无数次在家里榨过豆浆,我也曾无数次见人磨过豆浆,但无论哪一次,与豆浆相伴而生的,都是一大堆豆渣。

那一刻,面对空空的豆浆机,我恍然大悟——正因为每一粒黄豆都被彻底磨碎,正因为豆浆机里未剩下一点渣滓,才有了豆浆那浓郁纯正的香味;而这,才是豆浆的原味啊。反过来,当大量的豆渣被我家的豆浆机滤掉后,我也只能喝到寡淡无味的豆浆了。

离开那家小摊时,我又买了一杯豆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享受着豆浆醉人的芳香,一边感慨不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杯豆浆呢?面对生活的痛苦、面对尘世的挫折、面对情感的磨难……面对种种不如意,许多人下意识地排斥,将它们当作“豆渣”弃之不顾;殊不知,如此一来,他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苍白平淡无滋无味。只有那些豁达而睿智的人,才敢于接纳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眼泪还是欢笑,无论是甜蜜还是酸楚,无论是幸福还是悲伤,无论是慈悲还是仇恨……所有的一切,他们全盘接纳,并且在心中不断咀嚼不断反省;而他们,也就因此拥有了原味的生活,也就因此尝到了生活的真正滋味——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啊。

(2013年5月10日《扬子晚报》)

二、“物”可平凡常见,“理”须“发人未发”,独到新颖,才有穿透力。人们对名句“草盛豆苗稀”耳熟能详,但对“草”与“豆苗”一“盛”一“稀”的状态,恐怕很少有人作过褒贬抑扬的现实思考。《邂逅一句古诗》的作者不仅思考了,而且多有颠覆性的哲理慧语——“人生在很大意义上,在于如何经营豆苗和草”;保持一块“草盛豆苗稀”的“心地”吧,不妨让人生的“无用之事”“盛”一些吧,让太多太强的欲望“稀”一点吧,这样,才能“品尝到生命深处的愉悦,嗅到天然的、毫无杂质的馨香”,才能喝上“心灵泉眼”流淌出来的“清泉”。“福田在心,不假外求”,这八字蕴含的人生哲理颠覆了流传甚久的积习陈见,烛照人生,这就是借物明理的穿透力!让我们共赴这“邂逅”之旅:

邂逅一句古诗

姜仲华

“种豆南山下……”晚饭后,6岁的女儿背古诗,当背到第二句“草盛豆苗稀”,对这首诗早已熟悉的我,心里忽然轻轻地动了一下。

草盛豆苗稀?我不禁好奇,想:“你是种豆呢,还是种草呢?”仿佛听见一个声音说:“还用说,我是种豆啊!”

我问:“草比豆苗多啦!你还若无其事?还写成诗?简直……简直‘没心没肺’!简直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一刹那,我似有所悟:也许人生就妙在这里:越单纯、不算计,越能品尝到最本质的幸福。越算计,算无遗策,也会自己裹进去。草盛豆苗稀,是一种无心之乐、无心之美。不算计,得失成败,都随便。忽然想到,陶渊明的“草盛豆苗稀”这块地,也可比人的心地;豆苗和草,可比人生的两类事——豆苗,是人生的“有用之事”,如吃饭、挣钱、事业、名利、成功等等;草,是人生“无用之事”,如田园,静坐,野游,赏月,听雨,看雪,喝茶,读书……

人生在很大意义上,在于如何经营豆苗和草;豆苗和草的比例,草是否重要,决定了人生的很多东西,比如价值取向,苦乐体验等等。按许多人的想法,见到“草盛豆苗稀”,会心急火燎立即除草,补齐豆苗。这样,豆苗就太“密”了,没有草了,欲望太多、太强了,心里就会“满”,密不透风。

不禁想到,人们心情焦虑,并非缺吃少喝,而是欲望太多,眼睛盯着“好事儿”“好生意”……那么多“好”,在心里倒腾,便铆足劲儿去抓,心里密密麻麻的,心情变得苍白枯干。倒不如这位“草盛豆苗稀”的人,心里冲淡、自足。

一个“稀”字,妙。心中开阔疏朗,可以从容穿行,无所牵挂。因为“稀”,看见了天上的光,看见了飘逸的云,听见了虫声鸟声,拥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草盛豆苗稀”这句诗写出后一千多年,有位叫张爱玲的女子,又写道:“人生的乐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上呢!”她也知道了“草”的妙处,和陶渊明堪称千古知音。

“草盛豆苗稀”的陶渊明,品尝到了生命深处的愉悦,嗅到了天然的、毫无杂质的馨香,开掘出了心灵里面的泉眼。因为总能喝到里面的清泉,所以,粗茶淡饭,他也吃得滋味深长。

在这个无事的夜晚,我和这句古诗邂逅了。这句诗让我知道了,福田在心,不假外求。

(2013年5月7日《扬子晚报》)

三、“借物”摹状具体,“明理”触摸现实,深度挖掘,有震撼力。小区里名贵花卉残缺凋零,“拉拉秧”张狂肆虐。其“弱‘花’强食”之过程,作者细致描摹,使之成为“明理”之有力铺垫。文章用“反复思索”一转,辟出新论。新论之“新”,在于触摸社会现状,提倡匡正祛邪——当今社会,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崇高与腐败正如小区的这场生存之争,“我”因除恶反被“咬”几口的遭遇也不鲜见。让那些“阻碍美、破坏美、妒忌美的拉拉秧式的人或物,事或行,都会统统地远离我们”的呼喊,体现了作者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给读者极大的心灵震撼,令人思考。请倾听作者的娓娓诉说和振聋发聩的呼喊:

清除葎草 陈庆礼

在我家居住的小区里,不论是楼前屋后,还是花园路边,人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植物,它刚出土时,枝叶上就布满凹凸起伏的麻纹,看上去比一般的草类壮实得多。出土不长时间,每棵幼苗会分蘖出许多深青色的枝蔓,绵延好长好长。枝蔓上还长着稠密的小刺,像锯齿或钢锉样。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同时,总想不通,此类长相并不怎么招人喜爱,普通寻常的杂草,为什么能年年生长在大庭广众之下呢?后来经多方打听,才知道当地老百姓叫它拉拉秧,书本上称它为葎草。是一种生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草本植物。

春天,拉拉秧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无名小草和多种栽培的名贵花卉,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争奇斗艳,鲜嫩爽目。一开始,花和草儿长得很快、很旺,但不知怎么回事,花草却渐渐地萎缩了,叶片有的枯黄,半是凋零。一次,我好奇地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用双手分开密匝匝的草丛,一下子愣住了,啊!原来小草、花卉的根部和腰身被拉拉秧的枝蔓死死地缠绕着,我想把它们分开,可费了很大气力,竟然没有拽动,手和胳膊反而被“咬”了几口,很快现出几条血道子,火辣辣的疼。我忙把手缩回,心里咒骂起这不友好的东西,同时也为花草的命运担心。

夏天,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拉拉秧毫无顾忌地疯长起来,枝蔓几乎布满楼下空地,覆盖花园美丽有序的冬青、黄杨、杜鹃、月季等;还有的像青蛇一样挺身昂首爬到高高的玉兰和桂花树上,拉拉秧俨然成了小区、花园里的主角和主宰。受伤害的当然是小区的环境和花园里的树木花草。没几年光景,小区初建时的那种树木葱茏、花卉绚丽的多彩景象,日渐暗淡失色,残缺凋零。

最近,我反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人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不正是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吗。日常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主动伸出手来,自觉兴利除弊,那些阻碍美、破坏美、妒忌美的拉拉秧式的人或物,事或行,就会统统地远离我们。 因为,一切与时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明不相和谐的音符是注定要被清除的。真理必将战胜谬误,正义压倒邪恶应该是条铁的定律。

(2013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借物明理文章构思立意的自然、新颖、深刻,显示出自作者的灵感、顿悟,可谓“妙手偶得”;其实,作者高超的观察力、洞察力、联想力和语言表达力,深厚的阅历积淀、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感,才是作者思想的“光源”。

上一篇:分阶段的教育孩子 下一篇:钱骏:期货交易是避免犯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