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31 11:47:08

生本理念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以后语文能力的发展。文章对生本理念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关键词:生本理念教育;识字教学;识字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44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特点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生本理念下的识字要求是让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动力。

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这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任务是艰巨的。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所以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识字的舞台。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课制宜地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课制宜地创设五彩缤纷的教学环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组织与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真正喜欢上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如果死记,没有好的方法,可能很快就会遗忘,所以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灵活识字,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并让同桌相互交流识字方法,然后全班汇报。孩子的创造性是惊人的,他们的记字方法生动有趣,思维活跃的孩子创造出好的方法供全班用,无形中也帮助了那些学习比较落后的孩子。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如“哭”字,学生比较容易写漏一点,教师可以指出“哭”上两个口就像是眼睛,两个口下面的一点就像是眼泪。这样,学生写“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就不会漏写这一点了。又如“告”字,教师可打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总而言之,只要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相反,如果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过早地压上死记硬背的沉重的学习负担,不仅达不到识字的教学目的,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

二、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一)读文识字

低年级识字需要凭借意义文块采用整体识记、识别的方法,让学生依托意义文块支架,识记字音,加快认字的速度。采用范读、领读、指读、分组读、接龙读等多种形式,重复而不机械,能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熟读成诵,整体定位识记生字。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使课文在他们的头脑里形成一个文块,在识字时起到小字典的作用。此外,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供多样化的刺激,挖掘与开发学生更多的识字潜力。

(二)课外阅读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因此识字的过程也应该与阅读相结合进行。通过学习,学生用自己已经学到的字阅读儿童书籍,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会促进孩子主动识字。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课外书籍,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天地》《少年文摘报》等阅读材料,也可以在班上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学生读书的兴趣增强了,自主阅读的主动性也会逐渐提高,从而就增加了识字量。

(三)利用生活环境识字

识字教学应该是开放的,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感受并悄然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养成识字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利用社会环境,想方设法鼓励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识字,通过多种途经巩固他们的识字效果,增加他们的识字量,比如学校的校训、校内的一些主题标语、程表、同班同学的姓名以及街上的广告牌、店名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这样做,既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丰富了学生的字词积累,又提升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结语

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在课堂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自主自觉地与文字打交道,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扎实,积极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

上一篇: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市场化路径选择 下一篇:幽默是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