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金花少年

时间:2022-07-31 09:20:33

恰金花少年

坐在球员休息区,韩馨蕴仍然气鼓鼓的,黝黑的脸蛋呈现的表情更加凝重。

在“好运北京”2007 年国际网联巡回赛的女单1/4 决赛中,17 岁的她输给了美国选手劳伦・ 阿尔巴内塞,此时的对手正在距他两米远的地方享受美食。

韩馨蕴回头看了一眼对手,然后转过头自顾地啃着手指头,这是她的习惯动作。她的母亲坐在旁边,看到女儿一脸惆怅的样子,做妈的表情也有些复杂,不知道如何开导才好。这幅画面折射出职业网球的残酷,胜利者就有下顿美味的晚餐,失败者只有郁闷陪伴左右。在新落成的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中,小到几平米的范围内,每天不知有多少这样的故事上演。

成长的影子

就在一个小时前,韩馨蕴面对那位叫阿尔巴内塞的女孩时,几乎没有了章法,她几乎是以溃败的姿势离开赛场。在比赛过程中,韩馨蕴做了很多种打法上的尝试,最终却只能用拍子敲身后的场地围挡泄愤。

对于这场比赛,韩馨蕴并非没有准备,她和母亲在奥体公寓详细研究了几套方案。国家队队友刘婉婷告诉她,这个美国人打法比较黏,让韩馨蕴做好打艰苦战的准备。

从打法上说,左手持拍的韩馨蕴身体强壮,爆发力在同年龄组的队员中相当少见,属于暴力型的打法。为了能击败对手,韩馨蕴临时和母亲决定改变策略,用相对保守的打法去磨对手,事实证明她们的判断是错的。

“气死我了,我怎么就打不死她。”刘婉婷从远处走过来,看到韩馨蕴嘴巴翘得老高,就知道比赛结果了。“怎么说呢,那个人也像你说的那样,也有点不像吧。”韩馨蕴又看了一眼身后,然后无奈地笑了。

双打搭档徐一也过来了,她们俩已经没有比赛,索性去财务那边把奖金拿回来。捏着薄薄的几张美元和收据,韩馨蕴羞涩地笑了,“嗨,其实真没多少钱。”

从韩馨蕴的身上,可以见到很多中国网球运动员成长的影子,因为她们基本都是省市队模式下培养的队员。

韩馨蕴是锦州人,她7 岁时参加过一个网球培训班,后来就利用寒假期间到大连参加集训。由于这次集训,大连方面的教练就喜欢上这个泼辣的小姑娘,她的身体比同年龄的孩子都要强壮,而且在场上非常有斗志。

经过教练三番五次的动员,韩馨蕴的父母终于同意让孩子打网球,毕竟当时这孩子已经深深迷恋上这个项目。后来韩馨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连队的一员,并且一练就是两年。

两年之后,浙江省方面建了新的场地等设施,并且接手了这支队伍,韩馨蕴从此开始代表浙江队打球。一年前她入选了国家二队,并且长期在北京训练。她告诉记者,一年也没多长时间在杭州。

“这孩子多少年都是自己在外面闯,如果在北京的话,我还偶尔能看看她。”说到女儿,韩妈妈的语气满是疼爱。不过,韩馨蕴的性格却相当开朗,她很珍视与同伴的友谊。比如平时在奥体训练间隙,她会同徐一一起请瑞典外教吃中国小吃。

尽管进入国家二队,但是队员们的紧迫感仍然很强,这从家长的言谈中也能体会得到。“到她这个年龄,最需要的就是突破,如果再上一个台阶就好了。”尽管韩馨蕴是1990 年出生的孩子,但是望女成凤的母亲仍然习惯性焦虑。

在母亲看来,进入一队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但刚刚才进二队的韩馨蕴显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孙晋芳就比较看好韩馨蕴,觉得小孩从身材到性格都有做优秀运动员的潜质,不过如何前行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

金花照常升起

同韩馨蕴差不多,她的双打搭档徐一是在天津队成长起来的。“我也是因为参加了一个学习班,谁知道学了之后就没法扔掉,最后就一直练到现在。”

徐一说,进入国家二队后,现在外出比赛的机会要比以前多不少,她现在一年能打10 站左右的比赛,国外比赛能有3 站。“我现在就希望能多参赛吧,别的都挺好的。”

在徐一打单打时,韩馨蕴给搭档加油的方式通常是吼一嗓子加油,这是东北姑娘性格泼辣的表现。出生在天津的徐一则不同,身材瘦小的她,性格也很内向。当她看韩馨蕴打比赛时,多半会支着脑袋耐心看,看到好友把球打飞了,她会拍着大腿直惋惜。

徐一比韩馨蕴大两岁,她俩已经是中网的女双亚军,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不过,韩馨蕴的母亲却很低调,她总是说:“那是蒙的,这俩孩子还要磨练很多东西。”

就在“好运北京”的赛事中,这对组合的确让人见识了年轻选手不稳定的一面,最终连8 强也没能打进。徐一站在场边就开始掉眼泪,性格好强的她只有这时才会显露真性情。

不过,输掉单打比赛后,徐一就已经能学会调整情绪,尽管那相当困难。坐在网管中心的车里,徐一望着渐行渐远的奥运场馆小声地嘟囔着:“我就很佩服有些球员,球输了也不生气,一会儿就又说又笑。”

笑到最后的人是周弈妙,拿下“好运北京”ITF 女单冠军的她,站在场地中央,露出了两颗小虎牙。此时的她,刚刚过了16 岁生日。

在今年的澳网和法网中,这个湖北妹子都闯进了青少年组的16 强,此次奥运测试赛斩获头彩,更预示着这朵未来金花前程似锦。

中国大多数网球运动员都是省市运动队培养,然后一级级向国家队输送人才。周弈妙父母也是网球教练,但他们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周弈妙大概从5 岁左右就开始打球。几年之后,周妈妈觉得女儿跟着自己练成长有限,就找到了上海著名教练夏嘉平。回忆结缘周弈妙,夏嘉平就乐了:“应该是一拍即合吧。”

如今算来,夏嘉平带周弈妙已经有三年半了:“她的特点就是打球节奏比较快,身材并不高大,只能走灵巧的路子,在这个基础来进行塑造。”

跟周弈妙交过手的队员,对这个小孩的共同印象就是快。无论是击球的时机还是战术的变化,她总能牵制着对手在走。一位教练在评价周弈妙时说,这个小孩的打法有李娜的快和彭帅的重,只要训练得当很有前途。

消瘦的身材、昂扬的斗志,周弈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往海宁身上想,更何况她本人的偶像恰恰就是海宁。但是,夏嘉平却给弟子泼了冷水:“她还很小,与海宁这样的名将差得太远了,根本没法比。”

关于未来的报告

中国女网的建制分为一队、二队和三队。一队主要是郑洁、李娜、彭帅等队员,他们已经能在国外参加一些级别较高的巡回赛。

为了补充新鲜血液,不久前中国女队将张帅、孙胜男、季春美等队员上调一队,以填补几位老队员因伤病造成的空缺。

按照中国女队的建队原则,二、三队的流动是非常大的,一般每半年会调整一次。网管中心副主任高沈阳举例子说,某球员就因为成绩不好被调整回地方队,徐一就被升到了国家二队。“谁成绩好谁就上,这是我们的原则。”

从目前来看,国家二队的成员包括刘婉婷、徐一、韩馨蕴、鲁晶晶几个人。每年都会打20 站左右的比赛,国内国外各半。三队的年龄要更小一些,基本上都是生于90年开外的队员,周弈妙便是代表人物。

中国女网后备球员的培养方式不外乎三种:首先是传统的省市队,队员数量会占到整体的八、九成;其次是俱乐部模式,比如周弈妙就是上海巴士网球俱乐部培养的队员;最后是一些“个体户”,极少的一部分小队员靠家里掏钱在欧洲训练学习。

不过在夏嘉平看来,由于锦标主义在地方队大行其道,因此现在的青少年培养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省市队过早要成绩,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其实在大家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谁的失误少成绩自然便要好一些。但问题是成绩好了,很多孩子的能力却并没有提高,她们的自信是保守思想下培育起来的。”

1991 年,来自上海的夏嘉平夺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单冠军,实现了中国网球手在世界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5 年前,他从香港回到上海,出任巴士网球俱乐部的教头。在夏嘉平看来,俱乐部模式要比省市队优越许多。首先,由于俱乐部属于各大企业,后备资金方面要比不少省市队充足许多,钱一般不是问题。其次,俱乐部不会像省市队领导那样过多干涉教练员的工作。

“很多省市队,教练都是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执教。他们年初要交1 万到几万的保证金,如果年底主带的球员达不到成绩,他不但没奖金,连保证金都拿不回来。”谈起锦标主义的话题,夏嘉平解释说,“球员小时候需要有输球的过程,然后才能真正成长,但国内很多队伍都等不了这么久,他们需要不断出成绩让领导满意。所以一些有潜力的苗子,没出来之前就被淘汰掉了。”

对于这些问题,高沈阳则认为,中国的网球人口数量和经济环境决定了青少年队员的培养仍要以传统的省市队培养模式为主。“我们要像欧美国家选手那样,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很难。”而就国家二队的整体水平,高沈阳认为在亚洲范围内属于中等偏上,但放眼世界范围内还是显得薄弱一些:“像在中网夺冠的扎维,年龄虽然也很小,水平却是我们的队员很难达到的。不过对于青少年的培养,我们几年前便有了长远规划和投入,一切绝非仅仅是为了一届奥运会那么简单,我们看重的更远的未来。”

上一篇:戴维斯杯你不知道的故事 下一篇:新上海滩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