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职工思想脉搏 强化队伍教育管理

时间:2022-07-31 05:24:07

把准职工思想脉搏 强化队伍教育管理

摘要:结合职工队伍思想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不良倾向,通过加强正面引导,努力把基层职工的注意力凝聚到促进发展、促进和谐上来;加强心理疏导,培育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加强人文关怀,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职工教育管理 思想引导

一、职工队伍思想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不良倾向

思想观念日趋个性化。随着用工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近几年新进员工大多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这一群体思想观念开放程度高、知识信息量大、自我意识强、吃苦奉献精神较差,对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非常关注,参与共创共建的大局观念淡薄。部分年轻职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淡薄,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甚至脱岗离岗等现象,管理难度较大。

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受各种因素影响,多数职工在自主意识增强的同时,理想信念有所淡化,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自由、轻纪律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成了个别职工实际奉行的价值观。有的过分看重个人的舒适和享受,对工作凑合应付,积极性不高;有的职工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对思想教育、典型模范不以为然;有的职工存在盲目攀比心理,总觉得企业亏待自己,却从不考虑自己对企业的贡献度。

工作动力不足,发展前途不明。这一点在基层干部的身上体现的较为明显,部分年龄偏大的基层干部,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创新能力和进取意识普遍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管理的缺位、失位现象,老好人现象严重,对歪风邪气不敢碰硬,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少数职工的错误行为。

热点难点问题逐渐显露。近年来,随着职工利益诉求的不断攀升,一些敏感性强、职工群众感到较为困惑的热点焦点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如,用工形式多样化带来的职工收入差异化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影响着各个群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工队伍的心理失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是队伍管理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职工利益诉求、价值追求各不相同,由此带来的一些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和情绪需要去引导和理顺;随着网络信息的大众化、媒体化,网络生活从虚拟走向现实,很多网上不良的东西已经成为矛盾激化、问题发生的集聚点和发酵点,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二、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1.加强正面引导,努力把基层职工的注意力凝聚到促进发展、促进和谐上来。针对部分职工过分看重利益得失,盲目攀比、心态失衡的不良思想倾向,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得失,进行比较。如对有的职工“只横向比,不纵向比,感恩意识缺乏”,要通过清晰明白地阐述政策、解读形势,引导干部职工由“比收入、比福利、比享受”向“比能力、比素养、比贡献”转变,理性地看待个人利益得失,把思想和干劲凝聚到爱岗敬业、创新创效上来。针对少数职工岗位意识弱化、职业道德操守缺失等问题,要重点加强敬业、乐业、勤业教育,使干部职工懂得从事本职工作的意义,懂得岗位是安身立命之本。特别是狠抓新入厂年轻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这个群体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等特点,强化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灌输,让这些年轻员工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清楚地知道应当坚持什么、遵循什么,把职业道德转化为岗位上的自觉行动。

2.加强心理疏导,培育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要定期深入到职工群众中搜集问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解疑释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疏导,让掌握政策的部门讲政策。针对部分职工在遇到特殊情况下,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异常心理等问题,要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员工健康向上的心态。特别是在政策出台时、利益分配时、任务繁重时、家庭矛盾时、工作挫折时、身体不适时、岗位调动时、意见分歧时、建议未果时、沟通障碍时,及时靠上去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按照“要倾听意见,不要强硬控制;要适度宽容,不要心胸狭隘;要寻找亮点,不要计较短处;要亲和友善,不要板起面孔;要吃透症结,不要蜻蜓点水;要准备充分,不要盲目出击;要换位思考,不要固执己见;要优化环境,不要紧张氛围;要情理相融,不要呆板教条;要善始善终,不要半途而废”的“十要十不要”原则,建立干部与职工的“一对一”沟通调解机制,适时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加强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心理激励,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3.加强人文关怀,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面对社会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深层次思想问题,要坚持把职工进步作为第一目标、把职工冷暖作为第一责任、把职工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需要作为第一重点、把职工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感化人的工作过程中促进形成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对待职工群众民生诉求上,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最重要、企业利益最关键、职工利益最根本”的思想,在职工群众高度关注的福利待遇、住房分配、子女就业、工作生活环境改善等诸多热点焦点问题上,竭尽所能办实事、解难题,从源头上化解思想困惑和疑虑。同时,积极向职工群众宣传各级组织近年来加强民生建设的举措和成效,宣传改善民生需要时间、需要统筹、需要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道理,引导职工群众理性平和地看待民生改善。在对待职工自身成长发展上,关注职工成长,把职业生涯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畅通成才渠道,创造各种条件保护好广大干部职工求上进、求进步的积极性。在保障职工权益及情感关爱上,从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保障各项权益,关心关注冷暖需求。坚持从关注职工健康入手,千方百计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坚持用“心”凝聚队伍,注重情感关爱,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儿上。特别是当职工生病、家庭纠纷、婚丧嫁娶、子女升学、买房搬家等特殊时候,开展家访慰问、解决具体困难,在以情感人的过程中实现凝心聚力。在对待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以企业为主阵地,加强对“职工之家”、“青年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阵地的投入和管理,通过组织文娱活动、文体交流等,丰富八小时之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扩大参与面,增强吸引力。

上一篇:我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内外部因素浅析 下一篇: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