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机制探析

时间:2022-07-31 04:25:24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机制探析

摘 要:在汉语传统语法中,副词常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当前,“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言现象越来越多,并逐步被人们在潜意识接受。本文在对“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从程度副词和名词的语义认知出发,以原型范畴、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为理论框架,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义、语用过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 语义认知; 原型范畴; 隐喻; 转喻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1-0000-02

在汉语传统语法中,副词常常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而今在汉语的实际运用中,出现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语用,诸如“很中国”、“真女人”“非常教条”以及“太CNN”等等,“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现象不断出现,并且能够到达出其不意的效果,人们在潜意识里逐渐接受这种现象。早期,有些语言学家不承认这一结构的合法性,有些认为是一种临时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多从三个平面进行分析。而真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这一结构研究的人较少,本文在对“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历史回顾的基础上,从程度副词和名词的语义认知出发,以原型范畴、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为理论框架,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进行分析。

一、 关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现象的讨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副词能否修饰名词就已进入人们的思考范围。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语用的实践,出现了三种观点。针对这一问题,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熙和吕叔湘的《语法修辞讲话》中认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仍然很少使用“副词+名词”结构形式,但在极少的文学作品中会看到一些例子,这在当时被看作词类活用现象。如茅盾《夏夜一点钟》作品中出现“这些都是很‘感情’的话”,这里的“很感情”就属于“副词+名词”结构。此外,邢福义等人承认副词修饰名词的合法性。他提出了“特例说”,认为“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但并不否认副词修饰名词的事实,虽然副词可以修饰名词,但是同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比较起来,无论如何,也只能算是特殊现象。”[1]

早期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多倾向于解释这一结构是否合理、规范。近年来,随着语言的不断运用尤其是网络语言的出现,程度副词与名词搭配用法风起云涌。 “规范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除非极个别的真正的难以为人所接受的‘语病’以外),通常都有其可解性。”[2] 因此,我认为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临时的词类活用,并尝试从语义、语用和功能方面解释。如果说出现的频率少的话,用约定俗成的规则解释还差强人意,但随着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呈现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解释现象时原因应该并非约定俗成那么简单。同时,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名词都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而且结构中的名词选择是有一定讲究的,这其中包含了认知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这一结构及其成分进行认知心理的探析。

二、“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成分的认知分析

词类作为一种原型的语法范畴,其内部由包含某些特征的类似成员构成,而究竟哪些类型的程度副词和名词能够进入这个结构,我们认知角度来对程度副词和名词进行分析。

(一)名词和程度副词的语义认知

从认知角度上讲,名词区别于动词、形容词的特征在于离散性和非连续性特征。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形容词,在“程+名”结构中,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差别在于指称性和描述性,指称义是一个名词的理性意义,而描述义可以称之为联想意义。如果名词失去了指称性,则更多倾向于描述功能。“程+名”结构中,名词失去了指称性,更多倾向于描述功能。

程度副词是相对封闭的类,其内部成员是相对有限的,有万分、很、非常、更、极、太、有点儿、稍微、(比)较、略、最等等。它们常用来表达程度量的大小,主要功能在于描摹形容词或动词的程度量。根据表达程度的强弱,我们可以把程度副词按程度量的大小大致上分为强、中、弱三个级别,在“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中,较为强烈的程度副词出现的频率较多,如“很、非常、太、特”等,而诸如“稍微、略”等程度较弱的程度副词用于这一搭配的频率相对较少。“程+名”多选择程度量强的程度副词,原因在于使用者在选择“程度副词+名词”时的心理是为了表达新颖的语言效果,给人以形象丰富的表达效果和心理上的冲击力。

(二)“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使用一方面取决于名词的性质意义,另一方面取决于语言运用者当时对这一特异结构的感受和需要。首先,名词的性质意义就是认知角度中名词的描述义,即联想义。例如“他一向很绅士”中的绅士,理性意义指礼节和外表都很讲究的男士,而它的描述意义可以为待人谦和、温文尔雅等。而使用者在运用这一词语,一方面是由于自身需要,另一方面是使用者脑海中有对这一词语特定的联想意义,是“待人谦和、温文尔雅”,而不是“举止做作”,其实这一义项早已潜意识地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

三、 对“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解释

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人类要认知事物,就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找出其共有特征或者一定范围内的相似性。词类作为一种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转喻和隐喻是词义拓展的主要方式,不仅是两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

(一)原型范畴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原型理论,又称为原型范畴理论,不是通过成员的共同特征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内部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组织起来的。词类作为一种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且存在着某种类程度高低的差别。正是由于相似性,才区分出不同的种类。名词之所以能够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充当句子成分,是因为名词相对于动词、形容词来说,具有离散型和非连续性的特点。当然,原型范畴内部成员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核心成员和非核心成员、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的差异的。例如“朝气”和“石头”相比较,“朝气”一词对名词原型范畴的依赖程度要弱于“石头”一词,而在词类内部成员中,“石头”的核心成员地位要强于“朝气”。

名词具有概念意义和描述意义。“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多倾向于其描述意义,而非概念意义。如:他很奶油。这里的“奶油”在此类上属于名词,指从牛奶或羊奶中提取的黄色的或白色的半固体化的食品。而这一结构中,奶油一词除了具有典型特征,还具有非典型、边缘特征。“很奶油”中的“奶油”不是指具有某些特征的食品上的概念意义,而是侧重于非典型意义,即奶油所具有的特征阴柔。有人会提出为什么不用“很阴柔”,而用“很奶油”?因为“很奶油”具有更为丰富的意义,会让人们一听到这个词语就会想起“白色、香甜、腻人”等义项,表意形象,更方便人们认知。

(二)隐喻

隐喻是以相似联想为基础,利用一种形象的、具体的、熟悉的概念来代替抽象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是从一个认知领域投射到另一认知领域”。[3]隐喻利用投射的方式,本质在于让人们更容易认识事物。

例如“他的想法太小儿科”,“小儿科”作为名词接受程度副词“太”的修饰。“小儿科”本意是指医院专门给儿童看病治病的科室,例句中比喻幼稚的,价值不大的想法。这里运用“小儿科”一则是因为形象、易于理解,再者是表达意义丰富,使人能够联想起相关的义项。同时,与“想法参考价值不大”相比,语言简洁,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省时省力。

(三)转喻

转喻是指在同一认知域内运用突显、易感知的事物特征来替代另一事物,它依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依赖性。 “用重要、突显、易记忆、易辨认、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是转喻的本质。”[5]转喻一方面体现构造出来的认知框架,另一方面体现事物的显着性效应。常见的名词转喻表现为部分和整体,事物和性质的变换。如“他很女人”中的“女人”范畴,可以转喻为女人的特征,如举止搔首弄姿、做事犹豫不定等。

此外,同一范畴,其表现的特征有可能不同。例如( 1)他穿着很上海;(2)他办事很上海。例(1)中上海代替时尚、潮流的特点,例(2)中上海表现为都市化,高效率的特点。这可以反映同一范畴内主要特征的不同。因为在特定范畴,内部成员折射不同特征,在语言运用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因此即使是同一词语,其突显的特征有所不同,该词语转喻的内容也是有所不同的。

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程度副词+名词”中名词在原型理论上倾向于描写功能。要判断一个词是否能用于这一结构,首先得看其是否具有描述意义,再者是二者之间的语义特征是否相似、想通。而“转喻是以事物间的临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识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其它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领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的认知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描述。”[4]

四、 结语

名词到底能否程度副词的修饰,至今在语法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仍是讨论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有些“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搭配仍在很大争议,如“很都市”、“很淑女”等。另一方面,“程度副词+名词”风起云涌,成为一种流行,运用恰当的话,在语言表达时不仅没有歧义,而且会收到新鲜、形象的、打破常规的表达效果。在这些搭配中,有些只是新鲜体验,出现了后来的沉寂;有些被人们乐于使用,流行固定了下来。

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当语言不能达到人们希望的交流效果时,会创造适合自己的语言。当运用达到一定量时,会成为流行趋势。对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当传统的解释方法不能进行合理的解释时,我们有必要换一种思考方式,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知识进行分析。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出现体会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情况和变化,反映了语言使用的创新。当然,目的是为人们的认知和交流服务的,最终会带动语言自身的变化。

注释:

① 邢福义.关于副词修饰名词[M].邢福义学术论着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② 张亚军.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③ 王杨.原型范畴理论与名词意义的拓展[J].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9.

④ G. Lakoff,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5) .

⑤ 陈霞,曹莉,辛倩.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分析[J].文学界,2011年01期.

参考文献:

[1] 冯英.汉语义类词群的语义范畴及隐喻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 甘世安,陈刚妮.名词的原型理论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0.

[3] 邵敬敏,任芝锳,李家树,税昌锡,吴立红.汉语语法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 张彦群.“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综述.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上一篇:个人养老金保险合同 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