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业大会讲话

时间:2022-07-31 03:35:33

全市工业大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大会,是贯彻市党代会、人代会精神,推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次再动员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回顾总结过去几年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全面部署工业强市各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合力扶工,加快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组织专门班子,全面梳理了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扶优扶强政策和落实情况,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反复讨论修改,拟定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先进临港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刚才,会议通报了扶优扶强达标工业企业及企业经营者,并对**工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举行了颁奖仪式。等会,市委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会议的安排,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工业强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过去几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坚决贯彻省委“八八战略”、市委“六六决策”,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临港工业,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3×3”产业发展重点不动摇。在主攻目标上,加快建设先进临港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船舶修造、临港石化、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大宗货物加工等临港产业。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了“一体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和本岛“南生活、北生产”总体思路,及时启动本岛北部大开发,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区块开发和特色临港产业岛建设。在发展环境上,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工业扶持政策,加快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养海洋经济人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了我市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发展快,经济规模明显扩大。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05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速达到26.7%。规模以上企业由2001年的228家发展到20**年的486家,上亿企业由5家增加到20**年的72家,有7家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中一家企业突破20亿元;有5个乡镇街道工业经济产值超过20亿元,其中沈家门街道突破50亿元。

二是结构优,临港工业迅速崛起。20**年,全市临港工业实现产值336亿元,比2001年翻了两番多,比重占到全市工业的三分之二。船舶工业年造船能力达到190万载重吨,产值1**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8倍,我市正在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水产加工业逐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产值150亿元,精深加工率提高到39.4%。石化工业有了新起步,和邦化学、天禄石化等一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投入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7.8亿元,比2001年增长3.3倍,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达16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2.2%。临港型工业投资增势强劲,投资规模明显扩大。20**年底计划投资5千万元以上的在建工业项目有44个,平均建设规模达到3.5亿元。

四是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利税比上年增长47.2%,达到20亿元,是2001年的3.3倍;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17%;工业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0.4%,比2001年提高了26.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1万元/人,是2001年的3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评由全省末位上升到全省第六位。

五是贡献大,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五年来,全市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52亿元,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到2001年23年的总和(1979?2001年累计工业增加值为258亿元),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44.9%,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年工业税收分别占国税“两税”收入和地税收入的76.9%和15.7%。全市工业单位就业人数达到15.5万余人,是全社会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工业领域吸纳了大量的渔农村富余劳动力,20**年渔农村居民收入中,来自工业的比例为40.7%,比2001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近几年临港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市渔农民转产转业、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市工业已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涉渔小工业向现代临港大工业的转型,基本改变了**工业“低、小、散”的产业格局,一批临港工业基地初具规模,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从31.3%上升到41.4%。工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全市GDP增长的主动力、促进就业和带动创业的主渠道、实现地方财富积累的主源泉、吸引社会投资的主领域、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平台。**工业发展的实践用事实肯定地回答了“**要不要办工业、**能不能办工业、**要办什么样的工业”的争论,那就是“**发展要办工业、能办工业、能办好临港大工业”,**已经迈入了工业发展的新阶段、临港工业大发展的新时代!

回顾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临港特色产业,形成了比较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我们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产出的工作方向,提升工业发展规模和档次,增强了**工业的发展实力;关键在于我们坚持合力扶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营造了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投资者、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产业工人,向所有奋斗在工业战线上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后五年,是**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五年,是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的五年,也将是临港工业上台阶、大发展的五年。从总体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船舶修造、重化工等产业加速向我国沿海城市转移;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有保有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势头有望保持较长一段时间;长三角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发挥优势、错位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宁波?**港一体化的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充分发挥优势,走出发展海洋经济的三条新路子,都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我市实际来看,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临港大项目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劲,为下一步做好工业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从发展阶段来看,周边发达地区已基本完成原始积累,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总量,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是当务之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节能降耗、资源集约利用等要求,对它们来说是恰逢其时。而**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转化阶段,工业底子薄、规模小,与发达地区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因此,**工业既有扩张总量、做大规模的迫切需要,又面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质量效益的现实任务,因此阶段性的困难比较突出,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企业自身来看,近几年来,随着一批大项目的落户建设,我市工业格局、产业结构、企业层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些企业已初步具备现代企业的雏形。但是,从总体上看,全市上规模的现代企业仍为数不多,发展模式粗放,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科技、人才、品牌等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少数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缺乏战略眼光和宽阔视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企业家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从发展环境来看,由于这几年我市临港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宏观调控因素,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有一定局限性,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制约日益突出。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与临港工业大发展、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有一定的距离。在土地征用、项目建设等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发展环境还不是很理想。此外,**渔文化深入人心,全社会缺乏海洋重工文化氛围,培养技术工人缺乏一定的思想基础和传统。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剧,对**出口主导型临港工业的发展也存在许多直接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良好的工业发展势头,倍加珍惜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倍加重视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增强机遇意识,增强创新精神,增强工业强市人人有责的责任感,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努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新跨越

今后五年工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的总体要求,坚持工业强市,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加大工业投入,加快产业集聚,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工业的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向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全国一流的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形成本岛北部临港工业集聚带,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今后五年工业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经济总量上台阶,力争到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1500亿元,年均增长20%?25%。船舶、水产、石化、大宗货物加工和机械制造等五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以临港工业为主导的海洋工业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临港工业比重达到80%。工业投入上规模,力争到2011年五年累计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企业培育上层次,培育一批年销售规模超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群体,力争有5家以上企业销售达到100亿元,有8家企业突破50亿元,有10家企业突破20亿元,产值上亿元企业突破100家。空间布局更合理,按照全市产业布局“一体两翼”总体框架和**本岛“南生活、北生产”基本格局,坚持以集约化、规模化和形成产业集群为发展方向,加强规划引导,强化区域集聚,基本形成**本岛北部临港工业集聚带,加快推进六横、岱山本岛等重点工业集聚区块开发。增长方式更科学,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5.1%和15%,真正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了实现以上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主攻临港工业。临港工业是**的特色产业,也是**工业的核心增长极。我们要紧紧依托资源优势,挖掘产业内涵,拓展发展领域,做大做强船舶、水产、石化、能源、大宗货物加工、港口重型机械等特色支柱产业。船舶工业,我们要积极研究全国乃至世界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船舶及其配件业的产业集群和要素集聚,培育现代大型修造船企业。积极推进金海湾、太平洋海洋工程,产业,中远三、四期,新加坡万邦,扬帆蚂蚁岛等一批重大修造船项目建设,力争早建成早投产。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制造业上有新的突破。要高度重视企业间的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要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既要瞄准世界船舶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加大招商力度,又要鼓励企业提高配套产品档次,达到国际标准,增强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推进船舶配件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形成一批产值超亿元的船舶配件生产企业群,拉长产业链,提高船配本地装船率,牢固确立**船舶工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我们要加大产业整合、技术提升和市场拓展力度,把发展海洋医药、海洋生物、海洋多功能食品作为主攻方向,扶优扶强骨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建立部级水产品加工技术标准体系,培育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使**成为全国一流的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石化工业,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市被列入环杭州湾石化基地组成部分的机遇,立足现实,研究规划高度集聚的石化产业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以深水岸线为依托的石化产业基地。全力支持和邦化学、天禄丙烯、浙海油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实现石化产业的重大突破。其他新兴临港产业,我们要积极引进发展一批能充分发挥**海洋海岛资源优势的临港工业项目。大力发展能源工业,重点建设六横煤电一体化项目和**电厂扩建工程,加快风力发电和海水淡化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港口重型机械、传统纺织机械、塑料机械、汽车配件等临港机械制造业。加快发展粮油、煤炭、木材等大宗货物加工配送产业。

(二)加快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我们要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从战略高度完善空间布局,加快产业集群,促进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提高**工业经济的竞争力。我们要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围绕打造生态**、建设海岛花园城市的目标,努力做到既能使有限的土地、岸线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又能实现工业经济与整个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根据全市产业布局“一体两翼”总体框架和**本岛“南生活、北生产”发展总体思路,坚持以集约化、规模化和形成产业集群为发展方向,推动工业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向工业发展重点区块转移,努力做到要素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管理集成。我们要着力打造本岛北部工业集聚带,要通过利用现有盐田、养殖塘,加大滩涂围垦和岸线、腹地整理力度,在西北部加快形成万亩临港工业园区,在东北部重点建设新港工业区。今年,市政府将安排4-5亿元资金,加大对新港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向北部集聚的政策,引导企业和招商项目向北部集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要切实抓好其他经济大岛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发展六横、岱山本岛、衢山、长涂、金塘等临港产业集聚区块,创造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新机制。

(三)加快推进开放创新。我们要牢固树立抓工业经济关键就是抓投入的理念,切实加强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以大投入促进临港工业的大产出、大发展。加强招商引资,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创新招商思路,建立专业招商队伍,开展以商引商、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嫁接招商。要更加注重“选商引资”,瞄准船舶和临港工业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力引进项目、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市工业的整体水平。加大科技投入,要制定政策引导企业重视研发和技改,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要以建好省海洋经济研究院为重点,积极推进船舶修造、海洋食品、海洋药物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落户**,并搞好与企业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抓好人才建设,要着眼于我市工业经济长远发展和现实需求,抓紧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实用技术人才和大工业生产管理人才队伍。企业要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的主体意识,与市内外院校建立中长期委托培养制度;人事劳动部门要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搭建平台主动帮助企业到外地产业集聚区和高等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市内职业技术院校要整合资源,加紧培训符合本地产业实际的各类急需人才。

(四)千方百计确保要素供给。土地、水、电、资金等生产要素是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工业新一轮大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我们要坚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和集约利用相结合,千方百计确保要素供给。水资源方面,要抓紧建设大陆引水二期、岛北输水、中小岛屿海水淡化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保障工业大发展的用水需求。电力方面,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220KV**至大陆联网、**电厂二期扩建等电力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抓好电力体制改革,全力做好有序用电,努力缓解电力瓶颈制约。土地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钓浪、钓梁等围垦工程,抓好剩余盐田废转,抓紧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扩大土地供应;同时,要积极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引进“零土地”招商项目,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资金方面,要积极开展银企洽谈,促进银企互动对接;加快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扶持力度,放大担保融资功能;创新金融工具,探索开展船舶保函融资业务,积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

(五)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减排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降低消耗就是增加效益、提高质量,减少排放就是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年初市人代会通过的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中,有节能和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即万元GDP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5.1%和15%,这是中央和省里规定的硬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最近,国务院和省政府连续召开了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考核。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有关部门要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污染源的排查和整治,完善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肃节能监督执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企业要清醒认识到节能减排是企业的份内事,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设施改造,加强内部管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行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力争在节能减排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优化环境,合力扶工,积极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合力扶工,努力把政策向工业倾斜,要素向工业集中,人才向工业集聚,用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支持工业、发展工业,营造出浓厚的工业发展氛围。

在政府层面,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破解难题、保障发展、引导发展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定位是十分明确的。政府主要是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除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市场有效监管,还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管理和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上。企业则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主发展。但就**目前的发展阶段性来看,海洋经济刚刚起步,经济基础还不扎实,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阶段。没有经济发展,政府抓其他发展就没有基础;企业离开政府的帮助扶持,也难以很好地发展。因此,需要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携手前进。这次市委、市政府拟定的《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先进临港创造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是一个既体现中央要求,又结合**实际,力度较大,纵跨5年,专门扶持临港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我们计划在有限的政府财力中,每年至少拿出4000万元的工业发展资金,着重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产业集聚、扶优扶强、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及节能降耗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引导和优惠扶持;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发展的考评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县区、部门及企业要给予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要给予庆功表彰。我们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政府资金的有效投入,“四两拨千斤”,树立一个标杆,指明一个方向,推动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于临港工业发展的地位和前景,市委、市政府态度很鲜明,就是要重点扶持、大力推进。只要你的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市产业发展重点,有研发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无论企业大小、无论何种经济成分,我们都会全力支持。

在企业层面,企业和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今天在座的各位企业家都是我市重点工业企业的代表,是我市工业界的精英。你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现在经营企业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社会价值,更多的是出于一份社会责任和社会奉献。我希望各位在座的企业家能作好表率,带头做好三种人。一是做勇于奋发进取的带头人。过去**企业做不大,工业发展不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创业者,虽有着**渔民所特有的敢于冒险、善于吃苦的优秀品格,但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很容易被市场淘汰。我们由衷地希望大家带个头,拿出把企业做成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豪情壮志,带领**工业界开创一个竞相创业的新局面。你们的成功,就是**工业的成功,就是**人民的福祉。二是做现代经营理念的先行人。有着良好的社会意识,不光考虑企业每年能获取多少经营利润,还从社会全局的角度,思考我的企业是否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能为社会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创造多少社会效益。有着敏锐的战略眼光,能及时了解跟踪国内外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新技术、新标准,洞察WTO背景下的技术标准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趋势,洞察国家政策的着力点,并制订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正确应对。例如从今年开始,国家对节能降耗减排作出强制性规定,不断加大督查整治力度,企业如果不在这些方面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也许你的企业明天就要为此付出高额代价。有着资本运作意识,不仅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发展壮大,还能积极利用政府有关扶持政策,遵循市场规律,通过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包装上市等手段,迅速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抢占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推动**工业的发展。三是做现代企业建设的领路人。重视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的诚信建设,严格遵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照章纳税,依法经营,提高企业发展档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加强企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为企业发展服务;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引入企业职业经理人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一系列企业制度,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支有活力的企业团队,加快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等部级知名品牌,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机关层面,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各级各部门要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消除审批环节的中间梗阻,简化程序,强化服务,提高效率,想为企业之所想、急为企业之所急,竭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各级政府不仅要在水、电、路等基础方面给予企业支持,更要在综合配套方面统盘考虑、大力支持。如在六横、长涂等工业发展热点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供子女教育服务。经贸委等经济综合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微观服务,公安、消防、海关等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条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要健全长效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工业联席会议制度的运作机制,设立市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协调服务机构,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制度,扩大服务范围,加大协调力度。积极构建政府与企业沟通联系的平台和渠道,多方听取企业情况,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高度关注临港工业各个产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重视经济信息分析,做好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工作。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他们在参与政策制定、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行业自律、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要开展专项督查。各级党委、政府督查机构要会同纪检部门、效能办,对我市工业发展中企业反映强烈、服务不畅的各个关键节点,开展不定期的专项明查暗访。对发现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要发现一起,从严从快查处一起,并予以曝光,切实解决目前一些部门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在社会层面,我们要建设更深厚的海洋重工业文化。大工业需要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大工业需要深厚的工业文化支撑。**渔文化历史悠久,深入人心,而工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过程中,市民择业更倾向服务行业,“以当产业工人为荣,以工为荣”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我们要积极引导,加强宣传,从转变家长观念和加强学校教育抓起,培养适龄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工业特别是海洋重工业的一种热情,一种热爱。只有形成这种文化氛围,**临港工业的大发展才能牢牢地植根在**这片沃土。要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场合,积极宣传工业发展对解决百姓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作用,积极宣传工业强市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宣传企业家和产业工人对社会的重大贡献。少争论,多支持,真正把全市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全力扶工、全民扶工上来,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要给予企业家更高的社会荣誉。这次我们对5年后年销售收入能达到20亿元以上的企业家,给予市内车渡免费、过大桥免费“绿色通行证”,给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的特别医疗保健和政府提供的疗休养;对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家,授予市政府特别经济顾问特殊荣誉。其实对这些企业家来说,这些荣誉背后的经济价值并不大,关键是我们引导了社会对这些企业家创造的社会价值的一种认可,一种尊重,能够激发出大家发展工业光荣的热情。只要企业家能对**作出重大贡献,有关部门还可以再解放思想,深入调研一下,考虑能否在入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参加各种重大社会活动等更广泛的领域,给予他们更高的礼遇。

同志们,**工业正处在大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恰逢其时,深感责任重大。新的形势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提出的“以港兴市、全面跨越”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和谐的新**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代表工作报告会讲话 下一篇:社保五费合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