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时间:2022-07-31 03:04:08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黑体词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叠嶂(zhàng) 属(zhǔ)引

曦(xī)月 素湍(tuān)绿潭

B.飞漱(shù) 艨艟(chōng)

京尹(yǐn) 沿溯(shuò)阻绝

C.雷霆(tíng) 僦赁(lìn)

泅(qiú)水 荇(xìng)交横

D.毳(cuì)衣 沆(hàng)砀

一芥(jiè) 一舸(gě)无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大声如雷霆,振撼激射,吞天沃日。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3.下列黑体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沿溯阻绝 沿着

焉得更有此人 还

B.怀民亦未寝 睡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是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高

皆披发文身 画着花纹

D.长河落日圆 长长的河

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3分)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湖心亭看雪》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瘦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B.《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C.《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D.《观潮》一文只有两百多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盛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6.默写。(9分)

(1)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2)《归园田居(其三)》中具体描写劳动情景的诗句是: , 。

(3)《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 , 。

(4)《答谢中书书》中直接表达作者对景色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7.将下面的画线句子改成一副对联。(4分)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水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下联:

8.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什么叫“码上游”。(4分)

2014年5月1日,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但依旧阻挡不住游客出游的热情。据市假日办统计,5月1日宜昌市纳入统计的景区共接待游客23.22万人次,比小长假首日增长9.38万人次。今年智慧旅游成为出游新亮点,部分有车族先在网上订购电子票,省去了排队购票的环节,此外,越来越多的游客利用手机上网预订餐厅、客房。三峡人家景区“五一”期间还推出了“码上游”。景区大厅的墙柱上都贴有三峡人家景区二维码,游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通过支付宝支付,就可以凭条码兑换纸质门票,免去排队购票的环节,为游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游客在“五一”期间通过“码上游”还能享受优惠。

码上游: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三峡》,完成9~11题。(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面句中的黑体词。(2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属引凄异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11.填空。(6分)

(1)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用原文回答)(2分)

(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理由,并写出文中印证该理由的原句。(4分)

①理由:

原句:

②理由:

原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18分)

乙亥北行日记(节选)

[清]戴名世

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①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②,雨愈甚;遍叩逆旅③主人门,皆不应。圉人④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

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⑤;使人入城访朱鉴薛⑥,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⑦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仓卒:仓猝,匆忙急迫。②总铺:地名。③逆旅:旅社。④圉(yǔ)人:马夫。⑤临淮: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东。⑥朱鉴薛:人名。⑦隍:没有水的城壕。

12.解释文中黑体的词语。(3分)

(1)叩:

(2)薄:

(3)抵:

1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

A.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

B.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

C.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

D.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

15.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4分)

16.文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本文的写作顺序简要说明。(4分)

三、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任选一题即可)

(1)风雨过后,彩虹挂天;风雨过后,草愈青翠;风雨过后,水流更劲。

请你以“风雨过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上一篇:当科学遇上文学 下一篇:《诗四首》单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