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在外固定架针孔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31 02:42:28

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在外固定架针孔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预防骨科外固定架针孔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使用外固定架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用75% 的酒精滴注针眼,实验组使用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贴于针孔处,比较两组患者、针孔情况、总费用及换药操作时长。结果 实验组患者换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针孔感染率小于对照组,换药总费用低于对照组,护士操作总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进行针孔换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滴注酒精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泡沫敷料;外固定架;针孔护理

近年来高能损伤日益增多, 创伤已成为人类伤残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患者入院时往往情况紧急,即使能勉强接受早期确定性手术, 术后也极易出现诸多并发症[1]。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创伤骨科患者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方便的治疗方式,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临床效果良好[2]。由于外固定支架使用的时间较长, 容易产生各种全身及局部的并发症, 其中外固定架针孔处感染主要表现为针孔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及针孔处渗液等症状,若针孔处感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骨髓炎、关节感染和深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3],对患者的病情极为不利[4-5]。因此,预防针孔处感染是骨科护理工作较重要的一项内容。

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8月选择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使用外固定架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入选标准:①愿意参加本次研究;②年龄18岁~65岁;③有一定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④治疗时间超过2w。其中实验组25例, 男16例, 女9例, 年龄18~63岁, 平均(44.7±3.6)岁;骨盆外固定支架8例, 胫腓骨外固定支架13例, 尺桡骨外固定支架4例。对照组25例, 男11例, 女14例, 年龄22~65岁, 平均(41.9±7.1)岁;骨盆外固定支架6例, 胫腓骨外固定支架16例, 尺桡骨外固定支架3例。致伤原因:实验组车祸伤20例,跌伤5例;对照组车祸伤10例,跌伤5例。本研究对象中剔除了有精神障碍、糖尿病、全身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复合伤以及皮肤过敏的患者。封闭组与开放组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牵引部位等方封闭组与开放组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使用外固定支架部位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 按照本病区护理常规于手术当日起,用75% 的酒精滴注针眼,2次/d。

2.2实验组 对全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掌握本研究入选条件及操作步骤,对患者采取知情同意原则, 做好外固定支架患者健康宣教。患者行外固定架术后,针孔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棉签擦干,用无菌剪刀在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由外侧向内剪开约2cm呈Y型, 将其固定于针眼处,抚平敷贴。在外固定术后第1~3d需按照上述方法更换针孔部位泡沫敷料1次/d, 如针孔无渗血,敷贴干燥则更换1次/w, 如此延续至拆除支架为止。如局部渗血较多者则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更换敷料的次数, 以保针孔局部的干燥。敷料进行更换的标准是患者浸湿面积达到2/3左右[6]。每次换药后记录患者疼痛程度、针孔情况(无感染、轻度感染、重度感染)、费用及换药操作时长。

2.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每天换药后患者疼痛程度针孔情况(无感染、轻度感染、重度感染)、费用及换药操作时长。

2.4统计学方法 各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 检验,以P

3结论

3.1临床上有研究表明,疼痛控制护理可以加快手术后的恢复,促进骨折愈合并能起到减轻患者疼痛的作用,使用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进行针孔换药时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传统方法。

3.2有效预防针孔感染 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由一层适于粘贴皮肤的水胶体,一片中央泡沫吸收垫和一层半渗透性防水薄膜组成。其特点为垂直吸收,有高吸收性和减压性;具有良好的创面保湿、保温和透气防水功能;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表层半透膜完全阻隔外界细菌及颗粒性异物入侵创面,同时允许创面与环境进行自由的气体交换和隔水功能,使创面形成保护屏障[7],它能够保持针孔环境湿润,利于在湿度、温度和PH适宜的情况下有效地预防针孔处感染的发生。

3.3减轻护理工作量 使用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换药1次/d,3d后换药1次/w,较之常规护理2次/d用75%乙醇点滴针孔周围皮肤或碘伏纱布换药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

3.4提高患者满意度 节约护士操作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与沟通的时间, 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5减少住院费用 使用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使用相对少的消毒液容量,减少乙醇消毒每日所需的注射器、容器或碘伏、纱布,减少材料费用和医疗废物处理的费用,节约成本。

3.6增加患者舒适度 滴酒精容易打湿床单,滴注酒精的冰凉感易造成对患者的刺激,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可增加患者舒适度。

3.7操作简单实用 沫敷料自带四周黏胶,与皮肤紧密粘贴,可反复粘帖,无需二次固定,更换1次/w敷料,便于患者带支架出院后的家庭护理。

综上所述,自粘型硅凝胶泡沫敷料与传统滴酒精方法比较,换药次数明显减少,能有效地预防外固定架针孔处感染,操作简单, 费用低廉,减轻护士工作量,患者感觉舒适,满意度高,是一种更加有效的外固定支架针孔护理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顺东,许超,童培建.外固定支架结合损伤控制理念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5,28(2):131.

[2]赵紫财.创伤骨科外固定架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1):71-72.

[3]胡三莲,朱瑞雯,许燕玲,等.两种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0,27(5B):757.

[4]刘明兰.预防骨牵引致皮肤感染的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9,28(2):151.

[5]谭英妍,陈玲.下肢骨折骨牵引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41.

[6]程锦珍,涂丽春,朱彩云,等.美皮康在下肢骨牵引针孔换药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9):105-106.

[7]任莉.泡沫敷料治疗骨科压疮18 例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7):991.

上一篇:携手供应商共创价值 下一篇:刍议优化护理流程对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