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游戏在初中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31 01:47:59

浅析体育游戏在初中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的作用

摘 要:在所有的跳高技术中,跨越式跳高技术是简单易学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但想把此技术完全学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使课程的内容与方法非常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干扰。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进行了不同教学方法的探索,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和辅助体育游戏教学法进行了对比。发现:在相同的教学时数内,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

关键词:体育游戏;跨越式跳高;初中生

跨越式跳高常规教学一般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助跑、踏跳、过杆、落地四个阶段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由分解过渡到完整教学法,学生对动作技术掌握慢,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动作要点的领会。采用这种常规教学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常规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的不足情况分析

1.由于常规教学方法从分解动作过渡到完整动作掌握,学生缺乏动作的完整概念,从而影响了动作技术掌握的全面性。

2.先分解后完整,看起来简单,由易到难地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实际上人为地造成了各个技术环节与完整动作技术的脱节现象,抓了局部而忽略了全局,无形中增加了技术学习和练习的难度。

3.在常规教学中,一般都是简单的重复,老师先讲解、示范,接着集体练习,再分组练习,老师随之进行指导。但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激不起学习的积极性。

4.学生的运动水平、素质能力有差异,采用常规教学方法,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二、应用辅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具体作用

辅体育游戏是运用游戏的形式把跨越式跳高的基础技术及锻炼方法编排成一种活动性的游戏,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技术建立正确的形象和概念,帮助巩固已掌握的动作,改进错误动作,使技术训练逐步向正规、完整的方面过渡。

1.由于学生对体育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体育辅游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故内容的选择要与跨越式跳高技术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考虑到教学效果,只有当学生对体育游戏深入了解,兴趣才会浓厚,教学效果才会显著;通过游戏,能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和多余的动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与运动,从而掌握动作的各个重要环节,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3.游戏必须要有规则,才能进行。但在游戏中可以允许学生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更好地提高参与的兴趣,

增强游戏的全面作用。

4.游戏要有科学性,并带有一定的竞赛性质,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等,也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

5.游戏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游戏都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同等的机会和条件积极地参加活动。要注意体质差和技术差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活动,游戏前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游戏后及时评定总结。

6.游戏可与电教手段相结合,比如在练习前可以让学生观看跳高的一些录像资料片,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音乐,使音乐与游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学习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三、体育游戏在具体课堂中的实施

1.柔韧协调性及发展力量的游戏

(1)纵横叉、踢摆腿的竞赛性游戏。

(2)纵跳摸高及跳台阶游戏。

(3)跳起头顶悬挂的球或用脚踢一定高度的悬挂物进行比赛。

(4)前后站立的两列学生,抬腿做各种单脚跳的练习。

2.克服畏惧心理,由易到难做过杆游戏

(1)“赶小鸭”游戏,一人拿竹竿贴地横扫,其他同学当竹竿到自己脚前,则立即跳起,碰到竹竿的同学则为赶鸭人,继续游戏。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及反应能力。

(2)学生自己用一手持竹竿,跨越斜放在地上的竹竿,确定自己踏跳腿与摆动腿的游戏。

(3)跨越适当高度的橡皮筋或竹竿游戏,初步掌握动作要领。

(4)在跳高架或其他立柱上拉几根辐射形橡皮筋,分若干小组进行练习,相互比动作质量,保证动作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各个环节动作之间的联系。

(5)拉不同高度的橡皮筋,根据学生能力的大小,在不同高度上做跨越式跳高游戏的练习,创造掌握完成动作的良好条件。

(6)进行分组跨越不同高度的计分竞赛,提高动作质量,巩固动作成绩。

游戏方法:分4~5个高度区,进行攻擂游戏,每小组从最低高度开始,看哪组越过高一个高度的人数多。

评分方法:如过第一高度,每人计1分,过第二高度,每人计2分,依次递增。

通过以上游戏教学法,学生进行了教学比较,采用辅体育游戏法教学,学生的技术掌握得比较好,达标人数及运动成绩也会相应提高。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相同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手段与方法,而这些方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多学习、多思考、多探索。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一定会找出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一套适合于学生特点的教学训练体系,会为自己的教学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李鸿江.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

(作者单位 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一碗鸡汤的肉鸡贡献/羊汤浓又白?全靠添加剂! 下一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