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组织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7-30 11:14:37

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组织实践与思考

〔摘要〕信息资源是学科服务的基础,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组织信息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科服务质量,提高信息利用率。文章以西安交通大学学科服务中引入资源发现系统、建立学科博客服务平台为例,阐述了学科服务中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组织信息资源,为学科用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学科信息服务。

〔关键词〕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学科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13

〔中图分类号〕G2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072-04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Organized in Subject ServicesShi ShuyingZhang JingWei Qingshan

(Library,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is the foundation of subject services.Information resources organized through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b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subject service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Taking resource discovery system and subject blog service platform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ained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organize information resource,and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and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subject patron.

〔Key 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organize model;subject services

学科服务是以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的馆员或馆员服务团队为核心,借助信息资源组织和传播技术,按照学科专业组织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为学科读者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学科服务最早起源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1950年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设立分支图书馆和学科馆员制度[1]。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拉开了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各种模式学科服务的帷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科服务逐步成为图书馆开展深层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语义网等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学科服务平台、学科导航、学科博客、学科知识库等以学科服务内容为主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学科服务”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科服务研究主要侧重于学科服务模式建设、学科馆员人员配置、学科服务质量评价等研究,对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的学者很少[2-5]。

信息资源组织是指利用一定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有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信息的有效组合和流通以及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如何使馆藏资源与海量数字资源按照学科专业有序化、合理化组织,提高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利用率,是困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一个重要问题[6]。

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组织实践为例,阐述了资源发现系统、学科服务平台、学科服务博客等学科服务中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并对信息资源组织中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1学科服务信息资源组织主要模式

11传统学科服务信息资源组织

近年来,图书馆馆藏资源呈现出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共存的局面,学科馆员需要通过与学科读者沟通,了解他们的信息资源需求,针对性的为学科用户从纸本文献采访,电子期刊订阅,课题查新等诸多方面提供学科信息资源。这种信息组织多见于最初建立学科服务的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科读者沟通主要还是依靠电话、E-mail、面对面交流等传统模式。信息资源组织也是主要针对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以满足服务对象信息需求为主。这种信息资源组织模式服务效果受制于学科馆员本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服务对象的配合程度,信息资源组织成本高,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和高素质馆员的图书馆开展。

12Web20环境下学科信息资源组织

以博客、Wiki、RSS、IM等Web20网络技术配合下,高校图书馆积极引进个性化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服务中。学科博客、学科知识库、学科虚拟平台等实时沟通的信息组织方式也在学科服务中被广泛应用。借助这些个性化的服务手段,学科馆员针对具体的学科服务领域,聚合相关学科信息,推送给学科用户。通过评论、留言及时沟通,了解学科用户需求,进行信息资源组织。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组织实践与思考Oct,2015〖〗Vol35No1013商业化学科信息资源组织

高校学科服务也吸引了一些商业公司参与,如著名的LibGuides、维普重点学科服务平台、万方学科服务平台。LibGuides是一个专为图书馆设计的内容管理与知识共享平台,由美国Springshare公司使用Web20技术开发,可方便灵活地分类信息,尤其适合用作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或研究信息门户,集成揭示学科资源与服务,并可嵌入各种信息模块。国内由清华大学图书馆承建CALIS三期参考咨询项目子项目――学科服务子项目引进,从2011年开始在国内图书馆推广,是目前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多的商业化学科服务平台。维普和万方学科服务平台以各自收集的文献资源为基础,结合资源发现和整合,提供个性化、特色化信息整合平台。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知识挖掘和内容分析,呈现多维度、微观立体的学科服务内容。这些商业化的学科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组织模块化,以不同的模块实现馆藏书目、电子期刊\图书、热点论文、精品课程等文献信息学科化展示。

2西安交通大学学科服务中的信息资源组织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从2000年开始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最早通过学科馆员――“图情教授”模式提供学科信息服务。学科馆员通过各学院的图情教授,及时收集学院学科建设中需要图书馆进行采访的文献目录或数据库信息,提交图书馆采访中心,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必需的文献支持。学科馆员主要负责学科信息收集,学科采访计划制定,学科文献加工等服务。随着文献采访加工模式转变,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学科信息资源组织方式也发生改变。

21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信息资源组织框架图1学科服务信息资源组织框架

如图1所示,西安交通大学学科信息资源组织主要由采访馆员通过图书馆流量统计系统对图书馆提供给读者的信息统计分析,获取统计报告,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学科馆员通过图书馆目前建立的期刊导航、中外文发现系统、学科博客等学科服务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组织,组织后的信息通过不同平台以不同方式提供学科用户使用。学科用户通过QQ、学科博客留言等多种信息沟通渠道将信息需求反馈给学科馆员,学科馆员针对用户反馈进一步组织信息。

22学科服务信息资源组织

221资源发现系统信息资源组织

图书馆引进的美国ProQuest公司的学术资源发现系统(SUMMON),提供以国外学术期刊、会议、图书、标准、专利、报纸等文献为主的文章级检索和部分中文期刊文章检索。绝大部分引进的外文全文期刊、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配置到该系统中,同时也将图书馆馆藏书目、学位论文、交大文库等元数据整合入系统中。截至2015年4月,可检索图书馆资源数据超过2亿条,大部分资源提供全文获取链接,如果加上馆外资源,检索数据总量接近7亿条。SUMMON索引了100多种资源类型,超过10亿多条数据的元数据,与9 000多家出版社合作,收录了150 000种期刊中的文章,可提供对文章全文索引。

中文资源采用超星公司的学术资源发现系统,提供中文各类文献一站式文章级的检索、发现和全文获取服务。绝大多数数据都提供获取全文链接和馆藏地信息。当检索到的文献不能获取全文时,可通过文献传递来实现,大部分文献全文将在24小时内发送至邮箱内。检索内容包括本校引进的同方、万方、维普的资源(如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标准、专利等)和超星的电子图书、视频以及我馆中文馆藏书目信息。中文数据检索量17亿多条,其中,中文图书330万余种,中文期刊32 000余种。

222学科博客服务系统信息组织

西安交通大学学科博客服务系统由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材料学2个学科服务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电子与信息工程、法医学、医学等4个学科博客平台构成。学科服务平台采用LibGuides平台搭建,学科博客平台采用开源内容管理软件Drupal、Wordpress搭建,信息资源组织主要以网络虚拟文献为主,学科馆员从馆藏书目系统、图书馆主页、期刊导航、OA导航及学术网站、学术论坛等外部学术资源库采集学科相关信息,针对不同类型元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后,以博客日志方式图书馆收集的学科文献资源,读者可以通过RSS订阅,标签云浏览等方式使用服务平台。如表1所示:

表1学科平台信息组织模式

文献来源〖〗学科博客系统信息处理程序处理策略馆藏书目Drupal学科博客Millennium Integration模块批量、定时自动或手动从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Millennium WebOpac系统中抓取书目MARC信息如馆藏地、实时流通信息、作者、标题、ISBN号、书目描述等,把MARC字段映射到分类词汇表来进行导航和RSS信息聚合,待充分映射和处理数据后,生成对应类型的Drupal节点,显示给读者;Wordpress学科博客Scriblio MARC File Connector插件导入馆藏MARC数据,然后利用核心插件SCriblio对收割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通过Bsuite插件以书目记录格式显示出来。期刊导航、OA导航博客自带编辑器Execl表格处理后,按照日志方式。学术网站、学术论坛、

学校网站、图书馆网站博客自带编辑器分类,增加摘要、标签、特色图片后RSS数据Aggregator模块

Aggregator(聚合器)模块用于聚合内容。Drupal的聚合器和feed阅览器一样,可以从其他网站收集RSS、RDF、和支持Atom的新闻Feed,并在Drupal中显示出来。Aggregator模块中可用的配置 选项允许管理员对Feed进行进行分类,并查看每个类别中的Feed。站点管理员可以添加或删除Feed。定时自动收集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馆内资源RSS数据1 300多条WP-o-Matic插件、FeedWordPress、BDP RSS Aggregator插件只需在后台设定RSS源以及采集的时间,WP-o-Matic就可以自动执行。它甚至可以将对方网站的附件以及图片都采集,BDP RSS Aggregator

通过BDP RSS Aggregator这个Wordpress插件,可以聚合多个Blog的内容。适用于拥有多个博客的Blogger,或者资源聚合和分享类的Blogger,以及群组Blogger。

BDP RSS Aggregator插件主要是聚合标题以及部分摘要,并不会全文现实内容,也不会把对方的文章导入到自己的数据库里面。功能较弱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科馆员借助信息技术,将不同类型的学科信息处理后统一通过Drupal和Wordpress博客平台展示,学科读者利用博客系统的评论、留言板及QQ等及时交互工具,与学科馆员形成学科互动,提高学科服务效率。

23学科服务效果

通过资源发现系统提供的文章级检索,学科用户更容易发现自己研究领域的资源,同时,通过博客系统留言平台、LibGuides用户交流平台可以形成本校范围内学术研究社区,方便同一领域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本校近三年电子期刊访问量,如图2所示。

图2西安交大近三年电子期刊下载情况

从图2上可以看出,近三年来,本馆电子期刊使用量逐年增长,全文下载量2013-2014年有明显的增加。这与学科发现系统篇各级信息资源组织模式不无关系。

3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组织思考

学科服务中信息资源组织需要兼顾学科馆员与学科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给学科用户综合的学科信息,更有利于图书馆馆藏的合理利用。在本馆信息服务中,有下面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31学科信息资源组织要结合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

学科信息资源组织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科服务提供服务基础,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才能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学科用户的层次是影响信息需求的重要方面,比如本科生与研究生的需求就有明显区别,本科生主要关注与教学参考书借阅、无线网络、阅览室开放时间、新阅读空间租用等常规图书馆服务。研究生则关注与期刊数据库使用、本专业重要期刊投稿指南等与科研密切相关的学科信息。

32学科信息资源组织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

无论是资源发现系统还是Web20环境下的学科博客、学科服务平台都是为了对某一学科在不同的信息源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层组织与优化组合,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无缝结合,通过同一界面检索或揭示。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科馆员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和敏感的信息获取能力,因此学科信息资源组织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学科服务要求。

33学科信息资源组织需要避免大而全的组织思路

学科信息资源组织没有确定的目标,因此对于信息资源组织只需要针对具体的学者需求,组织合理的信息就可以,不需要按照学科馆员自己理解去做。要将合理的学科信息提供给不同层次的使用者。

学科信息资源组织是学科服务的基石,决定了学科服务效果的优劣。学科馆员应该在学科服务中注重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和方法,使得信息用户能够快速、准确、有效的获取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科用户,使图书馆学科服务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莉.基于知识组织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J].现代情报,2012,(7):60-62,67.

[2]胡国芳,李志明.基于大流通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组织结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12):33-35.

[3]黄艳娟.高校虚拟学术组织的学科信息服务模式[J].情报探索,2011,(6):6-7.

[4]陈淑珍.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重构与组织实现[J].图书馆学刊,2015,(4):30-32.

[5]王心裁,吕元智.当前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44-47.

[6]安新颖.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J].现代情报,2003,(2):47-50.

[7]赵讠胥炯,武吉虹.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评述[J].现代情报,2007,(4):83-85.

[8]景壮.论个性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整合[J].图书馆学研究,2005,(11):54-56.

[9]夏晓慧.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组织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情报,2006,(4):65-67.

上一篇:秋冬季的健康蔬果 下一篇: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