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政策全解读

时间:2022-07-30 07:02:30

“汽车三包”政策全解读

经历了近十年之久的漫长等待,2013年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终于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简称《汽车三包》),规定将于10月1日起实施。规定明确,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符合本规定更换、退货条件的,消费者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由销售者更换、退货。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限不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和三包有效期自销售者开具购车发票之日起计算,即使是二手车依旧享有三包权利。

目前看来,部分车型不满足新规,但不必担心,待三包规定正式施行之后,像大众新捷达、别克新凯越的质保期保修年限至少要从2年增加到3年。

随着10月1日的脚步临近,汽车三包规定将如何落地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政策支持

为配合《汽车三包》的贯彻实施,配套规定有:《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断指南》、《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和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8月8日通报指出,最快到8月底,中国汽车三包网及汽车三包知识库将上线可查;正式实施汽车三包规定的所有准备工作9月底前全面就绪。

二、政策影响

1、消费者:

政策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今后家用汽车产品消费者维权时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

2、销售者:

作为三包责任的承担者,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妥善处理、积极配合,不得无故拖延,不得故意拒赔,并及时反馈到生产厂家,及时应对政策变化,提升服务能力。

3、修理者:

提升维修人员技能,尽量缩短维修时间,降低因返修和维修时间累计超期引发的退换风险。

4、生产者:

作为产品质量问题的源头,生产者应做好以下几点:

(1)提升产品质量,特别是可靠耐久性;

(2)具备对市场和用户反馈信息的快速响应和远程服务能力;

(3)提升对经销商、修理商的支持能力,如:服务质量、维修水平和售后备件供应等;

(4)加强对售后维修服务成本的管控,售后备件拆分会尽可能详细,尽可能不给用户更换总成,降低售后成本,同时降低整车退换的风险;

(5)建立与三包规定匹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6)适时调整商务政策营销策略,适应新环境。

三、争议解决途径

关于质量问题定义,按照《汽车三包》规定:

产品质量问题,是指家用汽车产品出现影响正常使用、无法正常使用或者产品质量与法规、标准、企业明示的质量状况不符合的情况。

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是指家用汽车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质量问题,致使消费者无法安全使用汽车,包括出现安全装置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或者存在起火等危险情况。

一旦车辆出了问题,除非事实相当清楚,多数情况下销售者和消费者会各执一词,汽车三包争议解决途径有以下几种:

1、协商——消费者与销售方协商

2、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调解

3、仲裁——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及专家

4、诉讼——向法院

四、费用计算

汽车作为大宗耐用消费品,动辄几十万元,一旦被退换必然伴随一系列的费用产生。

1、退换车费用:有免有补

《汽车三包》第二十五条 按照本规定更换或者退货的,消费者应当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车产品所产生的合理使用补偿,销售者依照本规定应当免费更换、退货的除外。

合理使用补偿费用的计算公式为:【(车价款(元)×行驶里程(KM))/1000】×n。使用补偿系数n由生产者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使用时间、使用状况等因素在0.5%至0.8%之间确定,并在三包凭证中明示。

如一辆车价为10万元的家用轿车,行驶里程40000公里,最高费用为【(100000×40000)/1000】×0.8%=32000元,最低费用【(100000×40000)/1000】×0.5%=20000元,但由于使用补偿系数由生产者确定,很可能就高不就低。

2、车船税:退税自退货日起计算

《关于车船税征管若干问题的公告》明确了从9月1日起,车因质量问题退货,可退车船税。按照规定,因质量问题退车的,已缴税款每满1年扣减10%计算退税额,未满1年的按已缴税款全额退税,退货月份以退货发票所载日期的当月为准。

3、购置税:未满一年可全额退

根据《汽车三包》规定,消费者新购买了一辆车,如果因质量问题,通过与经销商、生产企业商榷并达成退车协议,那么购车所产生的购置税同样可以退还给消费者。如果因质量问题退车,按照已缴税款每年扣减10%的计算方式退税,购车未满一年,可以申请全额退税。

4、保险:依据合同可退

购车初期缴纳的保险费用同样可以申请退还。根据《保险法》要求,保险责任开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只需收取投保人手续费,其余全部退还,保险责任开始后,按照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至合同解除之日应收的部分费用,其余退还投保人。

国家质检总局方面表示,退车或换车时,如果需要退保险,可依据《保险法》和保险合同进行操作。

五、消费者注意事项

1、汽车三包自10月1日起实施,之前买的车不享受新规。

2、汽车三包有效期不低于2年或5万公里,而包修时间不低于3年或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这是对所有产品的基本要求,不过各厂家可能会为争取消费者而延长期限,消费者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3、在家用汽车产品包修期内,家用汽车产品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凭三包凭证由修理者免费修理(包括工时费和材料费)。

4、消费者修车后应该保存书面修理记录。由于《汽车三包》中有多项条款以车辆的维修次数来判断基准,保存维修记录就变得至关重要。

5、如果消费者购买了进口家用汽车产品,那么进口到国内销售的单位视同生产者。也就是说,如果进口车经销商将责任推给国外的汽车生产商,这是违反汽车三包规定的。

6、按照规定,消费者和销售者是订立合同的双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销售者承担责任。

7、如果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最好不要自行处置。规定明确,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自行处置不当而造成损坏的,经营者可以不承担本三包责任。

8、交车检查很重要,防患于未然。当面查验家用汽车产品的外观、内饰等现场可查验的质量状况;毕竟一辆出厂合格的新车从生产厂家发交到经销商手中,最后再到消费者验车,中间经历数次物流、装卸、存储等环节,难保万无一失,如泡水等不易察觉的问题,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提车时务必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特别是平时难以观察到的位置。尽量避免拿到手中发现一些明显却被疏忽的问题。

六、未尽事宜

1、三包期满之后,维修成本是否会陡增?

三包期内厂家承受了三包期内的退换风险和维修费用压力,消费者担心厂家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后期的维修费用中,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

2、举证难

例如车辆自燃,据中国汽车质量万里行网站统计,自2012年以来,长安福特旗下产品自燃事故频繁,2012年福特车发生“自燃”案例13起,今年截止到7月份已经有10例“自燃”事故发生。由于车辆自燃事故发生后,大部分证据都随着燃烧消失,且自燃的原因多种多样,即使是因为质量问题,举证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消费者协会经手协调的车辆自燃案件当中,约有90%是厂家最终没有赔付的情况。

3、处罚力度不足

《汽车三包》规定了罚则:

*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3万元罚款

*建立“三包”信息公开系统,违法行为记入质量信用档案

但是,消费者仍然担心,销售者一般财大气粗,消费者相对势单力孤,罚则太轻,执法部门能否有效实施处罚并取得应有的惩戒效果,尚不得而知,若被无限期拖延,消费者的损失反而更大。

七、相关链接

可参考美国柠檬法

柠檬是一种又酸又苦的水果,美国人把不争气、问题多的新汽车称为“柠檬车”(Lemon Car)。在美国,各州都拥有一部专门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柠檬法”(Lemon Law)。

以加州“柠檬法”为例,在新车购买之后的特定期限内(期限为18个月或18000英里,视何者先到为优先),如果发生下列情况,则买主可以要求厂商无条件退款或更换新品,不得拒绝:产品的瑕疵将让汽车在被驾驶时产生致命或致伤的可能,而消费者在至少回报此问题一次给原厂或经销商后,经过两次以上的维修仍无法解决问题时;产品的瑕疵无致命风险,但消费者在至少回报此问题一次给原厂或经销商后,经过四次以上的维修仍无法解决问题时;产品在柠檬法保护的期间,因回厂维修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天数超过30个工作天时。

上一篇:智能汽车的小时代 下一篇:短文观致汽车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