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孕症诊治中B超监测卵泡发育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7-30 03:55:20

在不孕症诊治中B超监测卵泡发育的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本站门诊诊治的不孕妇女266例,平均年龄31.5(25~39)岁,不孕年限2~14年。其中原发不孕169例(63.5%),继发不孕97例(36.5%)。分为两组。服用氯米芬186个周期(服药组),未服用氯米芬276个周期(未服药组),各组不孕妇女月经周期规律或治疗后月经规律,内分泌无异常或经治疗后正常,经妇科及输卵管检查无异常,并排除男方因素所致不孕。

方法采用美国超凡CE RTfi-no5.0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MHz。两组均从月经周期第10~12天开始监测卵泡大小的变化以及优势卵泡的大小、数目、增长速度及子宫内膜厚度,每2~3天测1次,当最大卵泡直径≥15mm,卵泡外观饱满,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壁薄而清晰,卵泡位置移向卵巢表面,向外突出,局部无卵巢组织覆盖后每天监测1次,直至卵泡消失。B超表现为:卵泡消失或者缩小,同时伴有内壁塌陷,在原卵泡区出现一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小圆形低回声区,有的缩小的卵内出现小范围液性无回声区。服药组优势卵泡逐渐由小变大,最大卵泡直径≥18mm时,给予患者HCGI万U肌注。如子宫内膜厚度为6~7 mm,肌注HCG的同时给予戊酸雌二醇1 mg口服,每天1次,共2天,并嘱其注射HCG后的第1天及第2天行性生活。未服药组待卵泡成熟后自然破裂,当卵泡直径均值≥18mm,子宫内膜厚度为12mm时,嘱隔日性生活1次至卵泡消失。

确定妊娠 注射HCG后15~20天尚未行经,即行尿妊娠检查,如阳性则为妊娠,停经7~8周时行B超检查,以证实是否为宫内妊娠,有心血管搏动则为临床妊娠。

结果 266例不孕患者共监测462个周期,检测到优势卵泡(直径≥10mm)且最终排卵324个周期(70%,324/462),其中服药组142个周期(43.8%),未服药组182个周期(56.2%)。卵泡发育不良102个周期,(22%,102/462),其中服药组25个周期(24.5%),未服药组77个周期(75.5%)。卵泡过度增大未破裂黄素化36个周期(7.8%,36/462),其中服药组12个周期(33.3%),未服药组24个周期(66.7%)。

讨论

近几年来,国内外女性不孕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临床医师迫切需要了解卵泡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准确预测排卵期。我国育龄妇女不孕症的发病率为10%,排卵功能及应用药物诱导排卵后卵泡发育情况的监测在不孕症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B超以其方便、直观等特点已成为排卵监测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用单项指标判断排卵,以B超监测的符合率最高。在月经周期中,增生早期许多卵泡受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生长增大呈小囊状,约5~10mm大小,月经周期第8~9天后,其中之一迅速长大成为优势卵泡,准备排卵,一般卵泡每天以2~3mm的速度增长,直径到18~20mm即将接近排卵。成熟卵泡B超图像特点:卵泡直径>20 mm,卵泡饱满壁薄而清晰,卵泡移向卵巢表面。排卵过程一般比较短暂,卵泡大小仅能指示排卵即将发生而不能精确预计具体排卵时间,但排卵后B超能显示卵泡的无回声区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同时伴有内壁塌陷,在原卵泡区出现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小圆形低回声区,有缩小的卵泡壁皱缩或在直肠子宫陷凹见一不规则无回声区,子宫内膜肥厚,呈分泌期图像。

本组资料中,有部分妇女虽然排卵正常,但却未能妊娠,可能是胚胎质量和不良的子宫内膜容受状态影响胚胎着床。卵泡发育不良是指卵泡晚期生长始终不能达到成熟卵泡大小,且功能差,雌激素分泌不足。本研究有102个周期卵泡发育不良,有时卵泡发育不良呈周期性出现,且易在同一类患者身上交替出现。本组资料中有36个周期,卵泡过度增长未破裂成为黄素化卵泡。胡氏研究认为排卵期如果卵泡直径<17mm或>28mm时,提示有排卵障碍,受孕机会小,本组监测结果与文献报告基本相符。

上一篇:呼吸心跳骤停46例急诊抢救体会 下一篇:家庭PEF监测19例哮喘患者分析